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高新二小劉芳:六年級《那個星期天》教學設計丨部編教材初體驗

聚焦語言表達 揣摩人物心情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那個星期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習字詞,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做好積累和運用。

2.默讀課文,藉助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體會這一天裡"我"心情的變化,學習作者在具體細緻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3.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重點

體會這一天裡"我"心情的變化,學習作者在具體細緻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理念:

1. 深入落實"雙線組元"的編排體系,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本課教學目標有序設計。

2. 在深入解讀教材的基礎上,大膽嘗試板塊教學,通過對凌亂的詞語進行重組、對句段進行重組‍、對小說線索進行梳理、對小說題材進行挖掘,進而引導學生學習表達,讓語文教學最終指向語用。

寶雞市高新二小劉芳:六年級《那個星期天》教學設計丨部編教材初體驗

陝西省教學能手、寶雞市高新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劉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做好積累和運用。

2.默讀課文,體會這一天裡"我"心情的變化,進而深入瞭解"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教學過程——

一、關注文體,走進作者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與"盼望"有關的文章,史鐵生的《那個星期天》。這是一篇半自傳體小說,什麼叫半自傳體小說?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自傳體小說”:傳記體小說的一種,是從主人公自述生平經歷和事蹟角度寫成的一種傳記體小說。這種小說是在作者親身經歷的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運用小說的藝術寫法和表達技巧經過虛構、想象、加工而成。

“半自傳體小說”:並不完全是作者經歷,虛構的成分比自傳體小說還要多些,並且不一定要用第一人稱描寫。

2.關注文體,我們來了解一下文體的創造者作者史鐵生。(略)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積累詞語:第一組(兩字偏旁相同):嚇唬 驚惶 依偎 惆悵 咔嚓 縹緲;第二組(構詞方式相同):翻箱倒櫃 彎弓搭箭 拉幫結派 拾遺補缺 拿腔作勢 抬頭挺胸;第三組(注意畫線字寫法) :明 擱 急

2.默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

【參考答案】文章寫了一個小男孩在某個星期天裡等候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

3.課文是按怎麼的順序來寫的?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應的語句進行概括。

4.思考:依據表達要簡潔的特點,第一段寫成第二種寫法行嗎?

(1)那是一個星期天,從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2)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從早等到晚。

【教師點撥】句(1)通過羅列時間點,顯得時間過得特別漫長,突出了等待過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5.隨著時間推移的還有"我"的心情,依據表格給出的提綱自主完成。

寶雞市高新二小劉芳:六年級《那個星期天》教學設計丨部編教材初體驗

6.支撐這份心情的句子是什麼,我們來交流一下。

三、重點研讀,體會心情

1.自讀課文,圈畫表達心情的關鍵語句,並且交流"我"的心理所經歷的變化。

2.預設:

(1)"……這不會錯;……都不會錯","我想到底是讓我盼來了。"表現出"我"滿懷期待的心情。

(2)第三段出現了五個"等一會兒",你覺得這五個"等一會兒"表示的意思一樣?從中你感受到什麼?

("我"所謂的"等一會兒"指的是時間很短,而母親眼裡的"等一會兒"對我而言卻是漫長的)

(3)"這段時光不好挨。"作者怎麼來體現不好挨?

(通過跳房子,看雲彩,撥弄蟻穴,翻看畫報——看了多少回的電影畫報,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A.等待的過程非常漫長而又孤獨,但是作者依然沒有放棄,一直耐心、執著地等待著。大家看,為了體現時間難捱,作者做了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B.今年春節,新冠肺炎如惡魔一般闖入你我的生活裡,奪去了我們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我們不得不選擇"宅"在家裡,這段時間對我們來說有點難捱,讓我們試著寫一寫,體現等待過程中的難耐。


(4)"整個上午我就跟在母親腿底下","追在母親的腿底下","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這裡寫出了"我"緊跟著母親,想要等母親停下來的焦急心情。

(5)"男孩兒蹲著那個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親懷裡,閉上眼睛不再看太陽,光線正無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涼。"這裡寫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後的失望。

四、品析語句,暢談感受

1.從以上語句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孩子?

