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家校共育 携手抗疫" 家长微课堂(第二期)

不娇纵、不惩罚的搞定我们的熊孩子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临沂第六实验小学"家校共育 携手抗疫"家长微课堂开始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这个漫长的寒假中,家长们除了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关注到孩子的学习状态,督促孩子读书,写作业、上网课等活动。最近呢又有一部分家长复工了,劳累了一天的家长晚上回到家后,还要再检查孩子当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好多孩子就会有各种状况,有的家长就在焦虑、担心或愤怒等负面情绪中,出现打骂孩子的行为。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如何不娇纵、不惩罚的搞定我们的熊孩子”。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打不成器”,也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似乎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手段上都离不开一个字“打”。其实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多数也是迫不得已,谁的孩子谁不心疼呢?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长点教训,打也好,骂也罢,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爱呢?我们为人子女、我们也为人父母,相信你们和我一样都从未怀疑过父母对孩子的爱。可是,你们知道吗?无知的代价是昂贵的,有多少父母满嘴是爱却面怒狰狞的?又有多少父母打着爱的名义却在伤害着我们的宝贝呢?所以,非常欢迎家长们跟随罗庄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学习,学习做智慧的父母,学习做会爱的父母。说到这里,我要问家长们一个问题: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您认为惩罚孩子有用吗?

认为惩罚孩子有用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犯了错,我骂了他甚至打了他,不但能立刻看到效果,而且还能给他个教训,让他长长记性。我家熊孩子说十句不如一顿揍,惩罚太有用了!

认为惩罚没有用的家长则会说我家孩子犯了错误我也惩罚过他,每次骂一顿或者揍一顿能管一两天,之后该怎么还怎么,死性不改!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对于第一种认为惩罚有用的家长,我想告诉您,您所谓的有用,是暂时的,在您打他、骂他的那一刻他是乖了,是害怕你了,因为他身体受了痛了,他可能会记住,可能会下次不敢再犯了。可是从长远来看,惩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是我们当下看不见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惩罚到底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1、疏离。有没有发现我们对孩子骂了打了之后孩子是什么反应?有没有注意过,孩子的眼神里恐惧也罢、叛逆也罢,都有另一种情感,那就是疏离!

2、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低。大多数孩子真正害怕的并不是父母打他,他真正害怕的是父母的情绪。您知道吗?父母在打孩子之前,酝酿打人氛围的过程是最让孩子恐惧的,而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屏障,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会失控,他整个人生的安全屏障就会彻底的摧毁。并且会导致孩子以后有任何错误,你只要一责备他,他就会担心这种亲密感的摧毁。这也是日后有的孩子会经常撒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会发现在经常被打骂惩罚下长大的孩子,即使成人了,他依然有深深的自卑感,没有安全感,没有力量,他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一个自我价值低的人又哪里来的力量和勇气去追寻幸福和美好呢?

3、脾气暴躁。其实,每一次的惩罚都会让孩子加深一个信念,那就是--只有暴力才能够解决问题,慢慢的孩子会认同父母的这种方式,认同这种暴力给他带来的力量感,并且会相信,这种力量是能解决问题的,长大后,(确切的说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就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他们从一个挨打者变成一个打人者,所以我们指望打骂孩子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却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所以,我们在家庭教育时绝对不可以只看眼前,我们要把眼光放远、再放远。我们为人父母一定要持续的学习,去寻找更多的方式和方法。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孩子?

1、关注情绪

我们要记住,情绪大于事件!只要父母和孩子双方有一方有情绪,那都不适合处理目前的事情,必须要等到双方都没有情绪了,再跟孩子谈事情。关于情绪的调节方法,我在上一节微课里专门的说过,在这里就不再和大家具体交流了。总之,一句话,情绪大于事件,心情好了我们才更有智慧解决目前的困扰,感觉好才能离目标更近!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2、表达情感

