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杜鵑文苑】清明時節寄懷(總第351期)

五蓮詩社

文苑一

清明寄哀思

鄭昭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人們會不自覺的想起名人這句詩。寄哀思於先人,並感恩於今生,祭祖,掃墓,拜謁故人,是一種情懷的表達,或是一種情愫的訴說,也是一種穿越萬年時光的清明情結,又是一個炎黃子孫的念想。這種流傳至今並將盛於後世的傳統節日就是清明。

清明,繽紛文化中一種深邃的物質;清明,華夏人們情感世界裡一種精神的傳承;清明,是中華情結的另一種延續!因此,一個老黃曆中的日子,一箇中華民俗裡的日子,五百年前的那個日子和五百年後的今天,分毫不差。在這個因進步而喧囂的時代裡,清明依舊入法理,足見中華方略之明瑞。

這一天,總有許多人去陵園祭拜先烈。獻上花圈和鮮花,灑下烈酒,默默虔誠地寄上心靈深處的哀思。祭拜的人們深深感到,曾經的血雨腥風,曾經的槍林彈雨,曾經的腳鐐手銬,曾經的英勇就義。先烈們雖去了,但留給我們富饒的土地,秀美的山河,一個浩浩蕩蕩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中國。這一天,炎黃子孫不會忘記先烈們在那個年代裡無畏生死,前赴後繼。故每年的清明,借這個日子抒寫思念,聊表哀思。

公墓、鄉村、山野的一隅,關於一座墳塋的記憶,在這個日子裡,顯得無比遙遠,又無比凝重。生命的最終歸宿,在原始世界裡長滿雜草。後人的到訪千百年不變,雙膝跪下,然後添一把黃土、燒一堆紙錢;再叮囑自己的先人,把“錢"收好,在另一個世界裡,別苦了自己。

現如今,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預防火災和空氣的汙染,提倡送鮮花,添新土,墳頭壓紙不燒紙。不放鞭炮,祭佳餚。用這種文明祭祀方式慰在天之靈,天堂生活更加美好。

民風就是這樣,淳樸如路邊的野草、世間的塵埃。民俗就是這樣,念念不忘清明節這個傳統的日子,始終堅持心靈深處的一種恪守,因此,清明永遠是炎黃子孫祭故人、寄哀思的心事……

【紅杜鵑文苑】清明時節寄懷(總第351期)

詩詞園地

《清明時節寄懷》三首·詩情花海作

又到清明欲斷魂,情深淚染雨紛紛。

寒食節裡追先輩,杏柳黃花敬故人。

清明念故讓人愁,酒烈茶濃祭祖收。

雨淚情懷何處寄,千山墳上染白頭。

追思憶往又清明,敬祖深懷幾度情。

告慰先靈安息在,青山遍嶺杜鵑聲。

清明祭掃

王存生

山火無情人有情,網上雲間祭英靈。

移風易俗新風尚,朗朗乾坤更清明。

陌上傳來布穀聲,松濤低吟柳垂青。

家國追思多少事,均寄雲掃清明中。

西江月·寒食上墳

孫守華

最恨人生苦短,墳頭化紙悽然。

家慈過世近三年,拾取親情片片。

冬日溫床身暖,夏天搖扇心甜。

夢中含笑向兒邊,伸手飄乎不見。

清明祭二首

丁啟連

清明未到雨紛紛,天示人們要報恩。

莫忘清明應掃墓,燃香燒紙慰先人。

心緒沉沉上祖墳,墳前跪拜淚紛紛。

雙親駕鶴天堂去,夢裡常常會故人。

驚四川山火再起十九勇士赴難

許傳亮

雷火驕橫虐蜀地,壯士報國再提纓。

血淚盡,枯木蘇,軀成灰,耀山青。

錚錚鐵骨天地慟,寸寸丹心春又生。

我有情衷筆下淚,一書怎能祭清明。

【紅杜鵑文苑】清明時節寄懷(總第351期)

文苑二

牽動靈魂的想起

宋呈祥

在生活或工作中,人們經常莫名的會想起生活中某件事情或某個片段,甚至於想起文字所記載的歷史故事。這種想起,往往在人生旅途中能夠校正方向,曾添前行的動力。

自春節過後,寒意消退,進而則是春暖花開的美好春天。緊接著傳統的清明節也就很快來到眼前。從童年起,懵懂的我,就感覺清明是一個嚴謹而又十分莊重肅穆的節日。今年的清明節來臨之際,不免又讓我想起。那種撥動心靈情感的琴絃,始終抑制不住……

