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暗藏着事业成功的大道理,胜读10年书!

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小故事,暗藏着事业成功的大道理,胜读10年书!

故事一

罗曼·罗兰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些艺术天赋,倾向于从事文学事业,可心中也有许多迷惑,于是他决定给写信给大文豪托尔斯泰,寻求对方指点。

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暗藏着事业成功的大道理,胜读10年书!

托尔斯泰

写这封信时,罗曼·罗兰只是想着姑且一试,没有想着对方会回复。然而,让他万分意外的是,不到一个月,他就收到托尔斯泰长达38页的亲笔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向这位从从没有见过面的异国青年,详细阐述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给出了最衷心的指点。就是这封信,让罗曼·罗兰下定决心从事写作,最终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大作家。

对于想要获得事业成功的人来说,确定做什么,并非易事,这时不妨主动向杰出的成功人士请教,不要害怕受到拒绝,拒绝是正常的,可万一对方没有拒绝,你就会少走许多弯路。

故事二

一次,美籍华人李政道很偶然地得知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于是,他找来与孤子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深入且仔细的分析,专门这些资料的弱点和没有解决的问题。结果,果然有一大发现:所有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而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于是,他围绕这点研究,仅仅几个月,就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对于这件事情,李政道也颇有自得之情:“在这个领域里,我从一无所知,一下子就走到别人前面去了。”1957年,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想要寻求事业的成功,在找准目标后,最容易做出成绩的方式之一,就是到该行业的前沿地带去“淘金”,因为前沿地带往往汇集了最优秀人士的思想精华和创新成果,同时,也会暴露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你如果能从中找到事业的突破口,往往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暗藏着事业成功的大道理,胜读10年书!

李政道

故事三

让·多塞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他认为儿子应该继承自己的事业。不过,因为成长经历,让·多塞对当医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为此,没少挨过父亲的打。后来,父亲一位名字叫埃迪的朋友,常给他讲有趣的医学知识、医学上的科学探索和重大发现,讲医生们是怎样救死扶伤的。渐渐地,让·多塞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并发展到了热爱。1980年,他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人在年轻的时候,可塑性是很强的,许多潜能都还没有发挥出来。这时,不管做难度多大的事情,都不要认为“我不行”,相反,要敢于挑战自我、挑战难度,如此,才更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

故事四

小时候,罗莎琳·苏斯曼·雅洛读了一本《居里夫人传》,立志要走居里夫人的路,成为一名科学家。这一想法,被周围很多人嘲笑,连父母也不支持她,只想她当一名普通的教师,但罗莎琳却并没有放弃梦想,她说:“居里夫人也是女人,她做出了许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我相信自己也能像她那样度过一生。”后来,罗莎琳果然实现了梦想,在1977年,成为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

任何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关键是坚信自己的努力,不要太在乎旁人的看法,矢志不渝地朝着梦想之路迈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暗藏着事业成功的大道理,胜读10年书!

居里夫人

故事五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向黑体辐射的科研方向发起猛攻,遭遇多次失败,依然不放弃。然而,他的老师约里却对他失去了信心,劝告他说:“你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尽管普朗克很尊重和爱戴自己的老师,但他并不认同老师的观点,还是继续自己的研究。1900年,普朗克发表了用“能量子”概念导出黑体辐射公式的论文;1918年,普朗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看准了就要坚持到底,无论遭遇多少次失败,无论被旁人怎样的否定,只要你自己不放弃,成功就是早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