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教育的冲击和反思有哪些?

剑门牛娃


这次疫情对教育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到面前为止除少数的毕业班开学了以外,其他各阶段的学生都还没开学。也包括各种国家级的考试也都推迟了时间。我觉得通过这次疫情,不光是学生、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有相应对策。比如网课教学培训,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学校应开设计算机网络运用课程等等。


笑三少6335302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各国基本上普遍采取了要求学校放假的措施,以防止在人群密集度比较高的学校内部传染。上课也基本上都改成了以上网课为主,老师们纷纷变身18线网红,学生也可以堂而皇之的以上课的名义上网。

上网课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儿,反正大家都有手机,电脑和平板,宽带网络也非常普及,在家里上网课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至少是在硬件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即便是有问题,看上去也能够很快解决。比如四川西部一个雪山里的大学生,因为山坳里没有信号,不得不爬山到山顶上有信号的地方去上网课。消息公开在网络上之后,运营商很快就帮忙解决了问题,让他不出门就可以上网课了。

但更多现实的问题是媒体所看不到的,也是很难在短期之内就能够完全解决的。


但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虽然这几年农村的宽带网络也已经非常普及了,无线网络也很普及,甚至淘宝在农村也开始流行起来。但不能否认的是,电脑在农村并不普及,平板电脑对中西部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很少有人见过。

中西部农村是跳过了台式机和笔记本,直接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到来后,大量国产的1000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完成了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在中西部农村,不要说是苹果,华为,三星这种一线品牌,就是小米实际上也不多。

绝大多数人的智能手机质量特别差,屏幕的分辨率特别低,音质就更不用说了,非常糟糕。对普通的农民来说,用这样的手机就足够了,但是要用这样的手机来上网课,那就是一场灾难。学生可能即看不清老师在讲什么,也听不清老老师在讲什么。

比这还要糟糕的是,农村有大量的孩子是只有老人陪伴的,而大多数老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很不熟悉,甚至普及率都很低。这也就意味着,那些父母不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在家生活的孩子,要上网课其实是很困难的。


这也就是中西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为什么宁可冒着疫情的风险,让孩子们上到学校上课,也不愿意上网课的原因。比如贵州就在3月份已经通知中小学复课了,就是因为贵州仍然是全国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地区,不少孩子并不具备上网课的硬件基础。

所以现在在中国这样地区发现水平差距较大的条件下,让全国所有的中小学生都不去学校,而只是在家里上网课,客观上其实是在加剧本来就已经很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中西部广大农村的中小学生实际上等于少上了一个学期。

所以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可能并不是通过上网课来上课,而是利用电视机普及率比较高的条件,大量利用公共频道的资源,来播放北京上海等地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这种方式反而可能更好一些。


萧武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秩序,对教育的影响很大,同时也促使我们对教育有了新的反思。

正如狄更斯所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正面作用:

一、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1.打乱了学校的教学安排

2.影响中、高考复习计划

3.影响师生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师生们都响应政府的号召,待在家里进行隔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节奏被打破,刚开始可能还觉得新鲜,可是时间一长,很多人会出现烦躁,甚至抑郁的情况,这种情绪积累久了还可能对身体产生伤害。

二、对教育的正面影响

1.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有通过书本的,有通过媒体的…,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所有的学生都身在其中,深切感受到全国各族人民把对祖国的热爱化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当中。

面对病毒肆虐,在国家统筹安排下,各地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千里驰援武汉,他们是战士,他们是勇敢的逆行者,他们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还有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领军人物,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是爱国主义最生动的教材。

2.让学生们意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以前从没见过,但是我们相信科学技术最终会战胜它。

通过科学技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行动,让我们学生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发奋学习,科技报国。

3.促使学生们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在学校期间,很多同学不注意个人卫生,作息时间也不规律,熬夜看手机、玩游戏的情况司空见惯。在疫情期间,有些学校给同学发了“学生生活居家安排指导 ,要求学生保证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适当运动和娱乐。在这些生活居家安排的指导下,一些学生将会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教育反思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教育有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中,有哪些是我们值得反思呢?

1.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正如李兰娟院士所说: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高薪留给才德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控制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动则上千万的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才。

通过这次疫情今后学校的教育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平时也鼓励学生们追星,但是追的不是演艺明星,而是钱学森、袁隆平、邓稼先、钟南山、李兰娟等这些科学家,把他们当作偶像,学习他们身上的坚持,学习他们身上的刻苦,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之心。

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弊

有专家曾说,网上教学永远无法替代教师的线下教学,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声叹息,一次肢体语言,都包蕴着教育的要素,而互联网、人工智能在此无能为力,否则,每个学科全国安排一个教师讲岂不万事大吉?

三,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教师现代教学模式的再学习

一场突如而来的疫情让许多教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在缺乏更多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绝对是对老师们一次重大的挑战。总是有些实力雄厚的学校有着很好的线上教学软件,诸如 什么“同屏互动”,什么“三通两平台”等,但教学理念不更新,工具再先进大半仍然是无效或低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