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导语:基督教,作为世界第一大宗教,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教义。

公元1世纪,在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旧约》和文化传统后,发展出了独特的基督教教义,并从耶路撒冷地区向外扩散,经历了罗马帝国、中世纪基督教会、宗教改革多个阶段后,信徒逐渐增多,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

如果从罗马帝国时期开始算起,西方的政治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从古罗马时期国王、长老院、公民大会相互制衡的局面,到中世纪封建制度的不断完善,直到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从时间上看,基督教与西方政治的发展几乎是紧密结合的,神权与世俗权力相互扶持也相互掣肘,共同推动着西方政治的进程。

古罗马对世界的三次征服表现为:领土的扩张、基督教的扩展以及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从基督教在古罗马时期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在看似与宗教毫无关系的现代政治中,仍然存在基督教"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这样的二元政治观念,甚至可以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奠定了西方政治文化基础。

一、基督教在罗马时期的发展

"基督教会的兴起,无论是政治还是政治哲学而言,都不无道理地可以描述为西欧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件。"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圣经新约》目录

1、基督教的创立

基督教的起因,是由于被征服的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无望,只能把希望寄托来世。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境内,早期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省,是古老的犹太教的一支,信徒为平民和手工业者。产生之初,就受到了犹太教和罗马帝国的迫害。其原因在于,基督教信奉上帝,这就排斥了罗马皇帝的权威,自然会受到皇帝的打压。更何况,这种全新的信仰是传统信仰中出现的"异类",甫一出现便遭到了其他信徒的打击。

不仅如此,罗马帝国更充满了对基督徒的偏见。早期基督徒的风俗有不理发、剃须,打扮怪异;把葡萄酒视为人血,不参加祭祀,这样格格不入的习俗遭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不仅如此,基督教义中宣扬世界末日论,认为世界末日时将会天降大火,焚毁一切,这种观点被当时的人认为是罗马大火的原因之一。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基督徒的服装

2、逐渐得到认可

公元3世纪,正是罗马帝国的多事之秋,频繁的改革和皇权更迭让帝国元气大伤,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一时间人口减少、土地荒芜。而这些基督信徒组成的社会组织,本着传播教义的目的积极开展社会救济,同时其信徒内部也形成了稳定的组织,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于是,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发了《米兰敕令》,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自此,基督教真正登上历史舞台。392年,基督教成为国教。在这之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基督教也传播到了整片欧洲大陆。

基督教虽然托生于犹太教,但二者存在很大差别,简单来说,基督教认为弥撒亚已经降临,而犹太教认为弥撒亚并未降临。犹太教强调律法,基督教强调"救赎"。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弥赛亚降临,拯救世人

二、基督教的二元政治观

1、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公元1世纪初期,耶稣在传教过程中,面对犹太青年的关于是否应该向皇帝缴税的诘难,他回答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句话不仅回答了是否缴税的问题,而且表达了一种新的基督教二元政治观。

对任何一种宗教而言,如何处理世俗事务与宗教事务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是它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耶稣一方面挑战了极端神权政治传统,也就是传统的以神为至高无上存在,人只是神灵的奴仆这种观点;另一方面也拒绝了消极遁世的宗教传统。他不是将俗世生活与灵魂世界对立起来,而是为二者划定边界,肯定各自的价值。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流行重塑了西方政治文化的精神和品格。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耶稣向世人传教

2、基督教的"二元"观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句话出自《圣经新约》中的《路加福音》,不仅仅是一条基督教义,更成为后世宗教与社会关系奉行的准则。

首先,给人下了二重性的定义: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如此,便对应着人应该享受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在教义中,宗教生活分为此岸和彼岸、世俗生活分为尘世和此岸。

既然人的生活分为两部分,肉体需要延续、灵魂需要滋养,就需要不同的人对两部分生活进行负责:教士构成的僧侣阶层负责人的灵魂救赎,大多数人只是平信徒构成的俗世阶层。而对其进行最高掌控的分别构成了教会和国家。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国王与教皇分别为俗世与精神的象征

