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自己买错用错却说口罩“不合格”,外媒为何这样?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医疗物资异常短缺,各国频频告急,为了筹措忙得焦头烂额。3月18日,荷兰卫生部部长在议会作报告时突然晕倒,就是忙于对抗疫情过于疲劳所致。事后,他发推特称一周来,因为疫情精疲力尽,现在,他要回家好好休息了。

奇事:自己买错用错却说口罩“不合格”,外媒为何这样?

一些国家情况如此紧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是感同身受,急各国之所急,帮各国之所需,在率先控制住疫情还没有喘口气呢,就克服自身困难,大力支援各国抗疫。一些企业更是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各种防疫物资,成为全球抗疫急需医疗物资的主要供应国。我们不仅对荷兰提供了援助,而且想尽办法满足荷兰采购医疗物资的需求。

可是,感谢之声还没有听到(我们并不稀罕这个,援助他们并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共同应对疫情,拯救人类自己),却传来了质量“不合格”的报道。3月28日荷兰一些媒体报道称,荷兰从中国购买的60余万只口罩存在质量问题,被卫生部全部召回。

奇事:自己买错用错却说口罩“不合格”,外媒为何这样?

这事非同小可!在疫情如此严峻时刻还会出现这种事情?许多人都不相信。谁都知道,我国对于出口商品一向十分严格,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不可能出现如此低级错误,尤其是口罩这种东西并非复杂商品。这是真的么?是不是又有人故意制造事端进行抹黑?许多人如此思考着。

无论如何,这可是大事,不能马虎,必须认真核实清楚,拿事实说话。于是迅速与荷兰方面进行了沟通,结果发现并不是质量问题,而是使用问题。他们先是买错了,后是用错了,最后又把责任主体搞错了。

首先是买错了。口罩有日用防护和专业医用之分,即使医用口罩又有不同的防护标准和等级。类型不同,标准与等级不同,使用范围大不相同。经过详细调查核实,荷兰从商业渠道采购的是个人防护用的非医疗用口罩。出口企业对此作了详细说明:非医用口罩不能用于医疗用途,也不能用于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护人员。明明白白,白纸黑字,事实证明了是非曲直。从整个事情看,应该是荷兰下达的采购单子搞错了,本来想给医院买口罩,然而却购买了非医用口罩。

奇事:自己买错用错却说口罩“不合格”,外媒为何这样?

其次是用错了。明明是非医用口罩,可是荷兰相关方面却分发给了医院。如此这般,自然达不到防护要求,这明显是工作失误,与口罩质量没有关系。你将夏装用于冬季防寒,又怎么可能有效果?

第三是责任主体搞错了。为何弄出如此根本不应该出现的一档子事情出来?是马虎吗?连说明书都不看?连口罩用途都搞不清?有这个可能,毕竟世界上的马虎者并不少见。但是,即使是马虎,事后也发现错在哪里啊?这本来是荷兰自身的责任啊,为何将责任推到口罩身上?

我们处处是善意,荷兰弄出这么一档子事,或许是采购、运输、分发某个环节在信息传达中出现了失误或是没有有效对接,或是抗疫忙得没有时间看说明书,想当然地认为这个时候采购的一定是医院用的口罩(同批口罩中就有N95口罩),这都是难免的和可能理解的。然而,为何只需稍作调查了解就可以搞清楚的事情,当地报纸却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和大势宣传?

奇事:自己买错用错却说口罩“不合格”,外媒为何这样?

有人分析,存在不存在不良媒体人私下故意与某些人联手制造出这个事件的可能性?在疫情防控中,国外一些人不是忙于国内疫情防控,却是忙于信口雌黄栽赃别人、抹黑别人、甩锅别人,荷兰有没有这种人?疫情异常严峻,人们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在没有弄出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大加炒作,实在于理不通,于情不合。

网友们,你如何看待此事?对于荷兰这种媒体良莠不齐的国家,我们还要进行援助吗?我们还要出售医疗物资给他们吗?

(本文为原创;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