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人类:在哺乳动物物种中,女性比男性长寿

不仅仅是人类:在哺乳动物物种中,女性比男性长寿

就像人类一样,许多哺乳动物物种的雄性没有雌

性长寿,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这不是因为它们的年龄不同。

英国巴斯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塔马斯·塞凯利说:“我们早就知道,女性通常比男性长寿,但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野生哺乳动物的两性寿命在[方面的差异甚至比人类更明显。”。

通过回顾野生哺乳动物种群的人口统计研究,塞凯利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他们考虑的101种哺乳动物中,60%的雌性动物寿命更长。平均而言,这些雌性比来自同一物种的雄性长寿18.6%。

在人类中,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6到8年,10个活到110岁的人中有9个是女性。

许多研究试图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它有医学和经济的含义,有从基因到生活方式差异的理论。从一个更广阔的、哺乳动物范围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该团队在论文中写道:“我们没有发现老化率方面任何一致的性别差异。”。

“因此,女性更长的成年寿命并不意味着更低的老龄化率,而可能仅仅是因为所有成年年龄的死亡率都更低。”

研究人员此前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雄性经历了更危险的性选择行为,比如雄性海象(Mirounga leonina)激烈争夺配偶,但新研究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点。性别之间的其他行为差异也可能涉及其中。

“雌狮在一个骄傲的地方生活在一起,姐妹、母亲和女儿一起狩猎并互相照顾,而成年雄狮通常单独生活或与它们的兄弟生活在一起,因此没有相同的支持网络,”塞凯利解释说。

最近的另一项研究收集了包括鸟类、昆虫、鱼类以及哺乳动物在内的229个物种的寿命数据,发现有证据表明拥有两个相同类型的性染色体会带来某种生存优势。在哺乳动物中,这是雌性,但在鸟类中情况正好相反——雄性有ZZ染色体,而雌性有ZW染色体。雄性鸟类往往比雌性存活的时间更长。

这项新研究的作者之一、里昂大学的生物学家江泽龙·勒梅特雷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说:“他们发现,在XX或XY系统中,XX或女性寿命更长,所以很明显存在性染色体的影响。”但这也不是谜题的唯一部分。

“我们在论文中展示的是,物种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可变的,这意味着[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来解释这种可变性。”

虽然这些因素还不清楚,但该团队也发现了物种之间寿命差距的差异。大角羊的种群(加拿大奥维斯)经历环境压力(如严冬期间食物短缺)的男性和女性的寿命存在差异。

这个物种的雄性可以长到230公斤(500磅),而雌性只有91公斤(201磅),所以需要的资源较少。但是,在资源丰富的国家野牛群中,相同种类的绵羊在寿命上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差异。

这样的例子让研究人员怀疑当地的环境条件与性选择和生殖的成本相互作用,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这些差异。

“通过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恶劣的环境条件,如病原体的高度流行,[很可能会导致寿命的性别差异,”塞凯利解释说。

该团队现在计划将野生哺乳动物的这一现象与同一物种的动物园动物进行比较。

“比较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在寿命和衰老方面的性别差距肯定是充满希望的,”勒迈特尔说。

这项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