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重要嗎?

扒井巖看世界


人們常說,語言是開啟世界大門的鑰匙。多學一門語言就多了認知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

語言是開啟世界大門的鑰匙,論經濟發展,美、英現在還是世界老大,我們要不斷學習外國的先進科技,語言不通也是個重要問題。不過中國的發展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如果2020不是這次疫情的影響,我相信中國的發展又會上一個臺階。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啟了漢語學習之旅,漢語也成了一大熱潮。

每個人學英文的目的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學英語就是為了交流,有些就是為了提升自己,賺到更多的鈔票。多掌握一門語言,就多了一個選擇工作的機會。

生活要美好,生存太重要。學英語當然重要了。


學數教育365


截止目前,英語依然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科目。因為英語學習不好的熊孩子,被老師叫家長的有之;在校外輔導機構花大錢的有之;家長和孩子努力無效,灰心喪氣的有之。拿河北中考來說,120分,實打實。物理化學合在一起才能與之並肩;歷史政治合在一起才能與之並肩。

雖然高考減輕了它的權重,允許考兩次取最高分,但沒有取消吧?3加2中的3,英語居其一啊。關係前程,對不對?

初高中階段,直接影響成績和升學。最重要的是孩子生命中的幸福指數。有多少孩子,因為英語不好,苦惱不已?

出國留學呢?現在,英語仍然是許多國家和地區通用的語言之一。不會英語,在唐人街混也不一定扯得開(沒有經歷,猜測的啊)。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目標高遠,想走向世界,趁早學英語,不必多言。隨著中華文明的崛起,漢語普及,還得時間啊。


如果您依然是在校學生,無論哪個階段的,請不要放棄。我用自己的觀察說明這個問題吧。師專畢業那年,我同學北上就職一家外企。他親口告訴我,如果當時英語能夠實現正常交流,薪資翻倍。我的幾個學生,大學英語專業,畢業之後是英語老師,一輩子吃英語飯。重要不?

況且,英語與現代交際工具密不可分,學好英語,能夠快速掌握。比如windows,你得知道是什麼吧?許多軟件,不會英語,是看不懂的,有沒有?

最後講一則自己“揚我國威”的故事。2004年,在山西大同,有位外國朋友手裡拿著一個卡片,著急地喊著“NO.4 bus,NO.4 bus."眾人皆醉,我獨醒。立即帶這位外國友人到了4路公交車站,並把他送上車。“Thanks,Thanks."外國友人感激地衝我點贊。哈哈!


親子語文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內有很多中外合資企業,甚至是國外知名企業的身影。如果你的英語不好,在大城市工作是比較麻煩的,很多單位都對英語有很高的要求,因為你很可能會跟老外共事,很可能要用英文給國外總部回郵件。

英語重不重要,從我們的社會精英就能窺見一斑,尤其是那些商界大佬,英語更是跟命根子一樣重要。看看中國的頂尖科技企業吧,哪個不是複製和學習美國企業的商業模式,以及商業邏輯才發展起來的,他們中的創始人,都有很深的英語背景。學習英語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對那些已經工作的人來說不那麼重要。學習英語對於知識專業化非常重要,對於知識博覽不那麼重要。

英語在現在的中國社會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成為成功的墊腳石。無論是通過中小學升學還是去大學進入外國企業和跨國公司、出國考試,英語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如果一個人在年輕時就能掌握英語,那麼顯然他年輕的時候會更有競爭力。但是,如果你已經有一份工作,而且你根本沒有用到英語的機會,那麼學習英語的作用就不那麼明顯了。

英語對日常生活越來越不重要,隨著中國日益強大,技術不斷髮展,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因為隨著國力增強,中文的影響力日益增長。

英語對是認知外部世界,更新自己認知結構,以及思維方式的重要工具。對於年輕人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在美國等你來


學好英語非常重要,決定了你未來的經濟收入,你的世界觀,你的愛人!

