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女子,我們大都讀不到結局。唯獨秦可卿是例外,才到十三回,她就死了。

既然入了金陵十二釵正冊,秦可卿就應該不是跑龍套的角色,怎麼也得和其她的十一釵多走幾程才合情合理,合乎讀者預期。然而,紅樓夢才剛剛開始,秦可卿便早早離場而去。徒留遺憾與讀者,曹雪芹寫她幹嘛?

紅學家周汝昌在其著作《紅樓小講》中寫道:“秦可卿為什麼出現在書的最前部分?只因這關係著《紅樓夢》全部書中兩個最重要的主角。二人是誰?就是寶玉和熙鳳。”

“她(秦可卿)是書中最早結局的薄命女。有不少講《紅樓》的,把她只講成了‘風流’‘香豔’的人物,恐怕是有負於雪芹的苦心匠意吧。”

從周汝昌先生所述看,秦可卿是《紅樓夢》非常重要的開場人物,她是在為賈寶玉、王熙鳳撿開了場子之後才離開的。而說賈寶玉、王熙鳳是《紅樓夢》中兩個最重要的主角,也是有道理的。賈寶玉身上牽著“愛情和婚姻線”,王熙鳳身上穿著“家族和社會線”。王熙鳳線是賈寶玉線的舞臺和背景,賈寶玉線是王熙鳳線的升騰和反襯。兩條線織出紅樓經緯,才形成了一個既世俗又空靈、既無情又有情的世界,可知可感、可信可愛,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是非功過,需要撥雲見霧才能看得清楚。對秦可卿、賈寶玉、王熙鳳三人,曹雪芹都是愛恨交織的。在三人身上,曹雪芹都賦予了使命。本文專論秦可卿。秦可卿絕不能僅僅揹著罵名離場。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一、秦可卿心裡的病遠比身上的病厲害

秦可卿怎麼死的,曹雪芹沒有明寫。從前文看,似乎是病死的,因為王熙鳳在多次看望病中的秦可卿後,萬般無奈地對尤氏說過,實在沒辦法了,就將後事所用之物準備準備,衝一衝吧。

但病死一說,有太多證據證明不成立。

首先是秦可卿的判詞配圖明確無誤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樑自縊。

其次是脂硯齋就圖中所畫批道:“判中終是秦可卿真正死法,真正事實。”

再次是經考證得出,《秦可卿死封龍禁尉》一回,回目原本叫作《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為什麼從一個揭示死亡過程的版本,改成一個記敘死後結果的版本,有一段專門的批語給出了答案。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託鳳姐’‘賈家後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刪去。”

綜合來看,秦可卿是因為和公公爬灰的事情被別人發現了,羞憤之下自縊身亡的。也就是說,秦可卿不是死於身體上的疾病,而是死於心裡的病痛。見不得人的交易,一旦見光,便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曹雪芹曾經秉筆直書,直陳死因,但被勸阻後,作了刪減修改。勸阻的理由是秦可卿的長遠眼光和縝密思維,為人所不及,將功補過,值得同情與赦免。

秦可卿的所見所思,才是她心裡的真正病根。秦可卿是小官員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棄嬰,出身卑微。秦家與賈府打過一些交道,美貌的秦可卿得以嫁入賈府。賈府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勢利眼睛,秦可卿必然過得小心翼翼,博得了人見人愛的印象。秦可卿打造這一印象,是因為她觀察到了賈府女人管家的現象,而她是賈府現任族長賈珍的兒媳婦,她覺得她有上位的極大可能,所以才會日思夜想,提前為賈府的未來進行謀劃。

然而賈府除了勢利眼,還有很多色眯眯的眼睛。賈珍的眼睛居然盯上了兒媳婦。從《紅樓夢》裡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賈蓉對父親賈珍的管束欺辱毫無還手之力。賈蓉的現在和未來,全捏在賈珍手裡。作為兒媳婦,秦可卿還有接班掌權的心思,又如何能不繳械投降呢。

