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有人說英國倫敦的名勝非常集中,一天暴走就可觀遍市區的所有景點,也有人說英倫是巨大的寶藏,走馬觀花永遠無法體會日不落帝國盛世時的風采。今天,

小亞特為這座歐洲最大城市,與紐約並稱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倫敦開闢一個專欄,請跟著我,從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開始,遊遍英倫。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威斯敏斯特宮現存最為古老部分,始建於1097年。別看今天它沒有過多的裝飾,它建成當時是全歐洲最宏偉的大廳。該廳最早的重修可以上溯至1245年亨利三世時期,但過了一個世紀到理查時期才算告終。據推測,頂棚最初可能由臺柱支撐,形成三條走廊。而到了理查二世時期,經過皇家工匠休·赫蘭德(Hugh Herland),這位中世紀被譽為“最為傑出木結構建築師”的精心設置,臺柱被懸臂託梁頂棚(Hammerbeam Roof)所替代,最初的三條走廊變成了開放廳,在末端設置了講臺。1393年全新的屋頂完工後,威斯敏斯特廳是中世紀英格蘭屋頂淨跨最大的建築,長73.2米,跨度達到20.7米。理查二世時期的另一位建築師亨利·耶維爾(Henry Yevele)重新修整了牆面,使用了15座人身大小的國王雕像放置在壁龕。不過如今這些裝飾都已經看不到了,現在的大廳裡異常簡介樸素,除了被幸運保存下來的木製頂棚結構之外,這個大廳四壁和地板都為純白色,大廳內也沒有傢俱擺設。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在過去,威斯敏斯特大廳有諸多用途。歷史上主要用於重要司法運行,英國最為重要的三個法庭——王座法庭(Court of King's Bench)、民訴法院(Court of Common Pleas)和大法官法院(Court of Chancery)都曾設置在此。1875年,三院合為最高法院 (High Court of Justice) ,並繼續在此開庭一直持續至1882年遷入皇家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為止。除去常規法庭運行,威斯敏斯特大廳也用於重大審判,包括:英國內戰後對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的彈劾和國家審判、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約翰·費舍爾(John Fisher)、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第一任愛爾蘭總督托馬斯·溫特沃斯(Earl of Strafford)、1715年蘇格蘭叛亂和1745年起義以及沃倫·黑斯廷斯(Warren Hastings)等案件的審判。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從12世紀到19世紀,有一部分的王室加冕禮在此舉行,1821年喬治四世的加冕禮成為在此舉行的最後一屆加冕禮。該廳也用於國葬前追悼會的遺體陳列。這種榮譽通常保留給君主和他們的配偶。在20世紀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非皇室成員是1914年時第一代羅伯茨伯爵弗雷德裡克·雪萊·羅伯茨、以及1965年時溫斯頓·丘吉爾兩位非皇室成員。威斯敏斯特大廳同樣用於重大儀式,兩院會在一些重大公眾慶典時隨君主列席,如1977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二十五的銀禧年紀念、2002年登基五十週年的金禧年紀念、2012年登基六十週年的鑽石禧年紀念、1988年光榮革命300週年以及199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週年慶典。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外國領導人如果能在威斯敏斯特大廳同時接見兩院首腦被認為是一種尊貴特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擁有這種待遇的領導人是1960年的法國總統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1996年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2010年的教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2011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2012年的緬甸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其中奧巴馬總統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允許使用大廳向議會發表演講的美國總統,昂山素季是第一位獲得威斯敏斯特大廳議員和同僚尊敬的非國家元首。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最後,放上特別有感覺的威斯敏斯特宮夜景圖,夜幕下的威斯敏斯特宮依舊有別樣的風采。

【行在大不列顛】第一站,帝國的標心-威斯敏斯特宮

(部分圖文來自於網絡,如有問題請隨時聯繫刪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