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保供穩價“最前哨”當好疫情防控“戰鬥員”

汕頭市價格監測中心

面對突然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逆行者,但沒有鮮花和掌聲,只是默默地在各個市場穿梭,忙著詢價,忙著記錄,擔當著市場監測的“前哨”和保供穩價的“情報員”。他們就是廣東省汕頭市價格監測人,以加強防疫中市場價格監測和巡查為己任,迅速敏銳地發現和處置市場異常情況,保障了汕頭市生活物資供應和市場價格穩定。

嚴守前哨,盯牢市場動態,當好保供穩價“守護人”

作為物價穩定的“偵察兵”、“守護人”,汕頭市價格監測團隊每天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深入市場、超市、藥店和主副食品批發市場開展巡查,瞭解掌握市場價格情況,盯牢市場動態,嚴守在市場“前哨”。

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汕頭市各級政府迅速採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但部分市民擔心管控會影響生活物資的正常供應,1月26日上午出現短暫搶購潮。抑制恐慌就是命令,敏銳的汕頭市價格監測人在市場巡查中及時發現問題,迅速掌握市區個別超市和農貿市場出現搶購大米、方便麵和熱購蔬菜等主要食品這一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將情況直報汕頭市發展和改革局,引起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和協調相關單位,安排充足的糧油等生活物資供應市場,確保市場糧食供應量足價穩。同時,加強輿論宣傳,安定民心,引導群眾理性消費、合理採購,使搶購現象迅速得以平息,市場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

嚴格把關,縱橫比對,確保監測研判準確無誤

數據質量是價格監測工作的生命線,特殊重要時期,汕頭市價格監測人員更是把抓質量上升到講政治的高度,力求真實反映市場價格走勢,助力防“疫”工作精準施策。

在防“疫”第一線,汕頭市價格監測人充分發揮“情報員”作用,堅持每天採集市場各種價格數據信息,及時掌握市場價格動態,分析價格變化原因,研判市場走勢,報告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做到一日一監測,一日一巡查,一日一報告。從1月24日開始,組織汕頭市18個農貿市場、2個主副食品批發市場、4個生豬養殖和屠宰企業、7個超市、多個藥店的價格監測定點單位做好價格監測,連續2個多月,堅持每天採集全市“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等生活必需品、醫藥及防護物資各環節的價格信息,密切監測市場價格情況。

為保證監測預判準確,汕頭市價格監測人更是發揮“千里眼”功能。通過每天對市場的巡查巡視,認真核實採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瞭解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動情況,堅持每天上午11點前完成100多個品種的市場監測數據上報工作,形成每日市場價格監測報告,為保供穩價及價格調控工作提供了及時、準確、有效的第一手信息。

堅守崗位,強化履職擔當,用情用心逆行而戰

在這場戰“疫”中,汕頭市價格監測人默默付出、無私奉獻,堪稱幕後“英雄”。

“老闆,今天的豬肉價格是多少?老闆,今天買菜的人多嗎?老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線報價員每天都不厭其煩地詢問著主副食品和醫藥、防護用品等價格和供應情況,連續兩個月來從未間歇,在戰“疫”面前,他們疲憊的身軀帶著一份堅毅,令人肅然起敬。

“疫情一天不結束,保供穩價一天不放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汕頭市價格監測中心6名工作人員更是齊心協力,主動放棄休假,連續兩個多月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當擔,奮戰在保供穩價的工作中,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