說要取消英語弱化英語本來就不合理,是錯誤的,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吧。

1、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科技發展迅速,你不學好英語你怎麼了解外國的最先進科學技術、最新的新聞電影資訊?毛主席說了要好好學習外語,發揚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文化!那些要廢除外語的人都是不好好學的人,腦子笨。英語是計算機的基礎科目。是一門工具,也是國際化的基礎課程。家裡存一把扳手可能沒啥用,但是一旦需要,拿出來就能用。

2、廢除外語不利於區分學生,考試失去了意義,那語文、數學勢必增加難度來淘汰人。語文寫繁體字、寫更長的作文、閱讀增加難度字數。數學增加更多高等數學內容,這樣也照樣淘汰了學習能力差、喊叫的那些人。

3、廢除英語不代表你不接觸,用不到英語。現在大學裡也需要英語,出國留學、旅遊英語很重要。在企業和外國談判會英語你晉升快。

4、生活中英語用處太多了,小到各種招牌的英語翻譯、英文彩單、給老外指路、和老外交流,到看英文書、電影,學習最新IT技術、大數據技術,看美劇、新聞,都需要不錯的英語水平,英語不好的人只會被時代逐漸拋棄,編程需要英文,數學需要英文,寫論文需要英文,教育你孩子需要英文!


學好英語有助於升職加薪,有助於給外國人指路、交流,有助於出國留學,有助於科學研究、外國旅遊、中外合作,有助於看外國電影、電視劇,有助於和外國女性約會,有助於一帶一路,有助於中國夢、民族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提升右腦水平!


司馬公說歷史


怎麼說呢,學英語很重要,但是妙爸認為還沒有重要到四五歲孩子需要去上補習班這麼誇張。雖然妙爸一直在堅持自學英語,但是在妙寶四五歲的時候,我肯定是讓她以玩和興趣培養為主,十年寒窗夠苦的了,從四五歲開始就上補習班,太殘忍了吧?

說點正題吧。。。。妙爸眼裡,學好英語很重要重要是因為下面這些好處。

英語,為我們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其實不只是英語吧,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會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往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文化以語言作為載體,而英語作為世界第一通用語,它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宛如浩瀚的海洋。當我們能夠熟練地使用英語時,漢語母語的優勢讓我們能夠同時擁有中文、英文這兩座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寶庫,從這個角度看,每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都應該學好英語。

英語,讓我們理性的認識中外差距,而不是盲目的跪舔或仇視

學好英語,能夠讓我們深入的瞭解國外的文化,理性認識我們與別人的差異,讓盲目跪舔的,看清國外有多少不如我們的,讓盲目仇視的,知道每種文化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總得來說,極端的跪舔或仇視都是因為“不瞭解”,學好英語確實能夠緩解這些現象。

英語,為我們贏取更多的機會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和英語沒太大聯繫,但這是沒有充分考慮工作發展的需求。今天,中國的每一座城市都在高速發展,企業為了能夠生存都在不斷的調整經營策略,調整自身的人才需求。

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遇到職業瓶頸期,也都不敢確定,掌握英語是否會給自己競爭搶手offer時增加籌碼。所以,每一個渴望未來有更好發展的人,都應該儘早跳出舒適區,開始認真學習英語。

英語,為我們豐富娛樂生活

在妙爸看來,學好英語最爽的地方就是可以無字幕刷美劇,看好萊塢大片兒,能看生肉片的小朋友,再也不用看字幕組臉色了,簡直爽爆!當然,海量的英文小說,也不需要看譯本了,直接看原著,瞬間高大上,有木有?

輔導孩子學習不用再尷尬了

上面說了那麼多,你可以說你對國外不跪舔也不仇視,你可以說工作註定一輩子與英語無關,你更可以說你堅決不看美劇和英文小說,但你總不能告我說你連孩子都不生吧?

所以,為了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至於尷尬的告訴孩子,“娃呀,你爹只會ABCD”,更不會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四五歲就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吃苦,畢竟你自己就能輔導了孩子的英語。所以,現在認真的學好英語,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為自己,也為孩子嘛。


學好英語很重要,好處真的太多了,但即便是這麼多好處,妙爸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四五歲的孩子,就是該以玩為主,英語沒有重要到以泯滅孩子天性為代價去學習!


妙爸超努力


現在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國際地位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認可,因此世界上越來特多的人開始學漢語。Facebook的馬克 扎克伯格已經掌握了一口流利的漢語,就連美國總統的孫女都開始學漢語。



很多人就問了,既然那麼多外國人都開始學漢語了,未來漢語要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了,我們中國人是不是掌握自己的母語就夠了,沒有必要再去學英語了?