在表达情感时要做的第一个重点是和善。比如说,这个假期里,妈妈辛辛苦苦做了好吃的,可是孩子不喜欢,还大喊大叫的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妈妈一看孩子嗓门挺大,就用了更高的声音来压制孩子,怒吼他,指责他,结果,我们会发现孩子要么不想再搭理你,他不愿再和你有交集。要么孩子会比你更凶、,更愤怒,所以我们采取这种方式是没有用的。那我们要怎么做呢?和善的表达感受。你可以跟孩子说:“孩子,你刚才跟妈妈大吼大叫,妈妈感到很难过,妈妈觉得在你面前没有受到尊重,所以妈妈有些难受,我们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能让我们俩都舒服一些。”这就是在向孩子表达感受。一般情况下,我们去怒吼或指责孩子是没有用的,但我们若向孩子表达感受,此时孩子就特别容易和你发生共鸣,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和人的感受是相通的。到这里,我想问一问在听微课的家长们,你们觉得这个孩子第二天再和妈妈有争执时,会不会变好呢?也就是说,妈妈变了,孩子会不会变呢?在这里我也解答一下很多家长曾问过我的一个问题:家长变了,孩子会变吗?家长变了,孩子还没变怎么办?还是说上面例子中的孩子,第二天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依然会冲妈妈大喊大叫。你们知道吗,父母发生变化后,孩子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去真正的相信他的妈妈是真的变了,然后他才会改变。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奢望我们一改变,孩子就会立刻有改变。他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你,然后才可能信任你。所以,亲爱的家长们,您改变了一天两天,孩子若没变化,你就再坚持一下,您坚持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孩子还没有改变,您就再坚持一个月、一年......您知道吗?妈妈有多坚持,孩子就会有多坚信,进而,他才能发生改变!所以,孩子有没有改变完全看家长有没有在坚持!这也是表达情感的第二个重点!坚持!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3、做出弥补。

比如说,您复工了,晚上回家一开门,看到孩子在那玩手机,然后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地上都是东西,沙发也脏了。此时,您会怎么做呢?吼他一顿?罚他不吃饭?让他去站墙角面壁思过?还是打他一顿呢?我们会发现这几种方式无论哪一种都是让孩子在付出代价,他既然付出了代价,他又怎么学习承担责任呢?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正确的弥补方式,是让孩子参与到清理家务中,让他去收拾,去清理,无论多晚都要让他和你一起收拾干净。第二天他的弟弟或妹妹要弄乱,您说他会不会制止呢?看,这就是用不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为他错误的行为去承担责任。你们同意吗?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问:孩子犯错了,如果我们不教训教训他,不让他感觉到愧疚,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错了的话,就觉得孩子逃脱了承担错误行为的后果,其实,我们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是让孩子逃脱承担错误行为的后果,而是让孩子在受尊重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学会承担责任。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其实多数家长潜意识里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有让孩子痛苦一点,让他哭,让他长记性,让他自责,孩子才能变好。亲爱的各位家长,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感觉好。举个大家普遍关心的例子,比如学习,如果孩子一学习,一写作业,你就骂他,你说:“你看你的字写得真丑!”“哎呀,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真笨!”“这点作业你就写了一个多小时,你怎么这么慢呢?”当你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甚至殴打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他感受到的是什么?他一学习就挨骂,一写作业就挨打,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感受不好,你如何让他去爱上学习呢?您同意吗?那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上感觉好呢?去改变你说话的语言和说话的方式。

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急救的方法。如果您实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真的生气了,马上就要发飙了,那怎么办呢?告诉你的孩子“我要打人啦,你快逃!”对,我要打人啦,你快逃!给孩子一个逃跑的机会。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交流的主要内容:

打骂惩罚对孩子的几个影响:1、疏离.2、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低。3、脾气暴躁.

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1、关注情绪,情绪大于事件!2、表达情感,有两个重点,和善+坚持。3、做出弥补。最后分享了“你快逃”的急救方法。

今天的微课马上就结束了,最后送家长朋友们一段话:

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父母的嘴巴是用来鼓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贬低孩子的。

在皮鞭下长大的孩子。他学会的是皮鞭的方式,

在爱中成长的孩子,他学会的是仁慈和温暖。

祝福每个家庭都充满温暖和爱!

【 临沂六小 家校共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