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觀點丨廣發基金餘昊:港股中長期投資時點已出現

大咖觀點丨廣發基金餘昊:港股中長期投資時點已出現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影響,美國股市在長達11年的牛市之後,突遭雪崩式下跌,一月內四次熔斷。港股市場也受到了明顯衝擊。3月份以來,香港恆生指數下跌9.67%,月內最低觸及21139.26點,最大調整幅度超過17%。


廣發全球精選基金(QDII)基金經理餘昊表示,目前港股是中長期投資的好時點,因為港股過去三個季度遭遇四次重大風險事件帶來的估值下跌,而企業盈利已經從一季度的疫情泥潭逐步走出來了,最大的機會就是盈利預期逐步改善下,隨著風險偏好自然回升,估值修復的過程。如果是中長期個人投資者,目前就是比較好的配置時點,配置工具包括港股通個股和各種港股通基金。

抄底美股不用太急

美國股市一個月內四次熔斷,歐洲市場同樣雪崩。“歐美股市本輪下跌是過去10年都沒有見過的一次大調整。”廣發全球精選基金(QDII)基金經理餘昊在做客e公司直播時表示,究其原因,本輪大跌是市場內生的歷史問題集中爆發,爆發的契機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另一方面是沙特挑起的石油價格戰。


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量化寬鬆政策導致金融市場內生問題積累,通過把利率和資產價格往上推,導致市場內部存在多種低利率環境下的套利工具。在疫情暴發觸動下,就引發市場加速下跌。


“目前看一場小型的金融危機已經發生,而經濟層面看,美國經濟進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能否成為危機還看疫情發展。”餘昊表示,目前國內經濟已經在疫情之中逐漸恢復過來,相比美國逐漸陷入經濟衰退,國內則已經在復工復產。


3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3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3月份,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企業復工復產明顯加快。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在上月大幅下降基數上環比回升,其中製造業PMI為52%,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


就海外市場大跌後,是否有抄底佈局的機會。餘昊認為,從資產配置而言,歷史上股票和土地是長期收益率最高的資產。但不同市場要區別分析,就美股而言,雖然道指大跌,但是從歷史新高上跌下來。美股目前估值仍在歷史中位數水平上,而且美國疫情尚未出現拐點,抄底美股不用太急。但對於港股和A股市場,投資者態度可以更為積極。


佈局港股時機已到

事實上,內地資金已經提前行動。Wind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已有1303.67億元內地資金借港股通渠道南下淨流入港股,遠超1月份248.13億元和2月份546.24億元的淨買入額,還創下了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淨流入資金量的新高。


對此,餘昊表示,目前港股是中長期投資的好時點,因為港股過去三個季度遭遇四次重大風險事件帶來的估值下跌,而企業盈利已經從一季度的疫情泥潭中逐步走出來了,最大的機會就是盈利預期逐步改善下,隨著風險偏好自然回升、估值修復的過程。


“港股潛在的風險因素主要來自於短期疫情的不確定性,如果是中長期個人投資者,目前就是比較好的配置時點,配置工具包括港股通個股和各種港股通基金。”就港股行業的投資方向,餘昊認為一是成長方向,互聯網、軟件、遊戲、醫療器械、CRO、物業等等,二是價值方向,偏長期價值,是港股在全球各類資產類別中的極致,銀行、保險、電信、建築、煤炭、電力。


就港股市場的內在變化,餘昊認為,主要變化就是港股在從一個離岸金融市場,變成一個離岸和在岸相結合的市場,體現在內地資金的踴躍進入,過程當中帶來了很多有效的投資策略,比如A股類似中小市值標的,比如港股通納入前的成長股。


未來內地與香港的資本市場建設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餘昊認為,“引進來”就是利用好香港離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向外資對中國股票和債券的投資意願,提供內地和香港互聯互通、適度競爭的基礎設施,促進中國企業直接融資。而“走出去”,即是以香港金融基礎設施為跳板,將國人逐步累積起來的財富配置到全球更有吸引力的資產上去。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證實,本公司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等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