但事實是,即使越來越多的人在學漢語,但目前來說英語依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很多世界上著名的大會,比如聯合國大會、世界氣候大會,都會首選用英語來發表演講。很多著名的期刊,都是首選英語來發布,比如《科學》和《自然》雜誌。



世界上很多地方的車站、地鐵、機場都用英語來做指引,用英語來廣播班次信息。包括國內的很多地鐵在報站的時候都會先說一遍中文,再說一遍英語。如果你熟悉掌握了英語,就能走遍世界上一大半的國家和地區。

學英語有重要?可以這麼說,學好英語走遍全世界都不怕。



掌握一門外語,跟更多外國人交流,還打開一扇觀察世界的窗戶,你能輕鬆閱讀國外的期刊雜誌,能不看翻譯字幕看外國原汁原味的影視作品,你的眼界能提升一個層次。


反轉君君君


重要和不重要取決於我們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有人旅遊就是為了在景點牌照,甚至回去都無法記住自己玩過的世界。有人還沒有去,就把攻略做好,甚至路書的收賬都驚無比,身未去,心已遠。

英語也是一樣,這個全世界交流最廣的需要,在流通度上的應用就可以讓你去看這個世界。而我們一說起英語的重要,都會問,現在考試都要考英語,英語咋這麼重要。

對於考試來說,不考就得了,它不重要。因為你的眼裡不是英語而是考試。

而我相信也沒有人會問,為什麼全世界的人好多都在說英語?難道英語那麼重要?全世界的人都要高考?

世界觀錯了,重要的不過是抱怨

真正看這個世界的,不重要的也會是風景

語言難道不是溝通最重要麼?


喬爸的教育LAB


這裡的“我們”,是100%的國人麼?如果是,那麼你說呢?如果不是,那麼我說:

對於不會英語的至少99%的大多數人來說,那些會英語的1%少數人必須會英語:必須引進先進文化,必須甄別外來危害。尤其是,至少英語考試要保證基本上能過關。

對於會英語的至多1%的少數人來說,那些不會英語的99%多數人不必會英語:只須分享翻譯成漢語的文化,只須多多關注漢化信息。尤其是:至少漢語拼音沒什麼障礙。

就資源整合而言,我這個99%與1%的比例已經很保守了,能把漢語學好就很不容易了。


物理新視野


外國外語教學與中國外語教學有啥區別?

手機騰訊網曾發起的15萬網友參加的調查顯示,網友一邊倒地贊成高考取消英語或降低英語權重,認為在學習英語上耗費的精力超過了其他學科,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超過八成的人覺得英語在其工作中“基本沒用”或“完全沒用”;57%的人認為高考應取消英語。

本文通過分析典型國家的外語教學及其效果來反思中國的英語教學。

1. 外語很重要,但不需全民學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這和其他工具一樣,需要我們花費很多時間學習如何應用這種工具。學了一種外語如果長時間不用,就會對應用這種工具感到生疏,甚至失去應用這種工具的能力。為此,要想學一種外語,首先你要問自己,你準備用這個工具做什麼?是為了搞科研查考外國文獻,還是為了出國留學?沒有目的地學習外語,無疑是費力不討好的事。

當然,對把外語作為工具謀生的人來說,外語就必須要精通了,半吊子外語是要誤大事的。

2008年2月7日,我去埃塞俄比亞歷史古城阿克蘇姆的路上,有一個鎮子叫阿德瓦,歷史上著名的阿德瓦戰役就發生在這裡,而引爆這場戰役的導火線卻是一個翻譯。

埃塞俄比亞1889年5月2日與意大利簽訂了《戊沙勒條約》,該條約先由意大利特使用意大利文起草,然後由埃塞俄比亞翻譯格拉茲瑪赤·尤賽夫翻譯成阿姆哈拉文,埃塞俄比亞皇帝米尼力克看了阿姆哈拉文本後就簽了字。

後來卻發現,意大利文本第十七條規定“由意大利負責埃塞俄比亞對歐洲各國的外交事務”,而阿姆哈拉文本的第十七條則給翻譯成了“米尼力克皇帝在處理外交事務時,可以讓意大利參與調解”。顯然,翻譯者將原文的意思曲解了。