【參考答案】細膩,懂事,善於溝通

2.作者是如何在具體細緻的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句,學習作者在具體敘述中真實自然地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2.比較《匆匆》和《那個星期天》在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一、複習導入,學習新課

1.回憶上節課所學,說說這一天裡"我"的心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2.這節課繼續學習《那個星期天》,學習作者是如何真實表達內心感受的。

二、深入學文,感悟寫法

1. 默讀課文,在你剛才畫出的能夠表現"我"心情的句子旁邊做好批註,斟酌作者的描寫方法。

2.學生個人彙報

(1)預設:"我"踏著一塊塊方磚跳,跳房子,等母親回來。"我"看著天看著雲彩走,等母親回來,焦急又興奮。"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樹枝撥弄著一個蟻穴,爬著去找更多的蟻穴。

體會:通過"我"的動作來寫"我"興奮期待的心理。

(2)"我"坐在草叢裡看她們,想象她們的家,想象她們此刻在幹什麼,想象她們的兄弟姐妹和她們的父母,想象她們的聲音。

體會:通過"我"坐在草叢裡看電影畫報時的想象來表現"我"的耐心等待。

(3)"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我"一聲不吭,盼著。"我"想我再不離開半步,再不把覺睡過頭。"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馬上拉起她就走,決不許她再耽擱。

體會:通過寫"我"的心理活動,表現了"我"的焦急無奈。

(4)"我"看著盆裡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看著光線,"我"一聲不吭。看著盆裡揉動的衣服和綻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地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沉鬱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A.讓我們試著改變這段話的組成方式,變成一首詩:

我看著盆裡的衣服,我看著盆外的衣服,我看著太陽,我看著光線,我一聲不吭。

我看著盆裡揉動的衣服,我看著綻開的泡沫,我感覺到周圍的光線,漸漸地暗下去,漸漸地涼下去,漸漸地沉鬱下去,越來越遠,越來越縹緲,我一聲不吭,忽然有點兒明白了。

B.在詩一般的語言中,我們讀出作者悵然失落,明顯地感受到時間推移之慢且快,慢是因為時間被母親用來做家務了,快是因為從我身邊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溜走了,通過對周圍衣服、太陽的描寫,表現"我"的落寞。

C.這裡有兩個"一聲不吭",意味著作者沒有說一句話,可是他的內心真的如此平靜嗎?

D.假如你是作者,你心裡會想些什麼?再現當時複雜的內心。

我一聲不吭,心想:

(5)我感到母親驚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過去拉進她的懷裡。我聽見母親在說,一邊親吻著我一邊不停地說:"噢,對不起,噢,對不起……"

思考:交流之前所有的表達母親都沒有發聲,為什麼這裡要寫母親的反應?你能從表達的角度說說作用何在?

體會:側面描寫表現出"我"當時的失望委屈。

3.總結學法:剛才我們先是找出語句,然後推測所用的描寫,最後真切感受到這樣寫好在何處。

三、總結寫法,讀寫結合

1.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地方?

(1)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非常細膩,藉助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同時也運用了環境描寫來表現人物心理。

(2)用一個孩童的視角觀察事物,文章更加生動寫實。

2.小練筆:請描寫一次你在某一個特殊的、記憶深刻的日子裡等待時的心理活動。借鑑在本課學到的寫作手法,尤其是對人物動作、內心獨白、環境的描寫手法,以及直接或者間接地表達內心情感的方法。

四、比較閱讀,方法提煉

1.學習了《匆匆》和《那個星期天》這兩篇課文,想想它們在表達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快速默讀這兩篇課文,全班交流。

(1)兩篇文章在表達上的相同點是在情感上都表達出了對時光易逝的無奈、惋惜、惆悵。

(2)兩篇文章的不同點是表達方式的不同,《匆匆》通過運用設問、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達對時光飛逝的惋惜和感嘆。《那個星期天》則是一系列細緻的動作、心理、環境描寫來細膩再現當時作者情感的變化。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最大的收穫,希望大家學以致用。


相關閱讀:


作者簡介:劉芳(陝西省優秀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寶雞市高新第二小學語文教師)

寶雞市高新二小劉芳:六年級《那個星期天》教學設計丨部編教材初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