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餐饮外卖:饿了么服务“打折扣”引商户不满

近来,受疫情影响的各大餐饮外卖企业也难免遭受经济波动,为深入调研和了解餐饮外卖企业当下的生存现状和困境,有媒体对部分区域和商家进行了田野调查,意在通过了解美团、饿了么等主要餐饮平台探寻旗下商家的发展状况。

据了解,在媒体对部分区域和商家进行田野调查访问中,随机选取了上海、杭州、西安、贵州等省市的25位外卖商家,样本包括区域老店、连锁快餐、中小餐饮企业等类型进行访问,最终有11家商户接受了访问。

那么,现如今美团和饿了么两大餐饮平台的服务和支持力度究竟如何呢?商家在堂食锐减、转型外卖之后,是否还能生存?外卖平台所宣称的对商家的“支持口号”最否落实?降佣等福利是否兑现?……

饿了么平台服务水平接连遭受质疑

在此次的数据抽样调查中,对于美团和饿了么两家主要外卖平台的营销活动能力,所有商家均认为,两家平台的活动频率、补贴都较为一致,但也有20%的商家表示,饿了么的活动相对而言不稳定。

其中,在杭州经营重庆小面的田英举例说道,“2018年饿了么做活动,我自己的店铺获得了流量推荐位,当时的日单量从50至60单一下子涨到了300多单,但好日子仅仅持续了一周,随后单量和收入都逐步降回了原点。”这一点令他心生诧异。

疫情之下的餐饮外卖:饿了么服务“打折扣”引商户不满

并且,对于平台区域业务经理的服务维度调查中,绝大部分商家表示,对饿了么区域经理的服务水平“不满意”。

根据在江苏经营酸菜鱼店的华涛所言,美团外卖的区域经理一般一两周内就会到店沟通经营情况及需求等问题,而饿了么的区域经理去年到店里只来过三次;无独有偶,更让商户们觉得无语的是,饿了么平台的经理人员流动相当频繁。他表示,“自2016年上线两家外卖平台以来,饿了么的区域经理就更换了七八次,相比之下,美团外卖的区域经理只更换了一次,稳定很多。”

如今的餐饮外卖生意并不容易做,平台服务倘若不能给予一个稳定、持续的能力支持难免让人心生疑虑,对平台生意难免也有所波及。绝大部分受访商户都表示美团外卖的单量更大,少部分商家则表示两家平台的单量差不多。如此一来,在两家外卖平台佣金费率、客单价等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日均单量、日均交易额以及平台服务精细化程度等指标而言,美团外卖的优势显然更大,饿了么与之差距较为明显。

“二选一”事件频出,饿了么惹来非议

在当前特殊形势下,餐饮企业极大程度的倚靠外卖过活这就导致单量下滑的流量差异直接决定餐饮商家的收入差距。正因如此,在行业被抨击已久的外卖平台强迫商家“二选一”事件一经抬头便再次被商户们点名指出。

疫情之下的餐饮外卖:饿了么服务“打折扣”引商户不满

据了解,疫情时期厦门饿了么的某业务经理在未讲明合同条款的情况下,让商家签署独家协议并交纳保证金。当该用户在美团外卖上架以后,要求其从该平台下架。随后该用户向饿了么进行投诉,但被对方以不合作为由从饿了么下架。

与此同时,一餐饮商家小波也主动向媒体进行了投诉,他表示,商家目前最大的诉求在于降低佣金,但是想要拥有这样的条件就不得不去签署外卖平台的独家协议,也就是变相的平台“二选一”。小波说道,“我们当地饿了么的抽佣比例达到了22%,这已经很高了。除此之外还会面临外卖平台的独家协议压力,不给独家签约就涨点。”

尽管商户们长期以来都进行了接连公开和披露,但是饿了么方面只回应了一句“正在调查中”,便将此类事情不了了之,最终受损的仍是商家和消费者。

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饿了么宣称平台佣金比其他平台低3%-5%的口号时,此次田野调查显示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两家平台的佣金率实际上旗鼓相当,浮动和涨价情况也均在正常范围内,换言之,近年来饿了么所声称的暖冬行动、夏季攻势及比其它平台低3%-5%的口号,实质上不过一则“空头支票”罢了。

复工在即,外卖餐饮企业也在接连复苏,商户未来如何经营门店,如何选择平台,倚靠的更多地还是落实到位的服务能力和能带来实际效益的业务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