同理,在政治权利上也一分为二:教皇是教权的最高象征,掌握人们的精神权力,皇帝或国王是世俗权力的最高象征,负责安排人们的社会生活。相对应的,形成了各自的法律:适用于精神领域的神法和自然法,安排教会生活的教会法,以及管制日常生活的世俗法律。当然,也就有了教会法庭和王室法庭等等的区别。

三、近代社会依然是"二元"的

1、二元政治的思路并未消失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西方社会走上了世俗化道路,基督教所坚持的二元政治观开始消解,基于现世与来世的构筑的天平开始倾覆。此岸(现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彼岸(来世)在人们的视野中渐渐远去。人们更加关注现世世界的享受,相比之前大大忽略了对灵魂世界的探求,换句话说,我们逐渐丧失了对灵魂世界的虔诚信仰。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尼采曾经说过:"上帝死了"

上帝则放弃了对世俗生活的干预,从尘世中隐退。但是,原本的基督教二元政治的思维模式并没有消退,而以个人主义为基石所构筑的自由主义的二元政治观则悄然兴起。

2、近代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不单单是一种政治主张,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要求: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的自由民主制、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以法律保障个人权利等等。

具体来说,自由主义在内在精神领域追求个人自由,外在行为上主张个人权利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个人一方面是最高主权者,拥有个人的私域,但在公共领域,个人也要服从外在权力;一方面个人享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有限的政府进行管辖;由此,公民社会和国家是并行不悖的存在。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

可见,近代的自由主义也是"二元"的,解决的问题也是个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只不过从之前基督教关注个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关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上说,自由主义与基督教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四、基督教义与现代政治的关联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基督教对神权和世俗权力的划分虽然并不是主导近代社会的原则,但这种将个人与外在社会区分开来的二元政治观却能在现代政治中找到踪迹。

1、打破"君权神授"观念

近代自由主义在世俗化过程中瓦解了中世纪的神圣秩序,建构了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近代自由主义哲学重构的过程中,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因袭了基督教二元政治思维模式,此可谓"死人抓住了活人"。他们将宗教(精神)生活,也就是上帝的物置换为个人权利(或社会),而将凯撒的物置换为国家(政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近代自由主义可称之为上帝在尘世的遗物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如此一来,国王的权力不再依附于教权,拥有了独立地位。对世俗权威的承认,打破了前现代"君权神授"的观点,社会权力的来源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没有这种观念上的巨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后来种种制度上的建设。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罗马帝国凯撒大帝

2、从横向到纵向的发展

基督教教义与近代自由主义之间的区别在于,基督教对权力的横向分割(双头论)在自由主义中转化为对个人(和社会)与政府之间的纵向分割。在横向分割框架下,二者彼此承认,不可逾越。而在纵向分割下,个人权利成为政府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基督教政治哲学中,此岸与彼岸是一种历时性的对立,即只有完成此岸生活才能到达彼岸,而这时不能同时存在的。而在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其取消了此岸与彼岸的对立,反而将此岸世界撕裂为两半,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划定界限。由此,人接过上帝的权杖,守护着国家的边界。

由此看来,基督教的二元政治模式本身没变,只是权力结构内部进行了调整,权利的拥有者从信徒和教会转变为个人与国家,只不过个人成为国家的组成者,自觉承担起捍卫国家利益的责任。

基督教在现代政治的留存:人接过上帝权杖,守护国家边界

颁布《米兰敕令》的君士坦丁大帝

结束语:罗马帝国时期,在犹太教的基础上产生了基督教,虽然一开始因为种种原因受到排挤,但在时代的冲刷下,基督教逐渐崭露锋芒,成为罗马帝国精神信仰重要部分,缓解了罗马帝国一直以来因多神信仰带来的混乱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句话不仅将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一分为二,更奠定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内在精神。自此,形成了个人与社会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虽然到了近代,这种基督教的二元政治观不再是社会思想的主流,但其中的二

元观念却被保留了下来,转化为划分个人与国家权力的自由主义,可以说,这种二元模式本质上没变,只是外在表现发生了变化。

由此可见,看似完全对立的基督教和现代政治,却在精神内核上一脉相承,人接过了上帝的权杖,不单纯是上帝的奴仆,更是国家的捍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