出現分歧後,米尼力克要求意大利修改意大利文本,但意大利堅持這個條約的有效性。兩國談判無果,訴諸武力解決,最後埃塞俄比亞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為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了人類文明的傳播,為了吸收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國家必須有一批優秀的外語專業人才。但是,這並非要求全民學外語,就像國家需要音樂人才,而無需全民彈鋼琴一樣。否則,舉國學外語,勞民傷財,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2.外語在英國初中是必修課,但在其他教育階段只是選修課

作為英語發源地的英國雖然努力向全世界輸出英語,但英國人卻對外語學習缺乏熱情。

根據英國的《2002年教育法》,英國的外語課程只對第三階段(11-14歲,相當於中國的初中)學生作為必修課,而在其他教育階段,外語只作為選修課。其實,英國很多小學根本就不開設外語課,很多學生自然也就沒有選修的機會。英國有5門課從小學到高中貫徹始終,它們是:英語、數學、科學、信息技術、體育。

英國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14歲至16歲的學生中,不學外語的人比20世紀90年代翻了一番。2011年38萬中學生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時沒有通過外語科目;報考法語的考生僅為154221人,比上一年下降了15%;報考德語的考生為60887,比上一年下降了13%。

在大學也是如此,註冊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逐年減少,根據英國《衛報》2013年9月11日的報道,在過去10年裡,英國大學的外語系關閉了40%。

為了扭轉學習外語的學生人數不斷下降的趨勢,英國政府決定,從2014年9月起,全國7歲至11歲小學生必修一門外語課。不過,教育界人士對政府提出的外語教育計劃能否有效實施表示懷疑,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外語教師,而是學生缺乏學習外語的熱情。

英國人不願學外語主要是英語已成為世界壟斷性語言所致。世界上有60個國家和28個地區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很多國家把英語作為第一外語,互聯網上的英語資源佔90%,所以說,不學外語的英國人走遍世界也很少遇到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3.英語不是美國官方語言,很多小學只是把外語作為課外興趣

我在國外工作時常聽人們說這樣一句話:“英語生在英國,長在美國,死在印度。”意思是說,英國人創造了英語,但現在美式英語卻風行世界,而印度英語很糟糕,很難聽懂。

儘管美式英語受到推崇,但美國並不規定英語為官方語言,其目的就是倡導文化多元化,避免語言歧視。美國聯邦政府的重要文件均用英語、西班牙語、漢語、韓語、俄語和越南語等文本發佈,以照顧各地移民的權益,體現種族平等。

和英國人一樣,美國人學習外語的興趣也不大。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也試圖在中小學推廣外語教學,但收效甚微,開設外語課的小學僅佔22%。現在,很多美國小學只是把外語作為一種課外興趣,學校臨時聘請移民學生家長講課。我的一個移民美國的朋友因有孩子上小學,就常被孩子所在的學校請去當臨時漢語教師。

4.原殖民地國家沒“外語”,因為“外語”是其官方語言

原殖民地國家已把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這些歐洲宗主國的語言作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因此,不再把它們作為“外語”進行教學。

喀麥隆共10個省,講英語的西北省和西南省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講法語的其他8個省曾是法國的殖民地,因此,英語和法語都是喀麥隆的官方語言。1998年4月14日頒佈的《喀麥隆教育方針》規定,政府要“促進民族語言”,國家給予民族語言一定的地位,鼓勵公民使用民族語言,號召公務員能講一種或幾種民族語言。

喀麥隆的普通教育分學前教育(2年)、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7年)、職業教育(2-3年)和高等教育(3-4年)。喀麥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要求使用兩種官方語言中的一種教學,根據學校所在的語言區選擇,即英語區的用英語教學,法語區的用法語教學。從六年級開始,必須加上第二官方語言的課程。

2001年4月16日頒佈的第5號法令要求大學要推行雙語教育,以體現國家各民族的統一和互相融合,但坐落在西南省省會的布埃亞大學堅持實行純英語教學。

儘管喀麥隆把法語和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和教學語言,但我在喀麥隆工作期間發現,居民日常生活中多用自己的部落語言。近些年來,皮津英語日漸流行。皮津英語是一種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本地土語混合在一起的獨特語言。例如,“奶奶到學校接我弟弟去了”這句話,裡面就有英語、法語和當地土語。

