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中運輸機在疫情中的作用,全球最大運輸機為何無法落戶中國?

一直以來,軍用的運輸機都是一個國家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運輸兵源之外,也可以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承擔起運輸物資的重任。

在我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一架架降落在武漢機場的運輸機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安全感。

美俄中運輸機在疫情中的作用,全球最大運輸機為何無法落戶中國?

而目前國外的疫情嚴重程度已經遠超我國了,各國的運輸機都有了露面的機會。北京時間3月24日下午,俄羅斯國防部派遣的運輸機抵達杭州,迎接馬雲捐贈的一些醫療物資。而這架飛機正是很多中國軍迷都感到十分羨慕的AN-124運輸機。

美俄中運輸機在疫情中的作用,全球最大運輸機為何無法落戶中國?

和現代俄羅斯很多頂尖武器裝備一樣,AN-124運輸機也是前蘇聯時期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AN-124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戰略運輸機,載重量可以達到150噸,即使是在2020年,它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戰略運輸飛機。這款飛機將前蘇聯軍工企業的強大的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它的機頭和機尾都可以打開,方便裝載貨物。而因為這種飛機一般都是來裝載直升飛機以及坦克的,中國網友紛紛表示不愧是戰鬥民族,運輸醫療物資都要使用這麼硬核的裝備。

美俄中運輸機在疫情中的作用,全球最大運輸機為何無法落戶中國?

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是AN-225,和上文提到的AN-124是同一家公司——安東諾夫設計公司研製的。這種運輸飛機的最大商用荷載可以達到250噸,是世界上第三大運輸機——美國C-5(118噸)的兩倍還要多。這架飛機在最初的設想中是為蘇聯的太空計劃(暴風雪計劃)準備的,然而由於蘇聯當時的經濟狀況已經十分衰落了,並不足以支持耗費資金巨大的太空計劃,因此這款AN-225也被叫停了,這導致目前世界上只有一架這樣的飛機。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獲得了這架飛機的所有權,然而由於烏克蘭形勢的不斷惡化,很多蘇聯留下的寶貴財富已經被轉賣變現了,而AN-225高昂的維護費用是烏克蘭當局無法負擔的,只能讓明珠蒙塵。很多大國都對AN-225十分嚮往,在美國拍攝的災難片《2012》中,就出現了一架以AN-225為原型虛構的ANTONOV-500運輸機。

美俄中運輸機在疫情中的作用,全球最大運輸機為何無法落戶中國?

而我國的運輸機相比美俄等國起步較晚,通過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有了現在的規模。2013年我國自主研發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之前,我國運輸機的主力就是從烏克蘭和俄羅斯等國進口的前蘇聯時期研製的運輸機,主要用於演習以及救災。然而由於數量十分有限,在地震等災難發生時解放軍空軍經常需要向民航公司甚至是物流公司借用飛機來運輸抗災物資。由此可以看出自主研發的運輸機對我國空軍意義之重大。然而運-20的最大載重能力只有66噸,和美俄等國還是有著較大差距,短期內夠用了,但是著眼未來的話還是需要更大的運輸機。

美俄中運輸機在疫情中的作用,全球最大運輸機為何無法落戶中國?

實際上中國此前是有機會從烏克蘭方面獲取AN-225的研發技術的,2016年安東諾夫公司就已經和中國公司簽署了有關重新生產這一世界上最大運輸機的有關協議,從蘇聯時期擱置至今的第二架尚未完工的AN-225將由中國企業提供資金全面復工。可惜的是,由於美國方面的阻撓,這項交易已經被擱置。而根據最新的消息,烏克蘭方面已經決定與美方進行合作,美方的專家已經抵達了烏克蘭,中國看來是錯失了這次機會。

不過中華民族最不缺少的就是埋頭苦幹的科研工作者,我們能在一窮二白的年代裡製造出原子彈,為什麼不能在國力已經十分強盛的今天造出屬於自己的重型運輸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會成功研製出一款屬於自己的重型運輸機,讓中國空軍前進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