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霞光万里任逍遥 》2017年 黄撒金古宣纸山水画系列之一

今日的中国山水画已经罕见关注人性大爱的审美内涵之感觉了,这可能与几十年的社会风气有关,这几十年来文盲丶美盲之乱象在大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短暂的污浊泛滥一瞬间表象。

今天的中国文化振兴的呼声渐渐高涨,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中国从农耕文明逐渐过渡工业文明化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共享的状况愈演愈烈也使中国进入到现代化强国之列,当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必然要古今中外地融合且民族特色,古丶今丶中丶外是当今艺术创作的排序因素也是今人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势,重复古人昰匠气,没有创新是俗气。我早先是油画专业人也创作了不少民族风格的油画作品而在(六十岁)以后进入到书法丶国画行列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十多年来不停的学习探索着,近来画了一批小幅山水画,也是从古(传承)今(生活)中(民族风格)外(西方视觉)汇合而尝试着,虽然说这是过去时的作业但"温故而知新"嘛!也方便以后的道路继续探索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时霖润万物,湖清双j镜晚》 130 x 34 厘米 2018 年

反观今日画山水的人几乎不读书,没有山水艺术历史的传承,没有诗情画意的视觉智慧语言,画面居多是几座山峦,一二河流,瀑布挂前川,这样的行画遍布各地,尽量地复现真实的如摄影照片一般,无数人在技术层面喋喋不休,需要山水画的顾客居多不是土豪就是文盲的小商人类,这些人的审美就是:在我的地盘我做主之心态!附庸高雅却窄俗不堪;尽管也有人讲究笔墨的,但不多见;可画面里表现内涵的东西更寡淡,以迎合换小钱为创作目的。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元熟练书法黄纸斗方 2018年

岂不知,美术史的山水画家们几乎全是文化修炼水平很高的人,他们把山水画当作自己对人生关爱的坦言;我也深深感到:绘画艺术是人的文化、文明生存方式的一种愉悦行为,人在愉悦时才具备着超越现实痛苦的升华感。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清末贡宣纸山水画,2018年作 利用古纸发氧化黄褐色而作

山水画不仅仅是描绘自然的物象,山水画更要注重人性的关爱。但是过于写生也会丧失了对山水画历史经典的传承,从而变成了没有文化理念与人文大爱情怀的仿真风光型。在朱良志的《南画十六观》里,我找到了知音和师言,再一次读他书的些许章节,温故而知新且鞭策着我继续“黔驴技穷”时也硬头皮“上坡”。记下这几则朱良志的话也算是“上坡”时的听吆喝。我在写心经黄色纸的背面画了几幅,其实,这是我处于“黔驴技穷”时的涂抹着,在读书笔记里穿插着也许可以缓解读者看文时的倦烦感。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2019年尝试着用熟宣纸山水画之一,四尺三开 。

中国山水画到元代已经在描山绘水的基本上发展到文人画写意的阶段,这里说的写意是画面有了关注人性大爱的哲学命题和画家内心对生命经验的体悟;这些画家居多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或者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哲学观念等来支撑其绘画艺术的创作内涵。朱良志先生的《南画十六观》相当细致而深入地论述这些画家的作品艺术内外因素之客观,这是我近段所读到比较好的一本美术评论集,朱良志是北大哲学教授,他的哲学高度加上他从历史的客观、演变诸方面来阐述经典名作与画家人格、思想及社会背景,让人理解作品后面有中国文化的宽宏且奥妙,我读了一遍后再读其中的某些章节,感悟更深;在读它的日子里我又画了这一批横幅山水写意画,也算是读书笔记的另一种形式吧。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2019年画的一个系列之一

明代的董其昌也讲到不画名山胜景,这也许是让山水画的人文精神更自由奔放些,今人许多画名胜地貌的很多,其实好看的风光地貌反而约束了画家内心追求美趣的"手脚"也局限了观看者的精神愉悦的视觉范围。我同意也钟情于世外桃源的风景内容表现,这些小画也是岀自画时内心审美观而实践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这几幅较注重虚实对比的空间性,也是我画山水在这一段时期的想法,似乎有西方素描感。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不图雄伟壮观意在平凡野趣自然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以上是用黄写心经纸背后的小幅山水画系列之,2019年作

其实,每一个醉心于创新的画家都须要审美思考的孤独感, 孤独是由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丰富性和较高的审美水平的生存状态,人对独处的偏好是不由自主的。他孤独却并不孤苦,他在独处时享受着思想的自由自在,这是自我充实而浩瀚的精神境地,一己悠然自得着回味、咀嚼、质疑且心怡无限,如此一个人的从容不迫而孤独着,他与自然对话,向宇宙诘问,似乎原始古老的人生状态,还要回归意识久远的本来面目。我在画山水画时经常欲表现自己与山水一体的心中视觉,它不仅仅是眼睛观察到的自然真实,更是个人心目的自然境地。所以,我明白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曲高且和声寡。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在桃花源里不是赏花而独钓是我这批古宣纸系列的主题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清末贡宣纸山水画两幅,作于2019年,此画敷色较少,基本上利用了古纸氧化黄色似乎渲染。起码的是不重复古人也不类同于今人的画面感吧!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黄色写心经纸背面山水画之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局部之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局部之二

朱良志:艺术最值得人们记取的不是作为艺术品的物体,而是它给人的生命启发。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宣纸山水画四尺三开 2019年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局部之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局部之二,我着迷于树型的变化与枝叶各异的对比。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2019年所画的横幅系列黄色写心经纸背后山水画之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元熟纸山水画之一 2019年画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古宣纸山水画系列之一 2018年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2018年系列之一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熟宣纸山水画之一 2018年作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太行山水画之一 2018年 熟宣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独钓图》之一 写心经黄色纸背面之一,2019年画,此画也是自我心情的写照:幽则独钓,游在世外。

幽则独钓   游在“桃源”     一一看杨云祥近期山水画作品之一

四尺三开 宣纸《山中穷幻化,江上寻仙境》水墨山水画 2008年

仙境只是一个生存人的理想之地,人追求艺术也是在生存自然的环境变化中茫然而稚拙地似乎划舟前行,生命不止,前行不息!这是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态度,在茫然中逐渐地调整自我审美认知的慧妙,求艺生活才可以意义常春。

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似乎是一个永远也捉摸不透的话题;于是,在田园里、在浩渺无垠的田园里,悠然活着就成了许许多多人的白日梦幻。当高楼大厦密集着与狭小的空间挺拔迭起,人们在水泥方盒子里苟且一生,在日复一日的无奈中求追这自然的视觉安然,这也许是我们唯一可安慰自己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