據資料解釋: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又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節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例如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此時防火,也是這個節日一項重要的內容,切不可麻痺大意。其中,清明節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因此說它又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現在吃酒食的做法早已經消失了。而在我們鄉村,每逢清明,依然還保留插柳枝、包餃子、買紙錢,到墓地去添新土、做墳頭,祭奠逝去親人的習俗。在清明節前夕,有的還要選擇吉日,為逝去的父母立碑,以示兒女的孝心和尊敬。當然,立碑是有講究的。要等父母都逝去,還要等最後一個老人亡故過完三年以後方可立碑。碑料製作,一般選擇石材質地好的,這樣能經得起風雨摧殘而保存長久。碑上鐫刻著逝者的名字、生卒年月和兒女子孫的名字。據說,立碑越高大,越給逝者帶來榮耀,更能福澤後人。縱觀墓地,石碑林立,墳塋都穿上了新裝,而那昂首的墳頭則注視著前方,給人一種天地之間和天堂之上凝重氛圍的遐想。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寫出了清明節的這種特殊氣氛。

記得上小學時,在清明節這一天,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家鄉的天齊廟烈士陵園去掃墓。那時候,沒有車,只能靠走步前行。領隊舉著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學生則拿著用紅黃藍綠的三角彩旗,脖子上帶著鮮豔的紅領巾,排著長長的隊伍,邁著童步,直奔烈士陵園而去。那種走在路上“聲勢浩大”的景象,現在早已經見不到了。那時候,十幾歲的小學生,走十幾裡的路程,也不覺得累,更不用說嬌氣了。到達墓地,學生們按照劃分好了的區域集中。這時場面宏大,各個管區的學生人頭攢動,個個閃動著銳氣的臉。那脖領的紅領巾,在微風中飄然鮮豔,如一片火紅的火焰。紅領巾象徵著先烈們,用鮮血染成的。那三角紅領巾與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拼接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旗幟。烈士陵園,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一座座墓碑,高大林立,顯得莊嚴肅穆。當一陣春風吹來,那松柏刷啦啦的作響,彷彿聽到勇士們衝鋒陷陣喊殺震天的聲音。紀念活動大會,就在烈士陵園空地上舉行。先進升旗宣誓,告慰英靈,表達決心。然後共同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接著就開始互動,每個學校要唱一首革命歌曲。我們學校則準備的是用毛主席語錄譜曲的歌:“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使我們每個活著的人們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難道我們還有什麼個人利益不能犧牲,還有什麼錯誤不能拋棄嗎?《毛澤東選集》第三卷》《論聯合政府》1097頁(1945年4月24日)另一段是:成千上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毛澤東選集》第三卷《論聯合政府》1039頁(1945年4月24日)。”所有選擇的歌曲,大都旋律低沉,再加上大喇叭放著哀曲,給人有一種心靈的撞擊和極強悲壯的凝重感,但不乏蘊含著冒著敵人炮火衝鋒而又難以阻擋的強大力量。緊接著大會請老紅軍講革命英雄故事,最後祭掃烈士墓。從那時起,我才懂得了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每到清明,這讓我不僅想起了逝去的父母和親人,腦海裡浮現出他們生前溫馨和撫育兒女勤勞的影像,冥想聆聽他們指點我人生的話語;同時也想起了我們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立下的不朽功勳,永遠值得讓人們懷念。當前,在抗擊疫情決戰中,更讓我們對那些因公犧牲的醫護工作者以及其他逆行者,表示深深懷念和崇高敬意;是他們用無私奉獻的大愛,給病患者開闢了條條生命的通道。“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一句內涵深刻的字眼,在清明節時重溫,顯得特別有分量和富有的意義。如今清明節祭掃,形式更加靈活多變,不再拘泥於傳統而有所發揮擴展。如寫寫回憶文章,也可以在網上祭掃紀念,都可以體現對逝者的無限哀思和懷念。

清明,讓我的思緒跨越時空回看幾千年那“雨紛紛……欲斷魂……”古老根脈不斷延續的情景再現;更讓我想起了許多英烈那曾經波瀾壯闊和輝宏浴血奮戰的悲壯畫面。彷彿聽到巨 人1949年在人民紀念碑前親自宣讀紀念碑碑文的講話,又經過70多年漫長的光輝歲月依然傳到我的耳邊:“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這聲音,傳遍了三山五嶽,傳遍了長江黃河,迴盪在神州大地,直到永遠。

每每的諸多想起,總會讓我的靈魂被牽動、淨化和洗禮,而又會慣性地握緊拳,頓時信心、決心和力量倍添。清明,還讓我不忘想起,那顆永不變色依然跳動的鮮紅的初心……

【紅杜鵑文苑】清明時節寄懷(總第351期)

