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中元节和除夕头几天,为逝者烧纸钱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动局面


首先,起初的祭祀没有那么多节日的。也更不会烧纸钱。

最初的祭祀是上酒肉,烧黍稷。《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祭祀仪式隆重,而且最初是有身份之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后来由于奴隶制的废除祭祀仪式慢慢流向民间,后渐渐演变为更加简单的烧纸钱,毕竟造纸术的进步使祭祀成本越来越少。再后来就逐渐出现很多花样,比如元宝,纸人,花轿啥的,现在甚至还出现手机,银行卡,面值几亿的天地银行纸钱[捂脸][捂脸][捂脸]


易楷


民间有一种传说,烧纸钱的习俗源自造纸术发明者东汉朝蔡伦之徒尤秀才。据说这是他为了推销纸张而想出来的办法,尤秀才先假装重病死去,再让其妻告诉所有邻居,若将纸张剪成铜钱形状焚烧,贿赂神祇,死者即可复活。邻居都不相信,后来尤妻一烧,尤果然立刻复活。于是“纸”立刻成为最畅销的产品。这些说法,都被认为乡野传说,娱乐可以,却不太可信。必定蔡伦不可能去用纸烧了,纸在当时应该算书写用的重要东西,也只能在皇宫、官府里使用,代替笨重的竹简、木简,不可能用来烧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