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四組老茶園

四組老茶園,位於四組和七組之間。茶園頂端,有一條去往大天寺國營林場的道路。茶園下面有一口井,叫井垇,又叫石磏。石賺跟前有一口井,井垇由此成了地名。四組老茶園成名也許與此井有著關聯。因為此井有獨到之處,那就是冬暖夏涼。當冰天雪地、三九嚴寒時,這井就沸沸冒著熱氣,井水不冷,可供人洗手洗腳,夏天之時井水冰涼塞骨。這是自然現象,不足為奇;我們村現在還有這樣幾口水井。

井垇這口水井,多年之前己被本組村民修砌,並加蓋獨自作飲水應用,再想去喝一口井水也不可能了。他的這一作為,讓過路想喝井水的人有著反感。他家也走了多年,沒作飲用,依然蓋封嚴實。我當小孩時,聽大人們說,天若下傾盆大雨之後,就會出現很長的彩虹,彩虹就會到井裡喝水,跑得快的人就會撿到嚇跑了的彩虹沒能帶走的碗筷。在我八九歲時是多次看過彩虹在那裡出現過,也有人做過試驗,也沒見過他們拾到所說的金碗銀筷。也許是過早的傳說,根本沒有的事。那也是不可能事。什麼冒氣顯靈,對於我這個唯物者說,是我根本不相信的。

現在人們通常說的,石賺茶園和井垇茶園指的都是北安四組老茶園。

四組老茶園是我今天下午要說的話題。四組老茶園海拔八百多米,面北向南。南面是湖北和河南省交界的“王家老”這座高山。北面是人們經常愛去旅遊的“大天壇”和”小天壇”。大小天壇都巍峨直立,各種怪模怪樣的石壁、萬千圖畫踝露著任由人們欣賞。當年我放牧山羊時,那地方是山羊們的娛樂場地。也不說這些。

老茶園土質瘦薄,許多地方呈出潔白細沙的顏色。有些新冒的茶葉葉子是和白沙土的顏色是一樣的。但這幾年我沒見過長出過白葉茶,也不知什麼緣故,但這二十年也沒見彩虹在那裡出現過,也許是砍伐了大批的天然林,破壞了生態這一緣故。

四組老茶園是五十年代初期,四組村民開挖播種的。數十年已經過去,現在依然是枝青葉茂,沒有半點衰老褪色和痿縮之象。老茶園面積約三十餘畝,可以說這是四組僅有的由組長分到的唯一山場。村民們後來發展的一些茶葉在村幹部來說,是不合法的。因為所有山場是村”集體”土地。老茶園也好,新發展的也好,到目前還沒認證,因為村民沒有”林權證”,對於權屬,村民個個糾心,還怕村幹部收回去,又被統“管”。

四組老茶園,面積三十餘畝左右,全組那時一百五十多口人,平圴每人分得0,2分畝左右,由於好壞不同,每戶人口不同,大小面積也不相同。

在八九十年代,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喜歡喝好茶和各茶了。也不知什麼人品嚐到了老茶園的韻味,並對四組老茶園做了宣傳,老茶園的茶葉一時走俏。武漢的王克勉老闆進住四組,三里汪老闆進住四組,訂購和收購茶葉。連羅山林業局領導也紛紛購買茶葉,再加上遠近茶販參與,一時間也是供不應求。那時間我們村還沒有取消”義務工”

。村幹部組織全體村民用義務工這一方式,在四方田坡上又發展了幾百畝茶園,並和老茶園聯在一起。

王老闆很會品茶,他一喝就知道那裡是老茶園的,那裡又不是的。連你下的什麼肥,什麼時間採摘的他都知道,穀雨前幾天摘的後幾天摘的,他都知道。有些人蒙哄,也過不了他的把”關”。四組老茶園味道確實與眾不同,顏色淡白略黃,清湯不渾,清香濃重,一連沖泡五次,依然香氣猶濃。若遇上雲霧天採摘下來又精細加工,那真是茶葉”精品”。每年從老茶園裡不能得到很多數量,也是由於土瘦和麵北較冷這一緣故,新茶出冒很遲而且長速很慢,到了穀雨前後才會冒出很多新茶。

今天下午,我騎上摩托到老茶園地裡去看了看,還沒見出有多少茶葉。茶園裡僅有三位村民在細找慢摘,一個下午我估計她們摘不到半斤幹茶。目前,老茶園不受種茶人喜歡,因為冒得遲,趕不上價錢,量又很少。但喝茶人還是很喜歡喝老園的茶葉。

由於村幹部將”大白茶”和“南茶”的引進,又大面積地發展,這些茶葉也變成了四組老茶園的茶葉。一些黑心人的冒牌和欺騙,四組老茶園也許被他們忘記了,很多年我沒到老王和老汪來過北安四組,林業局的領導和商販也沒來訂購和採購。

北安四組老茶園


北安四組老茶園


北安四組老茶園


北安四組老茶園


北安四組老茶園


北安四組老茶園


北安四組老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