5.埃塞俄比亞雖沒被殖民過,但通用英語

埃塞俄比亞憲法規定,所有民族語言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阿姆哈拉語為聯邦政府的工作語言,各州自己規定本州的工作語言。埃塞俄比亞雖然沒有被殖民的歷史,但受周圍原殖民地國家的影響,聯邦政府努力推行英語,政府文件均以阿姆哈拉語和英語雙語印刷,公務員一般都能看懂英語材料,但能講流利英語的並不多。

由於埃塞俄比亞被意大利人佔領過,該國講意大利語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在埃塞俄比亞工作時的司機Nebyou就講流利的意大利語。

埃塞俄比亞的小學為1-5年級,初中為6-8年級,高中為9-12年級。學生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高中及大學的教材除了阿姆哈拉語課程外,都用英語授課,教材也用英語。我曾問過一個埃塞俄比亞同事為什麼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要用英語授課,他說,阿姆哈拉語詞彙有限,用阿姆哈拉語無法解釋這些自然科學。

儘管英語幾乎是埃塞俄比亞的教育語言,但埃塞俄比亞人的英語水平我不敢恭維。我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一個修車行,見一英國人無法與修車師傅用英語交流,急得這個英國人朝修車師傅大叫:“你講的是英語嗎?!”

6.國家的盛衰與語言無關,日本英語水平不如阿富汗

中國不少人把國家落後歸咎於漢語低級,魯迅曾憤慨地喊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呂叔湘也斷言“電子計算機是漢字的掘墓人”。

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與文明程度,與這個國家使用的語言無關。中國使用漢語,在歷史上也曾輝煌過。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遜的研究,公元960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了歐洲,在此後的4個世紀裡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如果按照GDP總量比較,中國從公元1世紀到鴉片戰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12年世界人均GDP最高的10個國家除澳大利亞外,沒有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非洲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或法語,但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也大多集中在非洲,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的索馬里、馬拉維、埃塞俄比亞、利比里亞人均GDP排名分別是倒數第一、倒數第三、倒數第六、倒數第七。

誰也不能否認日本的科學技術世界領先地位,但日本從2011年4月才開始把英語確定為小學5-6年級的必修課。日本人的英語水平在世界上也屬於較低的,2012年的託福(iBT,滿分為120分)考試,日本考生的平均水平僅為70分,還不如老撾和阿富汗考生的分數高。

日本主要是通過培養外語專業人才,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及時介紹到國內,我們漢語裡的很多詞彙也是從日語轉借來的,如電話、調查、法律、方法、幹部、革命、積極、計劃、階級、節約、經濟、經驗、精神、文明、政策、政黨、政府、政治等。

所以說,影響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是語言,而是觀念,是思想開放程度,是社會政治制度。

7.漢語是科學語言, 講國語是文化自信

世界很多民族都熱愛著自己的母語。一次,我在巴黎陪美國來的一個朋友去一家旅行社辦理登記手續,朋友對接待小姐講英語,可接待小姐用法語作答,我不得不給朋友當翻譯。顯然,接待小姐是懂英語的,但她就是不說:在我的地盤上我做主,講母語是民族的尊嚴。

法國規定,法國公職人員在法國本土上舉行的任何國際會議不準講外語。包括進口商品在內的任何商品在法國銷售,標籤或說明必須用法語,否則就是違法,不得銷售。

2006年3月2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法國商界領袖塞埃用英語發言,法國總統希拉剋、外長布拉齊及財政部長佈雷東憤然離開會場以示抗議,直到塞埃發言完畢才返回會場。

反觀中國,幾年前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要求全程使用英語,有海外華裔學者提出用漢英雙語,竟被組織者以國際慣例為由拒絕。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堅持用漢語作報告,成了一個百分百的華人;而土生土長的中國科學家用半生不熟的英語作報告,反而成了“假洋鬼子”。

近幾年來,外國把漢語列為外語的學校不斷增多,美國紐約市甚至把漢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漢語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我們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重英語輕漢語。

漢語是嚴謹、科學、簡練的語言。例如,“楊樹”,即使你第一次見到這個詞也知道是一種樹,而英語的“poplar”,你不認識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英語裡有個醫學詞彙“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45個字母,像一條蜈蚣,母語是英語的人認識這個詞的人並不多,能正確拼寫出這個詞的更是寥寥無幾,其實這個詞用漢語說很簡單——“塵肺病”。用漢語說“98”這個數字很簡單——“九十八”,要用法語說就是“quatre-vingt-dix-huit”,直譯就是“四乘以二十加十再加八”。

