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與朱橚

《救荒本草》與朱橚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不少愛好醫學的皇家成員,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朱橚就是其一。朱橚酷愛醫藥,他組織和參與編寫的醫藥著作有《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和《救荒本草》,特別是《普濟方》和《救荒本草》在我國醫藥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救荒本草》則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早描述、研究野生食用植物的著作。

《救荒本草》与朱橚

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同母兄弟。《明史》裡說朱橚洪武三年封為吳王,十一年改封周王,十四年歸藩府開封。朱橚有著獨特的“雙面人生”,一方面作為王爺,他過著錦衣玉食、居“廟堂之高”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因為不可避免地捲入王位爭奪的鬥爭中,曾經被貶雲南邊陲,這時候朱橚“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看到當地百姓生活困苦、缺醫少藥則致力於讓醫藥實現濟世救民的目的。

元末明初,戰亂、旱災、瘟疫、饑荒等災害頻繁,民不聊生,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後念念不忘當年所受饑荒的苦楚,因此幼年時期朱橚多次聆聽父親教誨,從而養成“知民之飢寒”“察民之勤苦”的品德,並對其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青年時代朱橚就對醫藥很有興趣,認為醫藥可以救死扶傷、延年益壽。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熱愛他致力於醫藥學習,同時作為王爺,他有充足的財力、物力進行科學研究,為他的醫藥學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朱橚組織一些學者編撰過《保生餘錄》方書兩卷,隨後著手方劑學鉅著《普濟方》的編著工作。

《救荒本草》与朱橚

朱橚身為皇子不可避免地捲入王位爭奪的政治鬥爭中,並於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被貶流放到雲南。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和坎坷不平,促使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熱愛的醫藥事業,以擺脫煩惱和痛苦。朱橚看到當地居民生活環境惡劣,為解決民生疾苦,他組織召集了一批具有豐富醫學造詣的學者、技法高明的畫工和其他輔助人員,進行《救荒本草》的編撰工作。

朱橚重視典籍,他廣泛閱讀,汲取前人的優秀經驗並加以繼承和發展,《救荒本草》書中相當一部分源於北宋蘇頌的《本草圖經》一書,同時他重視實踐和實地調查,他效仿神農嘗百草,移栽植物到園圃中,親自觀察植物生長形態,口嘗滋味,取得第一手資料。朱橚還組織人員到河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區考察,採集實物標本。據對《救荒本草》中野生植物地區分佈的粗略統計表明,書中所載植物的產地和分佈,是中國最早以植物群為基礎的河南植物誌。他的實地考察和徵集實物的方法,體現了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苟和嚴謹務實,並影響了明清時代一批自然科學家。

《救荒本草》与朱橚

正因為如此,朱橚在書中善於抓住植物花、葉、子的一些主要特徵,並注意用民眾熟悉的其他植物進行比較,在書中以白描的手法對植株形態進行形象準確的描述,讓普通老百姓獲得感性的認識而並於識別各種植物,現列舉書中幾個例子可見其描述的生動形象、簡潔通俗:

紫蘇:苗高二尺許,莖方,葉似蘇子葉微小,莖葉背面皆紫色,而氣甚香,開粉紅花,結小蒴,其子狀如黍顆。味辛,性溫。又云味微辛、甘。子無毒。

救飢:採葉炸食,煮飲亦可。子研汁煮粥食之皆好。葉可生食,與魚作羹,味佳。

苧根(即苧麻根):皮可績布。苗高七八尺,一科十數莖,葉如楮葉而不花叉,面青背白,上有短毛,又似蘇子葉,其葉間出細穗,花如白楊而長,每一朵凡十數穗,花青白色,子熟茶褐色,其根黃白色,如手指粗,宿根地中至春自生,不須藏種。荊揚間一歲二三刈,剝其皮,以竹刀刮其表,厚處自脫,得裡如筋者煮之,用緝。根味甘,性寒。

救飢:採根,刮洗去皮,煮極熟,食之甜美。

榆錢樹:其木高大,春時未生葉,其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薄小,色白,俗呼為榆錢,後方生葉,似山茱萸葉而長。榆皮味甘,性平,無毒。

救飢:採肥嫩榆葉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其榆錢煮糜羹食佳,但令人多睡,或焯過,曬乾備用。或為醬,皆可食。榆皮颳去其上乾燥皴澀者,取中間軟嫩皮銼碎,曬乾,炒焙極幹,搗磨為面,拌糠籺(粗糠)草末蒸食,取其滑澤易食,又云,榆皮與檀皮為末,服之令人不飢。榆皮亦可搗磨為麵食。

因為編撰本書的目的是救荒濟民,即基於防旱澇的侵害或應青黃不接果腹所需,所以書中更注重詳細描述植物形態,便於百姓識別,以免誤採摘有毒植物,而且每一本草都註明救飢的食用方法,既具備實用性也體現了藥食同源自古有之。

《救荒本草》原書二卷,共收錄記載災荒可利用野生植物414種,其中已見於歷代本草書的138種,新增加276種,分為五大類(草部245種,木部80種,米穀部20種,果部23種,菜部46種)。書中植物均配有栩栩如生的圖譜,雖由於時代所限沒有如今的數碼相機可拍攝照片,書中例子的描述和圖片與如今的植物照片進行對比,仍可見吻合度之高。

朱橚的《救荒本草》不僅在救荒方面有巨大作用,而且開創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林毅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