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內外晉江人的心,澳門鄉賢陳榮煉第一時間行動起來。


德晉集團向湖北省捐贈兩千萬港幣,德晉慈善會先後向澳門特區政府及湖北省各捐贈十萬個口罩,向福建省晉江市永和鎮、貴州省從江縣分別捐贈五千、兩千個口罩,還分別捐贈給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澳門特殊奧運會兩千、一千個口罩,剩下則提供予德晉慈善會員工、義工使用。陳榮煉並以個人名義捐贈一百萬元人民幣予福建省海外聯誼會,以及一萬雙醫用手套五千個醫用護目鏡一輛價值四十六萬人民幣的救護車,支持福建省內的防控抗疫工作。


“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不僅是幫助武漢,也是在幫助全國,因為只要武漢好起來了,這場戰鬥打贏了,其他地方也會跟著慢慢好轉起來。”在接受《晉江鄉訊》專訪時,陳榮煉一語道出他的心聲。


全球範圍內“搶”口罩 第一時間馳援抗疫前線


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的防控工作成為全國的重中之重。“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德晉集團在第一時間宣佈向湖北省捐贈兩千萬港幣,德晉慈善會還捐贈了十萬個口罩,這批物資由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統一調配使用。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德晉集團向湖北省捐贈兩千萬港幣支援抗疫


在短時間籌集大量的口罩,並緊急馳援湖北省並不輕鬆。從蒐集到運輸再到對接受贈機構接收物資,在全國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這些平常的流程變得異常艱難,每一個關卡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困難。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德晉慈善會會員、義工積極參與此次抗疫工作


疫情發生後,社會上出現了搶購防疫用品及生活物資的現象。第一時間,我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我立馬爭分奪秒地展開針對性工作部署,與團隊一同與時間賽跑購買物資緊急援鄂。我們有效分工,分別在中東、土耳其、美國、巴西、印度、韓國等地諮詢採購,力求在全球範圍內‘搶’口罩。有一次,我們與土耳其的口罩供應商原本已談好下單,但後來又被告知由於原材料不足無法生產,甚至還有在談好訂單的情況下被其他購買方截單。另外在價格方面也隨時面臨著溢價的現實情況,以及在全球各地諮詢採購物資還得面臨著時差的問題。即使情況瞬息萬變,但團隊愈挫愈勇,在及時討論反饋、調整採購方案、夜以繼日地團隊協作下,我們成功採購到了物資。

陳榮煉講述了在經歷被毀約、被提價等種種意外之後,仍有條不紊地趟出了馳援疫區的線路。


除了全力助鄂,德晉慈善會還採購了十萬個口罩及部分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捐贈給澳門特區政府、澳門社服機構等。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中)與出席捐贈儀式的德晉慈善會主席陳榮煉(左)、總幹事蔣玥憙(右)合影


陳榮煉坦言:“德晉慈善會自2012年成立後,始終根植澳門,心繫祖國,踐行著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秉持著‘仁德’和‘善行’的社會責任。此次在將物資轉交給澳門特區政府和澳門中聯辦領導時,我們努力的成果得到了澳門相關領導的感謝和充分肯定,這讓我和團隊認為這些辛苦都值得。”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的感謝信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德晉慈善會義工正在清點核對口罩數量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陳榮煉向福建省紅十字會捐贈一萬雙手套和五千個護目鏡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德晉慈善會會員、義工爭分奪秒地搬運抗疫物資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德晉慈善會將十萬個口罩交予衛生局


疫情當前,家鄉的防控情況一直牽動著陳榮煉的心。他以個人名義捐贈了一百萬人民幣予福建省海外聯誼會,以及一萬雙醫用手套,五千個醫用護目鏡,一輛價值四十六萬人民幣的救護車,向晉江市永和鎮捐贈五千個口罩,全力支持福建省內的防控抗疫工作,將公益慈善踐行到家鄉。


