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最近家長群裡有媽媽說起自家孩子寫作業的事,一下子群裡就炸開了鍋。

“我家孩子做作業,只做簡單的,一碰稍微有點難度的題目就依賴我們。

自己一點都不想動腦筋,我們鼓勵他先思考,他就說不會、想不到、做不出。

他這樣下去以後的學習恐怕很吃力,這可怎麼辦啊?”

許多媽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同款,每天的作業不是在考孩子,變成了考家長。

她們就納悶,怎麼有的孩子遇到難題喜歡鑽研思考,自家孩子就只想逃避呢?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平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一直給他加油打氣,怎麼一遇到難題還這麼退縮。

當你發現孩子不願意做某件事,或者對做這件事沒有信心,逃避、拖延,可能是畏難情緒在作怪。

畏難情緒每個人都有,不止是小孩,大人也會有,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一直如此,把畏難當成了習慣。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我們觀察小嬰兒,他們第一次練習抬頭,第一次學會翻身,第一次能自己爬和走,每一件事情對他們來說都很難,他們不斷重來,從沒有畏懼。

孩子長大之後,有了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逐漸出現了畏難情緒。

一旦孩子出現了畏難情緒,家長可以從這幾方面考慮:

1、 孩子面對的任務是不是太難

如果任務過難,大大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會讓孩子經常體驗到挫敗感。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習得性無助”。

一個孩子如果在學習上不斷遭受挫折,便會開始陷入自我懷疑。

長此以往的結果就是他們不再努力,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表現更消極,更加感到無能為力。

習得性無助的孩子,最初心態也是積極的,但是經歷過太多次努力,怎麼也達不到結果,也就越來越消極對待了。

2、 家長是否對孩子包辦過多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這個做不了,那個做不了,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把孩子的大小事物一手包辦。

有些家長是缺乏耐心,等孩子自己做好太慢,不如自己直接上手。

這樣的一手包辦不僅剝奪了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也讓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依賴家長幫他解決一切問題。

喪失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體會不到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3、 不恰當的表揚方式

“寶貝真聰明!”這是最常聽到的家長誇孩子的話。不是說要賞識教育嘛,那我誇孩子總沒錯了吧?

卻不知誇孩子有方法,誇錯了危害更大。

聰明是一種的天賦和能力。

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最初總是很自信的,但是時間一長,家長就會發現孩子缺乏進取心,不願意去挑戰。

因為孩子覺得自己萬一沒完成,是自己不聰明,所以乾脆放棄。

就像經常聽家長說“你這麼聰明,要是好好學一定能考好的。”可是孩子偏偏就不學。

他們願意挑一些非常簡單的事情去做,之所以這麼做是怕自己沒做好,就變得不聰明瞭。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呢?

1、 調整任務難度

教育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了一個“最近發展區”的概念:

指給孩子學習的任務或者知識要難一點,但是在其他人的幫助、指導下,他自己堅持努力,能夠完成的。

研究已經證明,在這個區域學習,最適合孩子發展。

我們在給孩子佈置的任務,既不能太難,讓孩子完全無從下手;又不要太簡單,不然做多了孩子會厭倦,也沒有進步。

“跳一跳能摘到的蘋果”的狀態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我們引導孩子思考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努力過了,但就是無法達成目標,甚至都有些沮喪了,這可能就代表任務太難,我們就該提供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經受挫折。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2、家長搭好腳手架

不包辦不意味著撒手不管,這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孩子都毫無益處。

當孩子能力不夠的時候,給他大量的支持,等他們的能力上來,可以獨自甚至遊刃有餘的解決問題,這時候我們也該撤下,讓孩子獨立探索。

父母的作用就像建樓時搭的腳手架,一般是先搭一層腳手架,再蓋一層樓,搭一層蓋一層,等平樓變高樓了,再把腳手架拆下來。

適時的支持與恰當的退出,才能成就一個有能力的孩子。

3、誇努力不誇聰明

人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 固定型思維:認為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幾乎是固定的,後天的努力基本沒有太大的意義。
  • 成長型思維:認為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獲得改善。

固定型思維的人往往很關注當前自己的表現,常常害怕自己表現不好而直接放棄努力。成長型思維的人往往有著明確的目標,樂觀積極,即使當前表現不佳也不妨礙他們繼續努力。

誇獎孩子“努力”,有助於建立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心理學家德韋克說:“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讓孩子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孩子考試考得好,不要誇聰明,可以誇:

“我看到你最近一直在認真的複習,因為你的努力和勤奮,這次考試進步明顯,恭喜你。”

提高孩子抗挫力②丨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畏難情緒?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指出:

學齡期間,兒童所學的最重要的課程“體驗以穩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奮來完成工作的樂趣。

以上所說的方法,都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原來只要通過努力,就能解決掉困難。

這樣一次又一次積累起來的成功體驗,內化成了孩子心中對自己能力的認可,今後不管在人生中遇到什麼難題,他都無所畏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