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梁启超被现在很多的人都认为是清末民初中国优秀的学者,是近乎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较大的成就,在政坛之外,他在学术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开创新的文化风貌上,梁启超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的。

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光绪十七年(1891年),19岁的梁启超和23岁的李惠仙结婚。李惠仙出身北方名门,家庭条件优渥,而梁启超家是一个贫苦家庭,不过李惠仙没有一句怨言,努力适应着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和语言不通的痛苦。李惠仙是大户人家出身,嫁给梁启超时带了两个丫鬟,其中一个是王桂荃。

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王桂荃十分聪明、干活也勤快。为了梁家香火旺盛,后继有人,梁启超在李蕙仙的主持下与王桂荃圆了房,后来王桂荃为梁家生下了四儿两女。尽管如此,身为维新运动领袖的梁启超,却因为纳妾违背了自己“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准则,不仅没有给这个陪嫁丫鬟恰当的名分,甚至要求自己的儿女们叫她“王姑娘”或者“王姨”。

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六个孩子的生母王桂荃对此毫无怨言,仍然默默为这个家庭操持,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孩子们也极为亲近王桂荃,不顾父亲的忌讳,他们喊李蕙仙“妈”,管王桂荃叫“娘”。李蕙仙去世了,她留下三个孩子,王桂荃生育了六个孩子,共九个子女,王桂荃是所有孩子的母亲,她爱他们。这九个孩子后来个个都很出息。

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5年后,梁启超也撒手人寰。临终前,他拉住她的手说:“对不起,让你受苦了,孩子们就拜托你了。”她的泪夺眶而出,却坚定地说:“先生放心,孩子们有我呢!”梁启超没留下多少遗产,却留给她九个尚未成年的儿女,最小的只有四岁半。

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王桂荃卖掉旧楼,出租新楼,打着零工贴补家用,但她不忘留下梁先生的书房和书籍,供孩子们使用。1941年,借钱送梁思礼出国,之后梁思达去了云南,梁思宁参加新四军,梁思懿及其新婚夫婿也去了美国。孩子们渐渐长大,离开,只剩下孤零零的王桂荃。

她是一名陪嫁丫鬟,为梁启超生育6个子女,全是栋梁,她却无名分

1968年,83岁的王桂荃因肠癌孤零零地离世,子女们都没来及见到他们娘亲的最后一面。临终前,她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也许对她来说,这一世已没有什么遗憾了吧,孩子们都过得很好,她现在也可以毫无愧色地在另一个世界与丈夫团聚。1995年,在梁思达和梁思礼的主持下,他们在父亲梁启超的墓旁种下“王桂荃树”(一颗白皮松)以纪念娘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