新詩苑

仰望天堂裡的父親

——寫在清明節之際

王存生

沒有父親的身影已是四年

母親的小院顯得寥落孤單

天井裡的石磨盤塵封無言

唯有窗前的盆花綻放依然

父親啊,想起您啊

兒總是禁不住淚水漣漣

離開父親的日子像塌了天

大哥接種了所有的農耕田

牛羊早就賣掉換了幾個錢

家中瑣事由娘一人來承擔

父親啊,想起您啊

兒只能偷偷地翻看照片


漂泊在外的生活早已習慣

吃穿不愁經濟上更無困難

眼瞅著孩兒已經長大成年

卻無奈歲月讓娘華髮添滿

父親啊,想起您啊

兒就覺得忠孝難能兩全

新冠疫情國內剛有所好轉

轉眼間又在全球肆意氾濫

抗疫當前形勢仍不容樂觀

全民都慎終如始接續奮戰

父親啊,想起您啊

兒就仰望夜空裡的星點


面對百年一遇的公衛事件

黨和政府總是有真知卓見

身為人民警察和共產黨員

我務必提高站位率先垂範

父親啊,酒已斟滿

兒向天堂舉杯請您先幹

草兒青青生長著我的思念

松濤陣陣低吟著我的愧欠

為嚴防火患村村下令封山

誰都無法現場親臨墳塋前

父親啊,這個清明

兒就通過雲掃墓來祭奠

佇立在你的墓前

宋呈祥

佇立在你的墓前

今天是你離去十多年

清明給你祭奠供品,為你焚燒紙錢

人生如夢,似水流年

佇立在你的墓前

我禁不住淚水連連

無聲的呼喚,懷念綿綿

你的音容相貌不斷浮現眼簾


佇立在你的墓前

思緒把我帶到幸福的從前

攜手並肩,建設家園

撫育愛女,飽暖皆全

佇立在你的墓前

不住回憶當年

漫步機場小路,飯後茶餘笑談

憧憬未來,生活蜜甜


佇立在你的墓前

含悲想起殘陽如血的那年

你身患重病,美麗不再從前

往日的歡樂,病魔無情把你摧殘

佇立在你的墓前

春風提醒我你已離去不再回還

多多保佑我們,天堂之上,你把平安來傳

好好安息,看你待來年

【紅杜鵑文苑】清明時節寄懷(總第351期)

文苑三

清明憶娘

宋呈祥

時時夢中

同樣情景的多次夢見

還是那老屋庭院

娘端坐堅守在裡面

孃的慈祥面容依然

種著滿院花草格外鮮豔

餵養的雞鴨

鮮活啄喰

村口和門前

那熟悉的身影伴著白髮顯現

彎曲的身軀拄杖迎望幾遍

經常屈指掐算

今個是禮拜天

四兒定回還

盼與唸的相遇

總是巧合在一瞬間

心有靈犀一點通

成為永恆的經典

為兒做好吃的飯

為兒彈灰整衣衫

仰首凝視兒的面

胖了瘦了來評點

勞逸結合疼兒的囑咐不斷

最喜歡的蒐集鄉村的喜聞樂見

對我談

東家長李家短

政府對老人送糧又發錢

直誇趕上好時候心裡透著甜

幼年到成年

把孃的乳汁盡吸乾

娘那有力的牽手如今漸漸無力鬆散

兒由仰視也轉變為俯瞰

娘挺拔的身軀佝僂彎

一改青春的容顏

而皺紋佈滿

歲月催白了銀髮飄然

娘分明已老矣

迴歸著規律的自然

娘已多愁善感姿態呈現

善良的慣性依然是閃光點

病榻之上的娘

心際大於天

幻想站起來

再與兒風雨相牽

娘時常充滿著理想的夢幻

時而閉上雙眼

在自己的世界裡思考半天

一聲嘆息中自語自言

娘老了

沒幾天活頭絮叨不斷

可兒塌下已淚水滿面

分明油燈已熬幹

非人力將娘生命挽

娘在眷戀中永遠閉上了雙眼

撒手人寰

兒匍匐呼喊

娘卻視兒不見

孃的靈魂已升九霄雲間

清明節點

雨紛紛佇立墓前

前來掃墓祭奠

彷彿腦際浮現娘生前畫面

聲聲兒喊娘娘喚兒哽咽

餘音在天地迴旋

回味有娘那幸福感依然無限

娘何曾離去

此時真正體味其中內涵

娘真的永遠活在兒的心間


娘分明已老矣

迴歸著規律的自然

娘已多愁善感姿態呈現

善良的慣性依然是閃光點

病榻之上的娘

心際大於天

幻想站起來

再與兒風雨相牽

娘時常充滿著理想的夢幻

時而閉上雙眼

在自己的世界裡思考半天

一聲嘆息中自語自言

娘老了

沒幾天活頭絮叨不斷

可兒塌下已淚水滿面

分明油燈已熬幹

非人力將娘生命挽

娘在眷戀中永遠閉上了雙眼

撒手人寰

兒匍匐呼喊

娘卻視兒不見

孃的靈魂已升九霄雲間

清明節點

雨紛紛佇立墓前

前來掃墓祭奠

彷彿腦際浮現娘生前畫面

聲聲兒喊娘娘喚兒哽咽

餘音在天地迴旋

回味有娘那幸福感依然無限

娘何曾離去

此時真正體味其中內涵

娘真的永遠活在兒的心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