“不遺餘力地踐行公益慈善”


陳榮煉始終不遺餘力地走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將樂善好施的初衷踐行到底。


陳榮煉對此表達了關於踐行公益慈善的一些想法:“事實上,我在從事公益慈善的過程中,會花費個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家人的時間也就少了一些。但值得高興的是,家人們都非常支持我做公益慈善工作。可以說,

在公益慈善事業上的成就不僅僅屬於我,更是家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談及對家鄉的印象,陳榮煉表示:“家鄉不僅有著美麗、單純和善良的心,又有著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和上進心,這就是‘晉江精神’的體現。在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和認知,所以我對家鄉的付出,永遠是發自內心,且不遺餘力的。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陳榮煉與晉江市茂峰學校學生


陳榮煉出生在晉江市永和鎮茂亭村,回憶起小時候在茂峰中心小學讀書的日子,心頭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十分感謝母校當年的培育之恩,難忘的經歷正是在母校就讀的那段時期,老師們如同父母般的關懷,課上與同學們共同學習成長,讓我感受到學校的美好和教育事業的重要性,這些都成為我現在回饋家鄉教育事業,以及德晉慈善會以教育事業為主要方向投入國家扶貧的思考所在。”陳榮煉意味深長地說道。


陳榮煉十分關注家鄉的教育事業,在去年六一兒童節前夕,他和他的太太就以“陳榮煉·安以軒伉儷”名義捐贈200多萬元人民幣,為永和鎮29所中、小學校的學子們送上一份節日禮物,捐建了6所“心天地多媒體互動閱讀教室”和23所學校“愛心圖書室”,受惠學生近上萬名。


陳榮煉:“家鄉有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以“陳榮煉·安以軒伉儷”名義捐贈兩百多萬元人民幣用於永和鎮29所中、小學教育


除了熱心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陳榮煉作為德晉慈善會的主席,已經連續六年在農曆新年前夕探訪澳門永和同鄉會的貧困戶,為每一戶送上新春慰問金五千元澳門幣、物資等

,並送上關懷和祝福。


“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家鄉需要什麼,我就努力做到。在我這裡,公益慈善不只是說說而已。”陳榮煉笑道。

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


晉江精神在陳榮煉身上有著深刻的印記。從背井離鄉來到澳門拼搏、創業,他認為自己都是靠著一股“敢為人先、愛拼敢贏”的精神支撐著,同時這股精神也代表著許多晉江人外出打拼、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實事求是的體現。


在事業繁忙之餘,陳榮煉還擔任了多個社團的義務工作,其中包括澳門福建體育會理事長、澳門晉江同鄉會榮譽會長等職務。懷著對各個社團深厚的情感,從同鄉會到澳門福建體育會,陳榮煉在社團會務工作上方方面面都慷慨地付出了自己的精力和財富。


談及加入社團的感受,陳榮煉表示:“社團是社會的一種非牟利性組織,尤其在澳門十分盛行,澳門社會也被稱為‘社團社會’。自從加入了不同的社團,我能夠遇見志同道合的熱心人士,並且感受到成員們都是發自內心地付出,不求回報而我個人正是通過參加這些不同的社團履行了社會責任和參與社會事務的使命,全力把回饋社會的目標得以落實。過程雖辛苦,但這是我內心對回饋社會的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是我參與眾多社團的最大動力。”


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不管是參與社團履行社會責任,還是發展事業、踐行公益慈善,陳榮煉認為:“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提到的‘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我們要繼續以‘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精神,不斷艱苦奮鬥。而對於在澳門的眾多晉江人來說,更是要提升愛國愛澳的情懷,並且領悟和實踐‘晉江精神’和‘晉江經驗’,在突發疫情前要

發揮家鄉人淳樸善良、樂於助人的作風,積極出力獻力,與社會各界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我相信風雨過後就是彩虹。


記者:林婉聰 張雲

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