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对于点进来的各位,甭说80年前了,即便倒推30年,不少人还光着脚丫、玩泥巴呢吧?


所以,80年前,关在家里,怎么玩,有什么想象空间呢?


各位看官别急,容我提供多一点点信息。


80年前,上海租界使馆区,一栋三层带泳池的楼房里,他们怎样玩?


这样说,您会多一点点兴趣吗?

或者您会想:“凭什么?30年前,你可能也正用脚丫子和泥巴呢。你怎么知道80年前的事儿?”


答案很简单,都在下面这本《爸爸造的房子》里。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鉴于绘本进入中国亲子家庭的时间仍然很短,所以仍有必要隆重介绍下作者。


本书作者杨志成,美国华人童书创作者。他是第一位获得凯迪克金奖的华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三次获得凯迪克奖的华人。


凯迪克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童书界的“奥斯卡奖”。


给孩子囤书的高手们,想必都知道,一看凯迪克奖作品,基本上闭眼入手就是了。


比如杨志成的第一本凯迪克奖作品《公主的风筝》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杨志成出生于1931年,第二年就随全家搬至上海。

在《爸爸造的房子》里,杨志成写道:“父亲说,战火正蔓延到上海,就像夏天飞来的乌鸦,黑压压地遮住了天空。”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1935年,为保护家人安全,留洋归来的建筑结构工程师杨宽麟(杨父),以租地盖房的形式,自建两层独栋楼房。两年后,日军进占南京,为收留逃难的亲戚,楼房又加盖了一层。


这栋楼房地处当时上海最安全的使馆区,有院子有花园,还有杨家与朋友合资修的游泳池。


1949年,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18岁的杨志成前往香港读中学。算起来,杨志成在爸爸造的房子里生活了14年。


这14年,是杨志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这14年,战火纷飞,危险程度是当下的疫情所不能比拟的。想一下,随时有可能拉响的空袭警报吧。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但童年就是童年,童年就该有童年的样子。关上门窗,父母创造的家庭,就是童年的游乐场


所以,我们暂且抛开沉重的战争和疫情,言归正传,来看看80年前,杨志成和兄弟姐妹们是怎么在家里玩的吧


你会发现,穿越时空,童年似曾相识的模样。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 这就是爸爸造的房子,图右边是泳池


◆游泳


既然有泳池,那在家里可玩的,就首选游泳了。


“搬进去的时候,最让我们兴奋的是那个游泳池。”别说当时上海只有三家人有游泳池(另外两家都是百万富翁),即便搁现在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家庭能实现的呀。


我似乎听到了孩子们的尖叫声。


因为杨父相信户外的阳光能让孩子更健康,所以杨志成兄弟姐妹们“整个夏天都泡在游泳池里”


但从来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因为战争,水费太贵,后来泳池就不能蓄水了。


◆斗蟋蟀


不能游泳的时候,兄弟姐妹们就躲在花园里的树荫下听蝉鸣,在家里的图书馆读书、下棋、打牌。


杨志成则和哈迪(大哥)训练蟋蟀、斗蟋蟀。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每到夜里,我们留意听那深沉而洪亮的声音……我们拿着手电筒,轻手轻脚地冲到发出声音的地方,记下方位,谋划在拂晓时抓住那只蟋蟀。”


他们把抓住的蟋蟀放到蛐蛐罐里,让它们成对地斗,跟邻居家的斗。“蟋蟀面对面,就像职业拳击选手,一轮一轮地搏斗,直到其中一个逃走。这些战斗是我们夏天里最精彩的消遣。”


◆假想游戏


杨志成会假想摇摇椅是一匹马,把它吱扭吱扭、乒乒乓乓地骑过房间,在地板上留下一道道痕迹。


当无线电广播播放战事新闻或者进行曲时,杨志成又会操起随便什么合适的东西,扛在肩上,兴奋地走来走去。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杨志成还会变身飞行员、登山冒险家、走高空绳索的人,甚至是人猿泰山,又或者是受困潜艇的战士。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滑旱冰


家里有两双钢制的旱冰鞋,四个大点的孩子就在屋顶上玩轮滑。旱冰鞋“在混凝土屋顶上滚动,隆隆作响,一开始会让脚颤动,接着(如果滑地更快的话)全身都会颤抖。”


“滑得越快,发出的声响就会越大——比打雷的声音还大,比上海雨季时的瓢泼大雨还要响。”


