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2007年,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现场,当颁奖嘉宾周迅念出那句“最佳男主角 刘青云”的时候,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作为主角的刘青云却呆了两秒,一张黑脸上是短暂的茫然,等转过头向身边的妻子确认之后,这才敢相信自己捧起了金像奖小人。

这个“死跑龙套的”,终于在43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陪跑的生涯,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小金人。

好友梁家辉飞快地冲上台,两个大老爷们紧紧抱在了一起。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回43年前,1964年的香港,一个丑丑的小家伙哇哇叫着来到了这个世界。

排行老二的小家伙越长越大,也越长越让人觉得丑的奇特。

首先最让人难以忽视的,是他的黑。黑,实在太黑了,黑得简直不像个东方人。

黑就算了,他的五官也实在是奇绝险峻到让人难以形容。浓眉看着就很凶,牛眼更是无时无刻都像是在发呆,法令纹又深得像是从他出生就被刻上去了似的,最可怕的是,他还有一张方脸和肥厚的双唇。

丑,实在是丑到让人难受。如果搁在现在,有人顶着这样的一张脸说自己要当演员,看惯了精雕细琢的明星们的我们恐怕要觉得匪夷所思。

就长这样,还想去混影视圈?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事实上,刘青云最开始还真没想过要当演员。初中毕业后,为了不再给原本就普通的家庭造成负担,他成了一名邮差,每天按部就班地拿信送信,如果不出意外,香港上将会多一个又黑又呆的高个子邮差,而不是一个又黑又轴的影帝。

然而要不还说是命运呢。在工作中,曾有客户问他:“你长这么高,为何不去当演员?”

当演员?刘青云之前还真是没想过,但是在连续两位客户这样问他之后,他就不免有些在意。再加上中环邮局的同事知道后鼓励他,说周润发也曾在这里工作过,当演员这件事,就不免落入了本来就爱玩爱尝试的刘青云的心中。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在一次吃饭中,他无意间看到TVB在招考,加上父亲鼓励,他琢磨了一下,当即一拍大腿,大不了就回来继续当邮差嘛,考!

初生牛犊不怕虎,愣头青刘青云就这样顶着那张难以言表的脸去考试了。

考完了试该干嘛干嘛,一直到了一个星期过去,他都没收到录取信。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的刘青云这下不干了,心说要不要我倒是该有个说法吧,这总是沉默是几个意思!于是他就打电话去问了,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他还真考上了,录取书都寄出去了,当天正是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对方还以为他不来了呢。

得,愣着干嘛,去啊!刘青云当即收拾行李,和刘嘉玲、吴君如成了TVB第12期艺员训练班的同学,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龙套”生涯。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u001b《鹿鼎记》里的小侍卫。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里一闪而过依然黑瞎我们眼的村民。(成名之后可哭了摄影师,据说一整晚都在苦苦思索该怎么打光,啊哈哈)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暗恋刘嘉玲的黑帮老大,西装也掩盖不了的黑里黑气。

从训练班毕业后,他第一次真正演戏是在电视剧《画出彩虹》中,和一群年轻人在沙滩上演流氓。

长手长脚,又黑又凶,这幅样子在影视剧的坏人类型里倒是很吃香。对此刘青云回忆起来还觉得颇为骄傲:“那时候的我虽然是个‘死跑龙套的’,但是却是‘龙套界’的红人,每天都有工开,虽然可能一整天一句台词也没有。”

受外形限制,在还没有盛行美黑的香港,又黑又丑的刘青云确实不怎么吃香,毕竟那个时候流行的都是张国荣、周润发这样的美男子啊。

外貌追不上人家,那就只有靠努力咯。命运近乎开玩笑般将他推进这个圈子,可他却并没有将其当做一个玩笑,反而认真以待。在红了梁朝伟、曾华倩、刘嘉玲这样的靓仔靓女的《新扎师兄》里,刘青云也越发认识到了自己先天的不足。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有多不足?连好友杜琪峰在后来采访中都从来只说刘德华帅,当得知郭蔼明夸他帅时还笑着说郭蔼明眼盲,连黄秋生都笑郭蔼明嫁了个黑人。

尤其是在一次在和周润发合作后,他这才发现自己原来真的不会演戏。这并不是外貌能够弥补给他的,既然老天不给赏饭吃,那就只能自己去找了。他一咬牙,干脆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留了出来,没事就跑进图书馆去研究各种各样的戏剧表演的书。

在这期间,生活的压力和事业的不见起色险些让他放弃,然而凭借着他自己能够察觉到的一点一点的改变,他终于坚持了下来。

有一次他又接了个跑龙套,是在刘嘉玲主演的一部电影里。因为戏份太少,剧组准备的水杯都没有他的名字,但凭借着自己刻苦认真的态度和明显出色的演技,他愣是把原定3天的戏越加越多,最后导演干脆两手一拍,把他的戏份一加再加,加到最后成了个主要角色。

他的助理激动的不行:“你终于出人头地了!你的杯子都有名字了!”

