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历:8 月 17 日,宜打情骂俏

单向历:8 月 17 日,宜打情骂俏

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兴人,诗人、翻译家。父母早丧,中学时即显示出卓越的中英文才华。1929 年就读于之江大学,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认识了宋清如,两人因志趣相投,相知相许。1936 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因战乱而历经磨难。1942 年结婚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译莎事业,终于 1944 年末因贫病交迫,撒手人寰。朱生豪和宋清如的伟大爱情促成他们替中国近百年来翻译界完成了一件最艰巨的工程。

宋清如 1933 年起即常在《现代》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诗作,被誉为有“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诗人。因为对于诗歌的共同爱好和朱生豪结为伴侣,并携手进入莎士比亚的世界,对朱生豪的译莎事业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敬爱。

单向历:8 月 17 日,宜打情骂俏

1933 年,朱生豪毕业后,两人两地分隔,开始近十年的苦恋之旅,以书信交流情感,倾诉相思。朱生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唯有在给宋清如的信中,笔下生花,滔滔不绝,俏皮、苦恼、纠结、幽默等跃然纸上,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

在信中,朱生豪无话不谈,聊理想、谈人生、诉爱情、倾泄喜怒哀乐,读书、品电影、交流诗作、切磋译事……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对宋清如无限的思念和爱慕。笔能生情,笔下闪烁着一颗火热的心。他的灵魂从笔端流出,装入信封,飞入她的心中。从 1933 年到 1942 年两人结婚,到 1944 年朱生豪去世,这些情书见证了传奇而悲壮的爱情。正是由于伟大的爱情和患难与共的知己,才成就了一代译莎巨匠。

单向历:8 月 17 日,宜打情骂俏

《朱生豪情书》摘录:

我们需要的是对于彼此弱点的谅解,只有能互相谅解的人,弱点才能变成并不可憎,甚至于反是可爱也说不定。

给你全宇宙的爱和自太古至永劫的思念。

谢谢你给我一个等待。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须是一个辽远的期望,不给你到达最后的终点,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这目标,永远是渴望,不实现也不摧毁,每天发现新的欢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满足。顶好是一切希望完全化为事实,在生命终了前的一秒钟中。 我仍是幸福的,我永远是幸福的。世间的苦不算甚么,你看我灵魂不曾有一天离开过你。

我没有不该待你太好的理由,更懂不得为什么该忘记你。我的快乐即是爱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愿不愿待我好则非我所愿计及。

我不能写一首世间最美的抒情诗给你,这将是我终生抱憾的事。我多么愿意自己是个诗人,只是为了你的缘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