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你稍微有些喜欢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情书》④ - 朱生豪:你稍微有些喜欢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上一回我们读了青年作家刘墨闻致未来妻子的一封情书。少了一丝梦幻,却带着一丝甜蜜的生活气息流过我们的心房。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史上极其专情的男人,朱生豪的情书。他的情话,美到窒息。比如: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他的一生很简单,只做两件事,其一是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其二是给宋清如写情书。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14封情书,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并不太顺利的开始


你看朱生豪的情书,断然不会相信他是一个极其沉默寡言的人。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少年时期家庭遭遇巨变,先是10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两年之后父亲也相继离去。


在没有家人陪伴的环境中长大,让朱生豪的性格有点沉闷,好在他非常独立,努力。


17岁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他被保送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后来加入了 “ 之江诗社 ”,在文学上的才华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大四那年,因为同样对诗歌的热爱,他认识了刚入学的宋清如。


宋清如出生于江苏的大家庭,才华横溢,家境殷实,一上大学因为几篇作品就被送雅号“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


记得第一次参加诗社活动时,宋清如拿出的是一首新诗。但当次的诗社流行的是旧体诗,所以大家对她的作品兴味索然,很多人只是客套地表扬了几句便将诗稿传到旁边人手中。


所以当诗稿最后传到角落里的一位清瘦安静的男子手中时,宋清如已经不抱希望了。


然而男子看完诗并未发言,只是微笑着把头低下了。


两人因诗结缘,一见如故,兴趣相投,时常都约在一起聊聊诗词歌赋,谈谈人生理想。其实按照真实的年龄,朱生豪反而要比学妹宋清如还要小上半岁。


好在只有在宋清如面前,朱生豪才会变得不在沉闷,甚至有些小小的“话痨”。


在学校相处的一年中,两人日日相约,即便不见面也会互通书信。当朱生豪鼓起勇气向他的青女告白时候,却被拒绝了。


青女 :


我不很快乐,因为你不很爱我。以后我每天或间一天给信你,你每星期给一次信给我,好不好?其实我只要你稍微有点欢喜我,就已心满意足了,我相信你终不至于全然不喜欢我,有时你说起话来带着——不说了。


我发疯似的祝你好!


你的丑小鸭


醒来之后甚是爱你


933年的秋天,也就是他们相识一年后,朱生豪大学毕业,上海的世界书局聘用做了一名文员,主要担任英文翻译的工作。


在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所有情书中,有一首名曰《鹧鸪天》的词,记述的就是他二人送初次相见到初次分别的经过和内心情感变化。


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忆昨秦山初见时,十分娇瘦十分痴。席边款款吴侬语,笔底纤纤稚子诗。


交尚浅,意先移,平生心绪诉君知。飞花逝水初无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宋清如赠笔给朱生豪,朱生豪就用这只笔开始了自己的翻译生涯。


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的国人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辱,他们认为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不高,都没多少人看过一本像样的国外文学著作。


这让从事翻译工作的朱生豪在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帮助世界书局翻译他最爱的莎翁戏剧全集,并将这件事写信告诉了宋清如,也将这套译文作为给她的一份礼物。


上海的繁华在朱生豪眼中是那么的浮华,他宁可一门心思的扑在莎士比亚的文学著作中,和这位400多年前的知己好友谈天说地。


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完成了莎翁9部喜剧作品的翻译,每每也将成功的喜悦和忧心的苦恼都要写信给宋清如。


譬如翻译到无趣时会写信说:


“快用两句骗小孩子的话哄哄我。一点乐趣都没有,一点希望都没有”;


思想共情时会写道:


“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寄给你全宇宙的爱和自太古至永劫的思念”;


有时候晚几天收到信件,还会嗔叫到:


“今天中午气得吃了三碗,肚子胀得很,放了工还要去狠狠吃东西,谁教宋清如不给我信”。


可想而知,即便是大文豪,在爱情这件事上,作出的事情也不会比孩子高明到哪去。


世事难料,在连续爆发的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寇进攻上海和1941年“一•二八”日军攻入孤岛战乱中,朱生豪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住所。


最凄惨是的,他两度都遗失了完成的莎士比亚译稿。


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没有什么比相互爱恋的人能够相依更重要了,于是这对相识一年,异地九年的故人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在一起。彼时,朱生豪30岁,宋清如31岁。


他译莎,我烧饭


婚后的朱生豪和荣清如为了躲避战乱继续完成这套珍贵作品的翻译,几经辗转来到了宋清如的老家常熟。


尽管是新婚夫妻,他们却什么新物件都没有,除了朱生豪从不离身的一套莎士比亚原著外,一贫如洗。


1943年1月,他们又回到嘉兴老家。朱生豪第三次又开始从头翻译起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次的宋清如也终于从一个远方的看客,当起了丈夫的助手。


因为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宋清如也从不干预朱生豪的翻译风格,两人的日常就是一起对译事中的疑难字斟句酌外。


宋清如非常识得大体,也打心眼里知道丈夫的一生所系,当初那句为了国人的文化补充而翻译的誓言从未偏离。


为了保证一家人的日常生机,她也系上围裙走进了满是烟尘的厨房,帮工做衣、补贴家用。


在宋清如怀孕的时候,朱生豪则发疯一样的翻译,经常颠倒白黑,尽管如此,稿费的增涨远追不上大米的市价,最可怕的时候,每石大米在战乱时候,从400元涨到每石40万元。


不久,朱生豪就病倒了,他没有纠结于自己看不起病,而是遗憾于自己无法陪伴心爱的青女和他们刚出生的孩子,放不下自己还没译完的那5部半莎翁戏剧。


1944年底,朱生豪去世。


朱生豪去世一周年时,宋清如撰文悼念:


“你的死亡,带走了我的快乐,也带走了我的悲哀。人间哪有比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爱的人由病痛而致绝命时那样更惨痛的事!


痛苦撕毁了我的灵魂,煎干了我的眼泪。活着的不再是我自己,只似烧残了的灰烬,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涟。”


失去了挚爱的宋清如,从此独立将两人的孩子拉扯成人。她甚至苦修英文,接过丈夫未完成的手稿,用自己的后半生,完成了夫妻二人共同的信念,翻译出全套的《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本。


木心在他的《从前慢》里感慨说: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如今看来,朱生豪短暂的一生只做成了两件事,翻译莎士比亚和爱一个人。


我觉得,后者是比前者更伟大的成就。而宋清如,更伟大地爱着朱生豪。


-【结语】-


朱生豪的一生虽然短暂和遗憾,但是也是浪漫和圆满的。


流传至今的《莎士比亚全集·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本中,也恰好有着这样一句,似乎也在为他这一生的爱情,做着总结:


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得在云中躲闪。

大家先回去发几声感慨,该恕的、该罚的再听宣判。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