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中国国务院宣布,4月1日起每日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

是的,这并不是愚人节的笑话。截至4月2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0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7例(境外输入转为确诊7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01例(境外输入解除医学观察5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27例(境外输入221例)。

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因为官方的主动公布,长久以来一直被公众追问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关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不少人都表达过各种各样的担心,一些很有必要,另外一些则有些担心过度,接下来和大家简单讲明。

一、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

1.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

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2.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二、为什么无症状感染者难发现?

1.传播的隐匿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其在人群中难以被发现,其导致的传播也难以预防。

2.症状的主观性。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难以被发现。

3.发现的局限性。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感染来源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高风险地区人员的主动检测发现的,尚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

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为此,要突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监测,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等。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三、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认识正在不断深化。目前的研究认为,无症状感染者存在感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以及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

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部分专家认为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但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

四、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主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1.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2.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主动检测;

4.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开展主动检测。

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专家表示,采取有效的社会隔离措施是阻止这些无症状病例传播的唯一途径,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医疗干预,但不主张采用高副作用的药物干预,这样可以更加安全。真实病例表明,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可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原则上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阴性后才可解除隔离。

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什么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传染性?如何发现?讲清楚!

公众要加强自我保护和健康文明意识,强化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讲究手卫生、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分餐制、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科学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

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本着既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健康的理念,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和个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水平。

此外,如个人核酸检测阳性后不必恐慌,要主动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隔离医学观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及时报告,接受医疗机构规范诊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