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孩子的“观念”这么重要

今天,浏览新闻时,无意中看到了马加爵三个字。联想起当年和近几年的一些案件,在我的脑海里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教育是为了什么?

记得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及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话题,孩子一切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今天,我就想谈谈关于原生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词语,叫“观念”。

原来孩子的“观念”这么重要

目前,在很多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只要是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做家务无所谓。试问,马加爵也好,药家鑫也罢,哪一个不都是家人心目中的乖儿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哪一个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为他们给社会带来的是灾难。

赘述历史,史学家司马光老师著作的《资治通鉴》中提到:在用人的时候叫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以之。何为圣人?德才兼备者,方为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这里所提及的小人,就是才识渊博,而德行全无者。之前我讲过,孩子18岁成年之前的家庭教育非常关键,成年后的一些问题的显现,全都是他在18岁之前家庭和学校的生活、教育中慢慢的积累、沉淀的。这反映出,他们家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他本人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障碍。

这类人在18岁以后,读了大学,读了硕士、博士,单单却因为一点点被别人看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去杀人,去犯罪呢?分析其原因,基本全是不计后果的“一念之差”!那么,这种现象就称之为“观念”。

说得通俗一点,观念就是指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朋友可交,哪些朋友不可交。

原来孩子的“观念”这么重要

当前的家庭教育,令大部分父母头疼的是孩子的习惯的问题,有些话反反复复的去说、去讲,甚至让孩子自己去保证,但是最后依然做不到。极少数的孩子养成的习惯就是很自觉,这就叫不教而善。这些都不是天生的,这些是观念的作用,也就是说你在生活当中以无声的示范教给了他,给了他一种观念,比如时间观念、规则观念。所以这个孩子他很多的表现,实际上就是父母行为的一个体现而已。

所以说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教育环节。另外,家庭教育中还应让孩子多多的接触社会,如果他们平时和他人接触的过少,朋友太少,交流太少,经验太少,那么也会导致他成年后情感的缺失。多一些陪伴,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