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軍:與其家裡擺滿傢俱,不如掛上好字畫!

王中軍:與其家裡擺滿傢俱,不如掛上好字畫!


中國驚人的經濟增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資頂級藝術品,並由此積累財富。按照美國10年期投資回報率統計,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是4.5%,股票是13%,藝術品則是24.5%。


從這一點看,中國的富豪當然會把自己相當一部分的資產配置轉向藝術品領域。


法國高等經濟商業學院新加坡亞太校區資深研究員帕特里克·勒孔特稱,中國驚人的經濟增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資頂級藝術品,並由此積累財富。其動機不僅是經濟上的,也是藝術上的。


王中軍:與其家裡擺滿傢俱,不如掛上好字畫!


企業收藏,資產配置手段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了一股潮流:客戶正在轉向硬資產,從房地產到藝術品,這些都是中性貨幣。”花旗藝術品顧問及金融部門負責人蘇珊·吉爾吉說。在低利率的市場大環境中,富有人群更傾向於將現金投資在藝術品上。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引述洛杉磯聯合人才經紀公司負責人羅斯的話說,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後短暫的低迷期,藝術品拍賣近幾年“瘋狂反撲”。儘管買家高價購買這些藝術品的動機並不明確,但不斷拍出天價,表明高端藝術品並不受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


業內人士介紹,除了個人收藏外,企業收藏近年來也持續升溫。考慮到藝術品的保值性和抗風險能力等因素,企業收藏是企業資產配置、財務安排的有力手段。印象派等現代名家的經典之作,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已有定論,不會像某些短期內價格暴漲的當代作品那樣存在較大泡沫,不失為企業投資的安全選擇。


王中軍:與其家裡擺滿傢俱,不如掛上好字畫!


投資書畫藝術品,財產保值升值


中國富豪頻頻出手,高價尋寶,引來眾多熱議。有人說富豪一擲千金,在拍賣會上頻頻出手,是“有錢就任性”,或是在“附庸風雅”;也有人說,富豪收藏藝術品,並不是為了純粹的美學欣賞,而是想通過投資來實現自己財產的保值和升值。


但大佬們並不認可這樣的評價。自認為“藝術是我骨子裡的愛好”的王中軍說:“我並不是一個炒家,我是一個終極收藏家。”在買下畢加索的《盤髮髻女子坐像》後,他說:“我先是喜歡上了這幅作品,之後愛上了它背後的故事。”花了近2億元,就是因為“我喜歡”。


當媒體詢問萬達集團投資藝術品是否為了獲取高額經濟回報時,萬達集團藝術收藏負責人郭慶祥回應說:“萬達集團不會這麼做,公眾也不需要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對於萬達美術館收藏的藏品,我們在未來的30年內都不會進行再次銷售。”他還說,像畢加索的《兩個小孩》這樣的作品,將是萬達美術館的永久性藏品。王健林則說:“從來沒想過要賺賣畫那點兒小錢兒。”


不管富豪們對自己的收藏動機如何解釋,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迅速,其熱度引人注目。


王中軍:與其家裡擺滿傢俱,不如掛上好字畫!


與其擺滿傢俱,不如掛幅好字畫


作為影視圈的大佬,王中軍曾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口頭語:“如果你有了大HOUSE,與其擺滿傢俱,不如掛幅名畫。”王中軍早在美國留學時,就迷上了陳逸飛的油畫。如今懸掛在他家門廊上的陳逸飛的巨幅油畫《娟娟》,是王中軍在2005年花費418萬元人民幣拍下的。2014年,王中軍還成功競拍到荷蘭畫家梵·高生前的最後一幅油畫作品《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瓶》。算上佣金,這幅畫的拍賣價總計為6176.5萬美元。


而王健林在藝術收藏界的起步更早。在部隊當兵時,王健林就痴迷於字畫。他曾半開玩笑地說:“之所以會放棄在部隊和政府裡的穩定前程,選擇下海,就是要有錢才能搞收藏,才能買得起自己喜愛的那些字畫。”王健林對自己看中的畫家的作品,花起錢來可謂不惜血本。


王中軍:與其家裡擺滿傢俱,不如掛上好字畫!


媒體報道,上世紀90年代,吳冠中還是一位頗有爭議的畫家。但王健林喜歡吳冠中的作品,於是花費巨資,幾乎買下了所有流落在國外的吳冠中作品。2004年6月,在萬達集團的支持下,吳冠中個人畫作全球巡迴展在法國巴黎正式舉辦。辦畫展很“燒錢”,一次花費就達幾百萬元乃至上千萬元,但王健林並不在意,“萬達集團在近現代中國畫收藏史上的地位,與萬達集團在商業地產領域的地位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