秦可卿隱忍犧牲,一度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她的容貌品德得到了十分誇讚,她的才幹也得到了高度認可。不然,賈珍也不至於在秦可卿死後說:“合家大小,遠近親友,誰不知我這媳婦比兒子還強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見這長房內絕滅無人了。”

秦可卿說王熙鳳是“脂粉隊內的英雄”,事實上她一直想當這樣的英雄。為此,她犧牲大過王熙鳳,但眼界也超過了王熙鳳,可是命不如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二、秦可卿託夢王熙鳳:榮時籌劃衰業,常保永全

如果秦可卿能活下去,她可能不會託夢王熙鳳。但她自己的病,她知道根在哪兒,她懂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她才會對王熙鳳說:“任憑神仙也罷,治得病,治不得命。嬸子,我知道我這病不過是捱日子。”

為了改變命運,秦可卿作過積極的努力。她自己說自己有一顆“要強的心”,但因為得了病,就不能再要強了。她又不忍心將自己素日以來作的功課——對賈府未來的謀劃——帶到棺材裡去,因此不得不通過託夢的方式告訴王熙鳳,希望王熙鳳實現她的遺願,不讓她的運籌帷幄付之東流。

曹雪芹讓秦可卿對王熙鳳說出防止“樹倒猢猻散”的警戒之語,足見曹雪芹對秦可卿的肯定與重視。當年曹雪芹的爺爺曹寅,在曹家鼎盛富貴的時候,常常用“樹倒猢猻散”提醒家人。然而曹家的命運與皇家的聯繫過於緊密,生死沉浮已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

賈府正面臨著和曹家一樣的局面。靠軍功起家的賈府走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臨界點,再往下走,必須尋找新的政治資源。秦可卿在夢中暗示王熙鳳,賈元春即將封妃,可惜也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改變不了“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結局。

必須找到後手,才能保證賈府不被打得措手不及。秦可卿說要提前做好兩件事,以防不測。一是在祖塋附近多添置田地房舍等家產,二是將家塾也遷至此間。若到了敗落之日,後代子孫有個退守之地,哪怕讀書務農清貧些,總不至於一敗塗地。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王國維在《評論》中有一段話,恰好為秦可卿的深謀遠慮作出了註解:“夫生者,人人之所欲;憂患與勞苦者,人人之所惡也……人有生矣,則思所以奉其生……然一人之生,少則數十年,多則百年而止耳。而吾人慾生之心,必以是為不足,於是於數十年百年之生活外,更進而圖永遠之生活,時則有牝牡之慾家室之累,進而育子女矣,則有保抱扶持飲食教誨之責、婚嫁之務。”

這便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社會人的使命,一個清醒的家族中人的使命。婚姻用以延續自然生命,教育用以延續精神生命。兩條命相互支撐,相互庇佑,才得長遠。


秦可卿託夢王熙鳳,實質上也是對王熙鳳的一種教育。王熙鳳是“脂粉隊內的英雄”不假,但這個英雄身上還有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是隻看到眼前,看不到長遠,表面上治家有法井然有序,實際上禍患叢生招招致命。

在從英雄到聖人的路上,王熙鳳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可惜王熙鳳對秦可卿的夢中所託雖然敬畏,但沒有實踐。她終於是在“個人英雄主義”的征途上狂飆突進,害了自己,也拖累了賈府。

與王熙鳳的不懂教育、不接受教育相比,秦可卿是很重視教育的。秦可卿聽說弟弟秦鍾在賈府家塾裡胡作非為的一些事情後,因為弟弟“不學好,不上心念書”,氣得連飯都吃不進去。

對於和弟弟要好的頑童賈寶玉,秦可卿也嘗試過給予啟蒙和教育。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三、託夢賈寶玉:跳出迷人圈子,走上正路

秦可卿的死訊是半夜裡傳出來的。賈寶玉從夢中聽說後,感覺心中像被戳了一刀,嘴裡噴了一口血出來。

脂硯齋評說:“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家務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為玉一嘆。”

