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多舉措應對疫情對科研秩序的衝擊

<article>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科技部:多舉措應對疫情對科研秩序的衝擊

中新社北京4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3日在北京稱,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會對原有的科研秩序產生比較大的衝擊,科技部採取了多方面措施來予以應對。

當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

張曉原說,首先是及時調整了在研項目的管理工作,2月中旬科技部發出通知,對在研項目的實施期限自動延長6個月,對於核心團隊身在受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以及核心團隊直接投入到疫情防控診療一線的,還可以申請進一步延長時間。

與此同時,科技部還有序部署了新的研發任務。“隨著全國形勢向好,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已經陸續發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0多個重點專項,以及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的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總共涉及到550多個任務方向,中央財政投入超過120億元(人民幣)。”張曉原說。

張曉原特別指出,在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十三五”以來,國家科技計劃在民生領域的投入強度,增長已經超過了50%,在“十四五”任務佈局中,還會繼續增加。

科技部也從優化創新“便利化”服務入手,力爭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張曉原介紹說,比如此次針對降低疫情影響的需要,實現了讓研發團隊“足不出戶”就可以參加國家科技計劃的項目評審,今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所有項目申報都全面實行無紙化申報,通過信息網絡平臺在線提交項目申請。

“我們還充分考慮疫情時期的特殊情況,探索‘容缺申報’的方式,科研人員一時蓋不出來的章,可以暫時不蓋,需要提供的材料一時提供不了,也可以暫時不提供,等到具備條件後再補充提供。”張曉原說,近期科技部已經明確要求,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門要積極與地方政府加強溝通協調,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為所在地區科研單位恢復正常科研秩序、儘快復工復產創造條件。(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