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强调当前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孩子越早做家务,越早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成年后社会适应能力越强,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家庭教育学家 马蒂.罗斯曼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擦拭盥洗台、清洗自己的物品、收拾整理衣架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哦!”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愿意模仿成人的各种行为动作,喜欢去尝试模仿,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地板脏了,我会扫地”

“我学会洗碗筷咯!”

“我会帮妈妈晾衣服了”

成长需要时间,相信只要给孩子们更多机会锻炼,动作定能变得熟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所以请放手,让他们尝试吧。曾有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爱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更有前途,培养孩子“好好生活”的能力终将成为他的核心竞争力。

趁着“神兽”还未出笼,大家不妨让他们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吧!既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又能增进生活技能,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们关注家庭教育的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也希望家长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劳动教育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相信在学校、家长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消除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辛勤的双手创建我们更美好的未来。

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