賈寶玉的表現奇怪。襲人等人看見他口中噴血,嚇住了,又是要回賈母,又是要請醫生,他自己卻成了醫生,自我診斷說:“不用忙,不相干!這是急火攻心,血不歸經。”然後他還不顧賈母的勸阻,第一時間趕到秦可卿靈室,痛哭一場。

脂硯齋的批語奇怪。批語透露,賈寶玉痛心的不是那個在夢中和自己有兒女私情的秦可卿死了,而是那個在夢中教導自己走上正路的秦可卿死了。

賈寶玉只是自己不愛俗務,這點他繼承了他父親賈政的基因,但他並不是不明白俗務。他分明是感到家族中一個真正的頂樑柱倒了,這個頂樑柱擔任過他的人生導師,儘管他只學了“情”這一半,丟了“責任”那一半。

所以,還有另外一個奇怪之處,就顯得不那麼突兀了。由於尤氏舊病復發,不能料理秦可卿後事,賈珍鬱悶不樂。恰恰是賈寶玉向賈珍推薦了王熙鳳,不僅解了燃眉之急,還將寧府積習已久的弊病來了個徹底整治。這表明,賈寶玉對世俗事情是有觀察的,有態度的。知不知道是一回事,願不願意做是另一回事。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就像秦可卿對王熙鳳的教育,只是得到了敬畏而沒有得到落實一樣,秦可卿受警幻仙姑之託對賈寶玉的教導,也只是得到了愛戴而沒有得到貫徹。

如果有心對比一下,會發現現實中秦可卿對賈寶玉規勸的先後順序,和夢境裡警幻對賈寶玉的勸誡順序是一致的。

夢境之前,秦可卿先是把賈寶玉帶到了掛有《燃藜圖》的房間,正面引導賈寶玉學習世俗學問。賈寶玉厭惡至極,秦可卿再把他帶到掛有《海棠春睡圖》的房間,以期反面開導賈寶玉。

夢境之中,警幻先讓賈寶玉看女子冊籍,再“醉以靈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讓可卿與賈寶玉成親,一再退讓,只為賈寶玉“改悟前情,將謹慎有用的工夫,置身於經濟之道。”

然而夢境之尾,賈寶玉面對墮入萬丈深淵的危險,沒有向警幻呼救,而是連喊兩聲“可卿救我!可卿救我!”足見賈寶玉走不上所謂的正路,反而是在迷人圈子裡越陷越深了。

秦可卿亡,賈寶玉大哭祭奠,是他“情不情”的開始。此後,但凡美好女兒命運多舛、生命凋零,他都會有這樣的表現。金釧、晴雯等等,莫不如是。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中寫道:“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

賈寶玉在如水女兒的清香世界裡,甘願做女兒的“護花使者”。可是在那樣一個生而不平等、愛而不可得的社會,女兒們命運都不在自己手裡,難免被踐踏和摧殘。護花不成,心中無限悲切的賈寶玉,便退而求其次做一個“葬花使者”,試圖讓美麗的逝者得到安息。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結語

從《紅樓夢》的結構來看,秦可卿不得不早早離場。她更多充當的,是一個失敗的“啟蒙者”的角色。順便,她也充當了一個“濫情”的不光彩的角色。

如果沒有她,焦大之罵便沒有來處,寧府的罪孽醜惡就不容易寫出來,王熙鳳、賈寶玉的另一種可能更難得道出來。

如果她不離場,王熙鳳還能不能在世俗世界裡越陷越深,賈寶玉還能不能在純情世界裡越走越遠,都會存在疑惑。王熙鳳還能不能以一個禍害者的形象打破這個世界,賈寶玉還能不能以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衝破這個世界,都會存在變數。

總之,曹雪芹寫的是“末世”,就不能沒有秦可卿這樣的人存在,但又不能讓這樣的人長遠存在。否則,紅樓夢便不是一個讓人們心有慼慼的大悲之夢了。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想了解更多的內容,請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也可以這樣在頭條搜索。


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子秦可卿,作家曹雪芹為何讓她早早離開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