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淮揚菜以“和、精、清、新”為特點,躋身傳統四大菜系,有

“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美譽。江南菜系作為淮揚菜的分支,繼承了鹹鮮風味,又強化了白糖提鮮解膩的作用。以名冠吳越的“無錫排骨”為例,製作時1000克豬肋排需要加八種調料,其中糖多達50克,而精鹽只需2克,兩者相差25倍,可想而知江南民間對甜有多寵溺。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 “嗜甜”本能

正所謂“物無定味,適口者珍”,甜味是人出生後最先接受的味道。胎兒味覺尚未成型,吞嚥甜甜的羊水,嬰兒品嚐母乳是甜的,幼兒咀嚼米飯也是甜的。人類鍾愛甜味,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反射,伴隨終生。

研究表明,攝入甜食後在人體內產生“多米諾骨牌”式的快感。人品嚐甜食時,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被激活,分泌出功效類似於嗎啡的阿片類物質,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感,進一步增強了對甜食渴望。糖類進入體內,積累的血糖促進了胰島素的分泌,將血糖轉換成能量。這一過程的結果,使人體感覺到飄飄欲仙的快感。正因如此,內在“嗜甜”的本能驅使,營造了強烈的精神快感。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江南位於長江以南而得名,地處長江中下游,範圍包括上海、蘇南、浙北、皖南和贛東等地。從地形上看,北部土地平坦肥沃,偶有丘陵,南部分著山地,呈現南高北低之勢,有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的“三多”特點。

處於亞洲大陸中緯度地區的江南,瀕臨大海,屬於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潤。當地年平均氣溫l5~18℃,年降水量l400~1600毫米,春夏雨水最多,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80%,年日照時長超過2000小時。

每年春末夏初,南海夏季風強勢北抬,和副高西北側的副熱帶西南季風合體,在冷空氣和風速輻合的作用下,形成了江南特有梅雨季節。陰雨連綿,潮溼悶熱,人體皮膚暴露,排汗量加大,新陳代謝快,大量能量隨著汗液的排出體外。在冬季,江南溼冷的氣候,加劇了人體的能量消耗。對此,吃口甜食,是最有效的能量補充手段,符合人體的生理需要。當地的風土人情,是江南菜口味偏甜外在動因。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 鹹甜漸進

其實,江南菜一開始同樣注重“鹹鮮”,時至明清逐步轉向了“鹹甜”。元末明初,食療家韓奕編寫了《易牙遺意》,收集了49種菜餚的製作方法,明確提到用鹽的有33種,約佔67.35%,用糖的只有7種,約佔14.29%,說明當時的飲食仍以鹽為主要調味料。

糖的比例增加,得益於明朝製糖技術的成熟。據《禮記·內則》記載:“棗、慄、飴、蜜,以甘之。”時移西漢,出現了麥芽糖和蔗糖。進入六世紀,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首次記錄了從取汁、煎熱、曝曬到凝結等冰糖製作過程。書中列舉了五種製糖方法,其工藝和現代製糖法基本一致。唐宋時期,印度熬糖法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工匠從中汲取精華,對原有工序進行改進,提高了白糖和冰糖的甜度和亮度。整個工藝以精良成熟著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儘管如此,糖的產量低位徘徊,價格居高不下,屬於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難以惠及整個社會。明嘉靖年間,甘蔗種植和製糖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廣東和福建等地普通種植甘蔗,蔗糖產量不斷增長,糖類市場供求趨於平衡,價格逐漸下降。

以江南地區為主的南直隸,社會安定,經濟發達,百姓富庶,有能力付出一筆甜蜜的開支。每年,江南消費的粵糖和閩糖多達上億斤,成為全國最大的糖消費地。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南直隸人口約3094萬,按年消費1億斤糖計算,人均糖佔有量超過3斤,每日耗糖至少4克,相較之下,人體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事實證明,糖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清乾隆時期,文學家袁枚《隨園食單》裡提到江南菜餚,糖廣泛應用於烹飪之中。“清末民初三大記者”之一的徐凌霄撰寫了《舊都百話》,曾坦言:“南人喜甜,餚饌果點,以糖為庖制之要素。”如今,蘇州的宴席仍然保留著三道炒菜之後必上甜點的傳統,表示對客人的尊重。烹飪用糖的普及,代表著糖和江南日常飲食的結合。

歷史的嬗變,塑造了以甜代鹹的必然趨勢。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 蜜汁生活

自古以來,江南是水稻的主產區,有

“蘇湖熟,天下足”之稱。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 良渚文化等遺蹟中,先後發現了距今7000年的稻穀遺存。水稻的種植,改變了早期人類採集、狩獵和捕撈為模式的生活方式,標誌著稻作農業的建立和發展,秉承著江南民間“飯稻羹魚”的生活方式和繁榮豐富的文化內涵。

稻作農業說到底是水土農業。江南的百姓通過因土種植、合理輪作、增施肥料等措施,調節土壤中水份和肥料的動態平衡,持續保持農業耕作的活力。《王禎農書》闡述:“江南三月草長,則刈以踏稻田。歲歲如此,地力常盛。”充足的糧食供應,孕育了江南地區以稻米為主的飲食結構。

稻米的資源優勢,遍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稻米為原料的食物層出不窮。在重要的節日裡,年初一的糕絲湯圓、清明節的青團、洗佛節的烏米飯、端午節的粽子、重陽節的重陽糕、臘八節的臘八粥,無一不是甜食,而日常生活中,糖藕、酒釀、花糕等,無一不是爆款。蜜汁的生活方式,傳遞著江南地區米香味甜的飲食特徵。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口味特別偏甜,“嗜甜”遠超“嗜鹹”


  • 溫潤性格

甜的影響,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甜沒有辣的熱烈、醋的寡味、苦的慘淡、鹹的燥口, 它體現了細膩溫和的味覺體驗,而江南地區的人們,溫厚而不失精幹,坦誠而不失機敏,柔韌而不失堅毅,獨特的飲食習慣由表及裡滲透到人們的內心深處。

發表在《個性和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喜歡吃的甜食的人,的確會展示出更多的善意。”這為江南地區人們婉約柔和的人文性格提供了最好的註解。兩者互聯互通,彼此共鳴,滋養了江南的人文情懷。

亞里士多德曾說:“沒有食物,誰也無法生存。食物的不同,決定了各自生活方式的不同。”江南“嗜甜”並非孤立存在的,融合了山川物候、風土人情、人文歷史、自然物產等諸多要素。“鹹出頭,甜收口”的飲食特徵,不只是稻作農業的獲得感,更是江南文化的柔性本質。


【1】《無錫人“嗜甜”的文化因素淺探》陳翔燕、肖向東

【2】《江南菜是何時變甜的》郭曄旻

【3】《稻作,江南文化之根》陳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