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求学,在这里工作,见证、陪同它一起成长,并享受这座城市快速发展带给市民的共享红利。一场疫情让武汉停住了脚步,我的内心难过焦急,想做些什么,但没有私家车出行困难,不知从何着手。因为考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度想从网上报名心理咨询志愿者。恰逢组织召唤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激动中夹杂些害怕,我奔向了社区疫情防控战场。

自2月6日以来,近两个月时间,在院领导的指导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保障下,我和战友们一直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一开始,我下沉在钢花村街120社区,根据社区要求,排查居民发热情况,无论是住户变更还是一户多租,都想尽办法“追踪”住户,努力保证挨家挨户排查到位。疫情期间,物资紧张,为了保障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菜篮子”,我拎着几十斤的果蔬生鲜爬楼梯送菜上门,也曾深入社区门栋张贴疫情公告。相比在前线战“疫”的医护人员,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之后,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安排,我们被调到121社区下沉,临走时,120社区的工作人员说道:“你们工作蛮扎实,我们舍不得你们走。”听到这,内心有些安慰和高兴,国难当前,做些实事,是公职人员应该得。

调到新社区后,我和战友开启了“暴走模式”,121社区方圆23.5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一万多人,我们每天在社区不间断、全覆盖、循环式行走,常常每天行程20多公里,排查隐患,解决问题,劝说居民戴口罩、少出门、勤洗手,帮助困难居民送菜、拎物上门,处理手机健康码、银行卡、Wi-Fi等问题,从早上7:30到晚上7:30,天亮出发,天黑归去,我们在社区度过每天的二分之一,遇到特殊情况,离开得更晚。期间,陪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上门劝说密切接触者接受隔离,夜晚上门逐户排查发热人员,给医护人员家属送慰问品,给老百姓发放新鲜活鱼等等这些事情,回想起来,都是我人生一段特别的回忆。虽然,在下沉中,也遇到一些有情绪的群众,有些不习惯戴口罩,有些宅久了发牢骚,有些隔离久了想念儿孙,有些想打擦边球赚点外快等等,我们会耐心地倾听、劝导;会坚定立场,制止不当行为;也会想办法做通工作,帮助解决困难,比如认真记住他们的特征、信息,向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见着时打声招呼,关心他们的需求,是否有困难要帮助等,这种“街坊式”套近乎方式让我们在社区有了一些“老朋友”,“疫情结束后,来我家吃饭啊。”“小李,总看着你们这么转,很辛苦啊。”温馨的问候让我心里暖洋洋的,更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的重要意义。

近期,根据社区工作安排,我们被调配到门岗值守,对人员出入进行查证,严格按照要求查证,难免止住了居民匆匆的步伐,有些居民不免急躁,“我们按照要求查证,也是为了守护社区的安全,请您配合。”一番耐心说明,居民们也会理解得说道“你们真负责!”

疫情考验着中国的韧性和国力,也考验着党员的党性和初心。作为一名党员,在社区疫情防控战线上践行初心,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慎终如始做好工作,守卫来之不易的“无疫情社区”,相信众志成城、浴火重生,我的故乡、我的国,明天会更好!

战“疫”日记 | 守护


李君正在值守门岗

战“疫”日记 | 守护


李君上门排查“四类”人员

战“疫”日记 | 守护


李君维持居民排队秩序

战“疫”日记 | 守护


李君帮助居民申领“健康码”

战“疫”日记 | 守护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供 稿:李 君

编 审:周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