后来,就是在他们玩轮滑的屋顶上,杨父给南京逃难来的姨妈一家加盖了一层楼。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打羽毛球(以及表哥的恶作剧)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杨志成和菲菲(二姐)在院子里打羽毛球,正玩得开心,突然空中落下了雨点。于是,他们收起了球网、球拍,结果雨又停了。


于是,他们再次挂上网,拿出球拍,刚开始玩,雨又下起来了……


如是三番五次,直到他们仰脸看到三表哥正一边大笑,一边把露台上的积水往下洒。


◆画画


有一回,杨志成得了重感冒,在家休养期间,妈妈给了他一些纸和笔。


杨志成很兴奋,想画一个牛仔出来,他在脑海里清晰地勾勒出了牛仔的形象,却无法付诸笔端。他看着自己画的画,非常沮丧。


刚好三表哥从楼上下来,听杨志成描述之后,变戏法一样画出了杨志成脑海里的牛仔形象。杨志成从此成为三表哥的迷弟。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杨志成功课不怎么用功,更喜欢在课本上画画。爸爸给菲菲辅导英语阅读时,他喜欢在一边晃悠,只是因为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欣赏书中的诱人插画。


◆“演电影”


后来杨父的远房表亲林家也搬了进来。林家的男孩乔治成为杨志成最好的朋友。


两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聊美国电影,尤其是西部牛仔片。如果有乔治没看过的,杨志成就给他演一遍。


“我当牛仔、当警察,还当亡命之徒。他是绝好的听众。”


他们还一起画画,一起在家庭晚会上表演扑克戏法,一起装饰客厅,在圣诞节时用白面粉制造雪景,用火柴盒做带窗户的小房子,房子里挂着手电筒用的小灯泡。


◆讲故事


房子的过厅,据杨父说是家里最安全的地方,那里四面没有窗户,打开灯就成了讲故事的绝佳场地。


等每个人都舒舒服服地安顿好,杨父就开始讲故事了。有一次,他讲了一个缠脚的功夫女侠的故事,她的腿上功夫了得,一脚就把坏蛋踢死了。


杨志成在脑海里勾画着女侠的样子,屏蔽了房子外面的轰炸声。


◆夹豌豆


这是一项全家人出动的接力赛——每个人用筷子夹一颗豌豆,从房间这头跑到另一头,“大家一边尖叫一边哈哈大笑”。


缠过脚的姨妈也参与其中,她虽然不能像大家那样快,但筷子拿得稳,豌豆一次没掉过。


最后,杨父模仿每个人的跑步姿势,把这场接力赛推向最高潮。


◆“野餐”


有一天下大雨,预定的外出野餐受阻,大家伙都好失望。


“为什么不能在这儿,就在游泳池边野餐呢?”杨父提议。


于是,全家人(包括家里的宠物狗)就地野餐,成为杨志成最喜欢的一次。


◆骑车


除了野餐,泳池还有更大的作用——在秋天成为孩子们骑车、玩滑板车的场地,孩子们“轧着碎裂的树叶,呼啸而过”。


“我们从坡上冲下去,迎着清爽的空气,越来越快,直到撞上池底的阻碍物时,我们会忍不住放声尖叫。”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推磨


等白天越来越短,让人兴奋的、永远也准备不完的农历年来的时候,几个男孩子开始抢着在石磨上磨米粉。


“我的肌肉一年比一年强壮,轮到我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养蚕


等到春天再来的时候,他们开始养蚕。折纸盒给蚕宝宝当房子,剪来桑叶喂蚕宝宝。蚕宝宝越来越大,直到能“清楚地听到它们啃桑叶的声音”。


再到后来,蚕宝宝“爬上蚕房的一面墙,进入一种迷醉的状态,它们把头扬起来再甩开,一缕丝吐出来,拉紧在墙上……”


◆捉迷藏


这个都玩腻了。有一次轮到咪咪(大姐)来找,菲菲建议大家偷偷溜到楼上玩牌去。“那时,所有可能藏身的地方都已经玩遍了,所以我们几个男孩也乐得去玩别的。”


但“咪咪甚至没有想到上楼来看一看,她实在太老实了,根本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背叛。”


80年前,不能出门的日子,他们这样玩


后来家里又住进来一家三口的犹太难民。他们有一个小宝宝叫珍。


等兄弟姐妹们跟珍玩捉迷藏时,就发现原来藏身的地方已经变得非常狭小,容不下身了。


就这样,熬过了战争,杨志成兄弟姐妹们也悄然长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