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不是很好写?

用户5823818659280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对联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它的起源和种类以及特点。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

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了解了对联的基本要求,应景写对联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需具备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还要与时俱进,具备强烈的时代感。对联又与我国的书法艺术相得益彰,现择几幅以飨读者。


五哥帝一


♥对联相当不好写。写好对联一定要有文学功底,最起码知道对仗工整,平仄及寓意。

中国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对联的类别,也是多种多样。从平仄关系上可以把对联分为平仄协调的对联和不拘平仄的对联,从字数上又可以把对联分为短联和长联;从内容上还可以分为写景联、庆贺联、赠答联、奇巧联等。

“一联囊括天下事,字字珠玑真”,老百姓们常用的分类法,按修辞分类有: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复字联,同一个字不连续重复出现;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等等。


知足常乐0724


不一定,对于有知识的人来说,很客易,他她们可以挥洒自如,写作如行云流水,他她们的笔如同一叶小舟在水中来回荡漾,从无阻挡。对我来说可不一样,我所学到的只是鸡毛蒜皮,高不成名不就,偶尔对一两次对联那也是搬门弄斧,一知半解吧了。不过我也很开心,总算见识了高手在民间。


用户7919782847830


对联相对于格律诗来说,是要好写一些。

对联以上下两联为主,必要时可以加一个横批。

对联的格律要求不是太严格,但是有个硬性要求,就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平声就是现代汉语拼音的一二声,仄声就是汉语拼音里面的三四声。

对联讲究上下两联词性或平仄相粘。就是说上面的词语如果是数词,下联与之对应的那个词也要是数词;或者上联的词语是某某,下联与之相对应的词语的词意要与之相反。这就是对联中的两大手法。而对于平仄相粘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尽量保证上下两联的平仄相粘,使对联看起来更和谐。


若忆阁


大家好,我是杨姐,很高兴回答问题,好写不好写,你肚里得有点墨 水儿,小的时候,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常说,第一个字要是动词,下联第一个字也必须是动词,例如,人家出上联洛阳牡丹招远客,我对的是,安阳殷墟名天下,还有人家出上联,白菜白米白开水,我的对是,黑米黑豆黑芝麻,没有事儿,让脑子转转,丰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杨姐的所见所闻


不好写,因为真正的对联不但要有文采,讲对仗,更要有寓意


伸掌看乾坤


对联好不好写一是要看是对什么人而言,对懂对联,有文化底蕴的人而言好写;反之,不懂对联,无文学功底则谈不上好写。二是要看对联的质量,若严格按对联要求对仗,一联之内平仄相间,两联之间平仄相对,相同位置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还要考虑古入声字等,写出高质量的对联则不好写,如果要求低,随便写两句字数相等后话便称作对联,那就好写,因为那不能称作真正的对联。

总之,对联不是随便能写的,写出像样的对联不是容易的事。


nie达侠


我认为对联是十分难写的讲究什么平仄,上联最尾一个字必须是仄,对联中不能连继超过三个平和三个仄音,下联必须和上联平仄相反,一个对联不能有重复的字,还要有一定的对法,南对北东对西,月对花对日对星,山对海,太多了,我在头条对了几年,对不好,对对子除了掌握一定对对子规律外,还要有很深的文化历史造诣,总之对一副好对联比写一副好诗可能要难,像我们对的好玩的,凑个人气,凑个热闹,图个快乐就没那讲究了。


十里桃芲


其实我觉得对联要写好并不容易。因为中华楹联讲究对应字词在音和义上的“双合”,既要符合音的平仄押韵合辙,还要符合义的关联性。当然最主要的是不能生搬硬套,还要符合场合与意境,这才是上乘之作。像郭沫若对老师“今日偷桃爬狗洞,不知是谁?”——“他日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这样的楹联佳作,实在凤毛麟角。


孤竹逍遥游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俗称对子。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由对仗的诗句演变、发展而形成的。

对联是人们对新年寄语、美好祈愿、修身勉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副好的对联,可以看出主人的志向修养、文采格局,以及抱负理想等。

写对联记住以下几基本点,就可以上手写一副好对联:

一、对仗:

对仗的要求有几个特点:

首先字数相等,无论是几个字还是几百个字,都要求上、下联的字数一样;

其次,词性相同,即上、下联对应的字词性要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最后,节奏对称,即单音节对单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

二、声律:

对联要求音调和谐、平仄相对,这样才能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对联声律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古代对平仄的要求较复杂,今天你只需按照普通话声调记住:平声是指阴平和阳平(第1声和第2声),仄声是指上、去两声(第3声和第4声)。

对联的平仄要求和写古体诗一样。

当然,若得妙语,也可不必太拘泥,只要保持大体相对即可。我个人觉得中间可以稍微自由发挥,但末尾一定要平仄相对,才能有韵味。

三、几种通用的对联写作格式:

第一种:正对。即上、下联都是从正面立意,或者都从反面(批判的、反对的)立意。

正面立意的例如:

例一: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例二: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反面立意的例如:

例一: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例二: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里何存?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在着苦!

——解放前革命先烈郭亮讽刺国民党区公所第二种:反对。即上、下联的意思相反,构成鲜明的对照。

例如:

例一: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

——清•陈自崖

例二: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史学家范文澜第三种:流水对。即上、下联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意思连贯的一句话。

例如: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四、表现手法

对联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排比、引用、设问、反问、顶针、回环、典藏、反语、拆语、叠语、谐音、相同的偏旁等等。

总之,凡文章贵在形象生动、意境脱俗、富有感染力,对联也不例外,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就是好对联。

五、禁忌

此外,注意一些禁忌,一是避免同字相对,即上、下联对应的位置文字不能是同一个字;二是切忌合掌,即上、下联的意思相同,一副对联的意思只能是相近、相似或相反,但不能相同。

总结:

对联由诗而来,诗读得多了,韵律自藏于胸,一旦用时便能出口成章。建议大家多读读《诗经》,诗经就是对仗诗的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