杯子有了,名字也有了,那属于自己的主角还会远吗?这对当时一直都是无关重要的小龙套的刘青云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撑着他龙套着龙套着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听不到的说话》。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然而电影扑的无声无息,票房失利更是让片商对这个黑脸龙套敬而远之。

这个“死跑龙套的”,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啃一本又一本表演书,在大大小小的龙套里磨炼演技。

这一熬又熬到了六年后,1992年,他跟郑少秋、周慧敏、郭蔼明合作《大时代》,饰演的方展博一角大受观众欢迎,也让他终于扬眉吐气,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也是在那一次,编剧韦家辉和好友吴镇宇开始发现,这个“黑头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戏痴”。

说到戏痴,在香港电影圈中,吴镇宇绝对值得拥有姓名。而刘青云则不遑多让。

在《大时代》里,有一场方展博在天桥下露宿的戏。

剧中有一场戏,方展博在受挫后要去天桥下露宿,刘青云觉得在现实中不太可能,愣是给吴镇宇打了好几次电话,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两人还当真去公园里进行了实践。而经过这种不断摸索和尝试出来的出色呈现,则让人们如梦初醒的发现,原来在刘青云那张又黑又丑的脸背后,竟然藏着一个如此具有潜力的演员。

《大时代》之后,刘青云的表演也越发得心应手。接下来的几年,他先后出演了刑警、富家子弟、匪徒等多个角色,形象不同,性格各异,他在文艺片、警匪片、恐怖片、喜剧片中都做了尝试,表演也更加富有层次感,属于他个人的表演特质也变得更加强烈。

人们慢慢开始习惯他那张怪到极致的脸,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角色身上。

在1995年的《呆佬拜寿》中,刘青云扮演的是个傻子,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傻子慢慢恢复了记忆,原本呆滞的表情褪去,沉思、回忆、深沉等情绪有层次地凸显,直到最后他抬手戴上墨镜,整个表演一气呵成,难怪有人惊呼这部电影绝对称得上是他初代的演技巅峰。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老天在之前欠给这个男人的所有,似乎在看到他的诚意后都给他一股脑都给他补了回来。刘青云踩着90年代香港电影的最盛时代,在1994-1996三年间,就出演了39部电影,在1994年,他还凭借在《新不了情》和《七月十四》里的精彩表现,成功获得了金像奖双料影帝提名,也开启了之后整整十四年的小金人陪跑之路。

十四年间,刘青云带给了我们什么?是一个又一个丰富多彩的形象,是一次又一次突破期待的表演。“刘青云”三个字,几乎成了电影票房和质量的保障。

九十年代末,香港电影发展式微,资金外撤,观众嘲笑,杜琪峰为了银河映像公司的生计连拍3部电影,竟全成了的经典之作:《暗战》《枪火》和《再见阿郎》。其中《暗战》票房最好,达到1465万的不俗成绩,位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榜第9名。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杜琪峰在采访中毫不避讳地将这个成绩归功到了刘德华和刘青云这一人气与实力的组合身上。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此外,一度嘲笑好友又黑又丑的杜琪峰,毫不迟疑地称赞刘青云的演技好于刘德华,好大力夸奖他“好用好使,实而不华”。

一个刘青云,半个香港丑人圈

从多次陪跑小金人到一朝如愿,在我们唏嘘命运不负有心人的时候,刘青云却呆着一张脸坐在家里发呆,除却第一次拿到小金人的激动之后,他表现得再平静不过。

生活,对他来说,不过就是演戏和陪老婆郭蔼明而已。那些他曾经求而不得的终于摆在了他面前,他却已经像个孩子一样又有了新的玩具。唯一不变的,则是他对演戏的那份执着和透彻。

在看到《廉政风云》中的宣传语“两帝一后”飙戏的概念时,他感觉到很茫然,懵着一张大黑脸问什么叫‘飙演技’。被“科普”后哭笑不得,认认真真地回应道:

(演戏时)理性跟感性都会混在一起用,对我来说,我会根据剧本,根据导演说的来处理角色。很多人说什么‘飙戏’,其实我就是把角色里的自己演出来,就可以了。

从开始到现在,他所坚持的不过只是一件事,那就是“把角色里的自己演出来”罢了。这样执着而又简单的黑脸影帝,由不得我们不真心喝彩。

就像他的老婆郭蔼明说的那样,如果你发现走进他,会发现他的美丽。期待未来看到这张大黑脸更多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