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周黑鸭净利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近30%,到底和绝味差在了哪里?

新冠来了,周黑鸭惨了?

作为武汉当地的知名卤制品上市公司,周黑鸭受此次疫情影响可想而知。2月11日,周黑鸭发布公告称,全国共有1000间门店暂时停业。2月21日至今,湖北省外临时关停的大部门零售门店才恢复营业。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延续会对公司业务营运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2020年的财务表现。

武汉周黑鸭净利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近30%,到底和绝味差在了哪里?


然而影响周黑鸭的真的只有疫情吗?来看一下周黑鸭近三年的业绩:2017-2019年,周黑鸭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2.49亿元、32.12亿元、和31.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02亿元、5.4亿元和4.07亿元。

2017年,周黑鸭营收、净利增速分别保持在15.35%和6.43%,增长较为平稳。从2018年起,周黑鸭的经营已经开始走向下滑。2018-2019年,周黑鸭营收同比下降1.15%和0.79%;净利润同期下降29.09%和24.56%。显然,疫情不该背这个锅!周黑鸭到底怎么了?

深度爆料

官方是这样解释的!对于利润的连续下滑,周黑鸭表示一方面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加工工厂扩张导致折旧成本增加以及劳工成本的增加是导致销售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电商红利消失。因此导致周黑鸭利润逐年下滑。这些确实是倒是企业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同卖鸭货的绝味鸭脖营收和净利却都在逐年稳步增加呢?

武汉周黑鸭净利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近30%,到底和绝味差在了哪里?

门店模式才是大问题。绝味鸭脖和周黑鸭虽然都是门店模式,但是模式大不相同。周黑鸭一直坚持直营门店模式,而绝味食品采取 “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运营模式,95%以上的店面为加盟店。直营模式下的周黑鸭需要承担扩张门店和成本的巨大资金开支,因此,其门店数量和扩张速度一直处于劣势。这也直接导致周黑鸭门店的数量只是绝味食品的十分之一。截至2019年底,周黑鸭拥有自营门店共1301间,绝味食品截至2019年上半年,其门店数量已经突破万家。门店数量少自然影响销量。

周黑鸭还忽视了上帝的感受。2019年周黑鸭就因出售过期食品遭遇信任危机。没有健康证人员也可进入门店上岗,同时周黑鸭规定店内卤制品必须在第五天内卖掉,但门店会在重要位置推荐临过期产品,系统会提示不予售卖过期产品,但门店会用其他发票代替。

最可气的是门店表示40多岁的妇女最麻烦,20多岁的年轻人最好糊弄。可是周黑鸭的品牌口号是“会娱乐更快乐”,其目标群体正是喜欢变化、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且不说近几年周黑鸭在店面形象、顾客体验、产品结构等方面缺乏创新,没有对品牌进行持续升级,让年轻的消费者因为找不到新鲜感而流失,产品复购率下降,居然还说年轻人好糊弄!这让周黑鸭的上帝们情何以堪?

此外,还有不少买过周黑鸭的顾客对其不散卖,一买就要一大盒以及调料太多等问题表示不满。

武汉周黑鸭净利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近30%,到底和绝味差在了哪里?

疫情过后,周黑鸭能飞起来吗?

可喜的是执着于直营模式的周黑鸭终于在去年11月首次开放了“特许经营模式”。管理层预计今年不会低于300家,三年内超过直营店数量。但是这种模式采用城市代理,需要达到较高的门槛,包括初始资金高于500万元、具有优质的物业资源等。因此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还有待市场验证。

对此,卫士蓝人力资本业务副总武素菊认为,一切的盈利都是从满足消费需求为起点的。决定周黑鸭能否飞起来,门店模式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产品本身是否迎合消费者口味,以及门店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是否能给顾客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而企业从意识到问题所在到解决问题,需要做的就是引入更专业的市场总监级人才。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同理,消费者对于企业亦可载可覆!对于周黑鸭的未来,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