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和很多人聊天时,总会有几个人喊着“我不想上班了,太累了”“这样一天天的上班我会疯掉的”诸如此类的话层出不穷,这样牢骚的话,不是随意说说,真的有人“腻”了职场工作。

小宇,一名公司的产品文案员,从大学毕业出来,至今已经有一年多的工作经验,最近聊天中他表示,自己真的很不想在上班了,但是也很苦恼,以自己的存款不知道能不能支撑找到新工作。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似乎现在职场的“腻味”越来越多了,你是不是很多时候都不想上班,没心思工作,就想什么都不做,你或许就是职场“倦怠期”来了!

一、厉害人的职场倦怠期不过是一时的

职场倦怠期并不是偶发性,其中涉及到两个群体:一个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一个是工作几年的普通人。

两者的区别是:

1、初入职场充满好奇,满怀希望,抱有很大的理想。

2、工作几年的普通人则机械的重复每一天的工作,感觉每一天的日子就是,上班下班休息。

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的时候,个个都是满怀希望,充满好奇的,觉得自己能在职场这样的天地闯出自己的天地,但是随着工作中遭遇的挫折越来越多,巨大的落差感,使得最初的热情开始消退。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做着规定的事情,这样组织化的环境下上班,为了别人做事,带有勉强、不情愿的情绪在里头的工作,越来越“混日子”。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然后初入职场的的新人工作久了,热情消退,隐隐察觉自己对上班丝毫提不起兴趣,甚至是本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重重复复每日的劳作,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最后变成了工作几年的普通人。

而工作了几年的普通人会知道一个本质:上班只是为了赚钱谋生而已,倦怠期在这个人群中是最常见。

陷入倦怠期的你是不是开始讨厌这样的工作状态,想要逃离窘境,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日只能沉迷于娱乐,借此逃避现实?但是对比作为职场高职高薪的“老人”却依旧精神抖擞丝毫不受影响,这是为何?

二、职场“老人”给的4条关键建议

真正厉害的人才是不动声色的,即使遇到公司危机,他们也会临危不乱,你才蓦然发现,他们才是真正的高手,妥妥的职场“老人”。

他们虽职业和领域不同,但是他们都完美的度过了职业倦怠期,以下四点便是他们的经验总结。

1、认清你的现状

技术在进步,这是一个逐渐透明化的时代,每天你都可以看到朋友圈的动态,某某某成功签了一个大单子,某某又在哪里买房了,某某在巴黎旅行等等的信息,看到这些消息,你会质疑自己,为什么我跟他们一起出来工作的,人家香车宝马,我却什么都没干成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你开始对你的工作开始不满,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懈怠,你尝试着做改变,但是没坚持几天便不了了之了,你活在一种,没有目标、穷、且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别人干劲满满、忙着创业旅游,衬托着你的无力的状态。

如何认清自己的现状?

鬼谷子教我们,学会正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去做,否则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你可以一步步的规划自己的事业或者生活,认清工作中你会存在哪些问题,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对症下药。

朋友扬范,身材姣好,笑容可人,在一家公司做接待,一待就是两年多,这几年工作上没有任何的改变,一上班就是检查卫生,准备水果茶具,接待客户,然后下班,没有见她有抱怨,每天都妆容适宜,满脸笑容的对人,私下交好的同事都劝她,不要在浪费时间在这个工作了,什么都学不到,工资还低,她只是笑笑不说话。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老板很欣赏杨范,虽然待在一个小职位上,但是她在工作上依旧做的很认真、周全,准备给她开更高工资的时候,她提出离职了,没几天就听到她在一家大型公司做了秘书,工资高的离谱。

人性最大的恶意就是见不得人好,之前劝她的同事不相信她会有那个实力待在秘书的位置,但是事实却打他们的脸,扬范在那家公司工作做得很出色,她的上司经常夸她捡到宝了,别人问及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说道:“我在之前的那家公司待了那么久,有厌倦有懈怠过,浑浑噩噩的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后我想,自己大好青春不能就浪费在这样机械的工作中,毫无提升的度过,但是我刚出来工作有没有钱,那我能怎么办......”

原来她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列出了以下两个事情。

① 自己擅长的事情:泡茶和文件整理

② 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表格制作和文案编写

在岗位的每一天都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她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发挥到极致,不擅长的就在平日里下苦功学习,被她接待的客户都有加她微信,交谈中,她现在的老板就是之前的一位客户,看中了她的能力,便把她招了过来。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扬范的成功不是偶然,倦怠期谁都会有,但她积极的面对,做出对自己现状的分析,正确的评估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刻苦学习,正是你所需要的的。

你首要的就是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能力,放弃敷衍了事的态度,拿一张纸,写下自己的优缺点,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找到缺失的意义

行为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意义,努力做运动,因为你想要拥有好的身材或者是健康,那么运动这个行为便被你赋予了意义。意义的缺失会让人容易陷入麻木的状态和各种成瘾中,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放纵自己心中的欲望,毫无节制、娱乐至死,行为上却毫无改变。

身处职场的你,缺乏的是工作的意义,你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赡养家人?为了买更多喜欢的东西?还是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归根到底,你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哪里便是你的动力,你需要的便是鼓起勇气,找到缺失的意义,重新规划你的工作方向。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3、让认知决定你的情绪

处于职场倦怠期,你会有不安、焦虑、沮丧等等的情绪,生活的现状限制了你太多,为了生活你需要工作,你始终都需要听老板的想法和决定,生存的压力压迫你的神经,你迫不及待的想要马上逃离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情绪成熟的人,普遍具有无条件接纳自己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能更加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加以评判性的眼光。

正是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能力缺乏认识,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做出的判断和规划没有根据,所以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认知,在职场上、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别让情绪左右你的想法。

4、多次尝试,挑战自己

爱默生曾说过: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职场中厉害的人,都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可能倦怠期比你还迷茫,时间持续的比你想象中的还长久,但是他们会有尝试新事物、开辟新领域,走出自己局限的勇气。

要怎么尝试,挑战自己才能走出倦怠期?

① 明确的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无论最后是失败也好,成功也罢,重要的是给你带来哪些改变,你都要记住,每一个挑战都是为了帮助你更了解自己,就像写文案一样,一开始你就只在电脑上打出一两句话,但是多次的逼迫自己写出每次至少五句话,那么你会发现,你自己的能力比想象中的大。

② 寻找一个导师

然而这种自我尝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与行业内的人交流切磋,有什么困难就和身边的人谈谈,朋友家人都可以成为你倾诉的对象,或许你的人生导师就在他们之中,你可以在自己预计的范围内提高自己的能力。


职场没满一年,我就“腻”了:职场焦虑,80%的人都中枪


③ 积极的一个心理暗示

期望值总会高于你的实际能力,这就需要你暗示自己纵使失败了,可你还是足以让人敬畏,失败不等同于输,你会比之前多向前迈了一大步

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小时候害怕游泳,放弃了游泳这件事,长大遇到自己喜欢的人邀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但是当你静下心来尝试去克服那种恐惧,最终征服它的时候,你会发觉这种获得的满足感,会比你做擅长的事更高,,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做令你恐惧或者是不擅长的事,一段时间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哲学家尼采认为,优秀杰出的人不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而且乐于进行高难度的挑战。奋起反抗命运是人们共同的信仰,反抗自己的窘境,身处谷底更要充满能量

我们身处职场更要做到的便是:咬紧牙关,拼命的挣扎,奋力往上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