美國自由作家魯道夫·弗萊施博士認為,漢語沒有文法,是裝配線式語言,是世界上最成熟、最簡潔的語言。20世紀中期,他在紐約大學開設培訓高級記者的寫作班,讓學員按漢語遣詞造句的方式寫英語文章。

用同樣大小的字體印刷,漢語印刷品的篇幅僅是拼音文字的三分之二,如果世界上用漢語的人多了,就會減少紙張消耗,減少樹木砍伐,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更有利於生態環境。

8.耗費大量資源的中國式英語教學收效不佳

中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甚至研究生,一路學英語,走向社會還要不斷學英語,因為各類職稱考試把英語作為必考科目。我們花費了這麼大的精力和財力學習英語,英語水平究竟如何呢?

最近,一項對全球170萬18歲以上成年英語學習者的測試成績評估報告表明,在全球54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排名第36位,屬於低熟練度水平。

2011年,EF英孚教育歷時4年,廣泛採取44個母語為非英語國家及地區的200多萬測試者成績後,發佈了全球首個《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報告顯示:北歐國家挪威排名第一,亞洲地區第一為全球排名第9位的馬來西亞,韓國排名13位,日本排名14位,中國排名29位,不敵馬來西亞及日韓。

而2004年和2005年的雅思考試,中國考生平均成績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成績,口語考試成績全球倒數第一。2012年托福考試世界平均分為80.5分,中國大陸考生的成績為77分,與越南相當,而我們的鄰居巴基斯坦為90分,朝鮮為80分,韓國為84分,尼泊爾為81分,不丹為79分,孟加拉國為84分。

有機構研究稱,中國大學生只會應付考試,學了十幾年的英語,能實現無障礙交流的人不超過5%。《環球時報》2013年9月12日報道稱,在南海問題的國際研討會上,“有中方與會者無法很好地用英語發言,或聽不懂別人的問題,只能大段背誦有關南海問題的外交辭令,甚至被場下的人嘲笑。”

連外交人員和經常參加國際會議的專家都無法完全做到用英語與外國人無障礙交流,可想而知那些沒機會走出過國門的人的英語水平該是如何。鄭州市民趙麗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認為“我們的英語教育完全是在浪費生命”,她說:“我學了10年英語,六級也過了,可到了美國連個咖啡也不會點。”

我們的英語教學走向了極端道路,過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使不少國人英語沒學好,漢語也丟了。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英語的時間多了,學漢語和其他學科的時間就少了。在2005年6月復旦大學舉辦的漢語言文字大賽上,奪得第一名的竟是個外國人!

現在是我們對英語教學進行深刻反思的時候了。語言是民族的命脈,是民族凝聚力的所在,是民族獨立的象徵,讓英語與漢語平起平坐是對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教育和人事部門應認真研究對英語教學和職稱考試的改革,建議小學和初中把英語作為選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語言能力和將來的志向選擇是否學習一門外語。高中可把英語作必修課,但英語考試的分值應大幅下調。對非外語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取消他們職稱考試中的外語考試,重點考核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一旦出問題,就會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福祉,影響到民族的未來。


鐵塔-劉植榮


看很多人回答,本來不太想回答,不過覺得問題還挺適合我的

首先我工作在外企,每天都在用,當然重要,也就其他方面的作用整理下

作為學生,英語作為一門學科,重要,是我們去追尋更高平臺的鑰匙的一部分

作為大學生,現在的很多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也是對英語有要求的,好的最低四級起,我老婆因為四級沒過,結果沒解決北京戶口,你說重要不重要

工作了,很多文檔會是中文的,尤其是專業性比較強的,所以英語作為一個工具又發揮作用了

如果你圈子廣了,會接觸老外,簡單的聽說還是要會的,可以進一步擴展人脈,學習更多的文化

相同的工種,在外企掙得要比一般私企多,一倍不好說,多1/2還是有的,作為外企人,還是引以為傲的

最基本的,你出國旅個遊,全程不跟當地人用英語溝通溝通,有意思麼

在最基本的,路上老外問個路,你一直搖頭,你說你夠友好麼

哈哈,你說重要麼,再者,你學好了,也可以順手教教下一代啊,以後越來越國際化,英語會越來越重要

也分享自己學英語的微信公眾號:新思維認知英語 關注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