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田裡育苗出現問題了,需要怎麼解決?

九農王機電機械


水稻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 要:近年來,由於水稻品種龍粳31優點突出,在雲山農場推廣應用較快,約佔水田種植面積的35%左右,但也存在水稻惡苗病發病重、分櫱能力弱、對農藥敏感易出現死苗等問題,生產中應通過種子處理、苗床消毒、精量播種、培育壯苗、精細整地、使用安全除草劑、提高插秧質量和田間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秧苗素質,促進水稻健壯生長,實現水稻的穩產和高產。

關鍵詞:水稻;品種;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隨著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步伐的加快,每年都有一批新品種推向市場,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也滿足了廣大種植戶對農作物新品種的種植需求。龍粳31由於抗倒伏、穗型大、結實率高、品質好、灌漿快等優點,深受廣大種植戶的喜愛。雖然龍粳31優點較多,但是該品種也存在水稻惡苗病發病重、分櫱能力弱、對農藥敏感易出現死苗等問題,因此在生產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種子處理

1.1 種子包衣

近幾年,種子處理主要採取種子包衣或施保克浸種等。因此在種子包衣過程中,要做到藥劑準確,成膜均勻,包衣後的種子應在5~10℃條件下陰乾1~2d待藥膜固化後再進行浸種;而使用施保克浸種必須要按照水量計算藥劑的使用量,保證施保克藥液濃度為3000~4000倍液。

1.2 浸種

目前使用的水稻種衣劑的殺菌劑成分主要是咪鮮胺、戊唑醇、多菌靈和福美雙等。從近2a的生產實際情況來看,龍粳31品種如果使用含有以上成分的種衣劑,苗床和本田均會零星發生惡苗病,發病程度有一定差異。而種子處理是目前防治水稻惡苗病的唯一措施,因此,在生產中無論是採取咪鮮胺浸種還是種子包衣浸種,都應做好以下工作:

1.2.1 保證足夠的浸種時間

袋裝種子浸種時要裝半袋,在浸種箱內碼成“井”字垛,浸種過程中使用循環泵,保證水分和氧氣的流通。由於包衣的種子,稻穀烘乾後的水分較常規種子偏小,吸收水分時間長,因此包衣的種子在浸種過程中要適當延長浸種時間,保證稻穀充分浸透,一般浸種時間為10d左右,具體時間以稻穀浸透為標準。

1.2.2 保證浸種溫度

浸種過程中要全程保持恆溫,切記晝高夜低,浸種溫度應保持在11~12℃為宜,浸種積溫應保證在110~120℃。

2 苗床消毒及播種

做床要達到平、實、細,苗床不論使用種衣劑配套肥還是壯秧劑,一定要保證拌土均勻,土壤消毒徹底。在芽種晾曬及播種過程中應儘量減少芽種的損傷,防止病原菌從傷口侵染。使用電動播種機播種,保證播種均勻,毯式缽育機插秧盤每穴6粒左右,防止密度過大個體發育不良,形成弱苗而有利於病原菌的侵染。

3 培育壯苗

水稻出苗後及時撤膜,在水稻秧苗1葉期和2葉期使用移栽靈、瑞苗清等殺菌及時進行床土消毒;按秧齡做好調溫控水工作,創造有利於秧苗生長的環境條件,同時在秧苗1葉期和2葉期葉面追施液體硅肥、愛豐腐殖酸等葉面肥,促進秧苗健壯生長,提高壯苗率。

4 精細整地

秸稈必須粉碎或者深翻,防止秸稈在地表堆積導致插秧後死苗,在放水泡田之前先進行旱整地(旋耕或平地);水整地採取高效平地攪漿機,達到早、平、透、淨、勻。即適時搶早,保證有足夠的沉澱時間,一般沉澱時間15~20d;整地要平,格田內高低差小於3cm,做到灌水棵棵到,放水處處幹;格田整地後達到耕層一致,實現上實下松,泥漿層3~5cm,具有足夠的暄土層利於氧氣的通透和根系生長髮育;撈淨格田植株殘渣,集中銷燬;全田整地均勻一致,尤其是格田的四角;攪漿整地結束後保持水層5~7cm,缺水時及時補水不能落幹。

水整地重點要做到格田內平整,這樣即有利於保證插秧質量,又有利於水、肥、藥的管理,確保全田秧苗生長一致,防止由於整地不平,水層深淺不一而造成藥害。

5 除草劑的使用

實踐表明:龍粳31對丁草胺、乙氧氟草醚等除草劑相對較為敏感,在生產中應避免使用此類農藥。除草劑的使用必須遵循安全、高效的原則,不論是插前封閉還是插後用藥,都不能隨意混配或加大常規除草劑的使用量,並且要按具體要求正確使用農藥,避免插秧後出現藥害,甚至死苗。

6 插秧質量

插秧時保證氣溫在13℃、泥溫在14℃以上。插秧深度保證在2cm,不能過深,否則容易形成僵苗,影響返青和分櫱。由於龍粳31分櫱能力弱,插秧規格應為30×10cm~30×12cm,每穴6株左右,通過密插和多插,彌補分櫱弱收穫穗數少的不足。

秸稈堆積、插秧過深,外界溫度偏低,以及使用不安全的除草劑是田間出現死苗的主要原因。

7 田間管理

7.1 水層

水稻插秧後要及時上護秧水,深水護苗返青,淺水增溫促櫱,生產中要防止水層過深淹沒秧心而造成藥害。井灌區插秧後必須進行井水綜合增溫,保證水稻返青和分櫱對水溫的要求。

7.2 施肥

由於龍粳31分櫱能力弱,加之寒地地區氣溫前期升溫慢,中期高溫時間短,後期降溫快,所以龍粳31在施肥上要做到前促、中控、後保。即在水稻插秧後及時施用返青肥,由於雲山農場第五管理區5月中下旬溫度偏低,尿素轉化成銨態氮的時間需要7~10d,所以返青肥要使用硫酸銨等速效氮肥與尿素配合使用,一般每667m2用硫酸銨2~3kg加尿素4kg。如有效分櫱不足,在生育轉換期可使用調節肥,一般每667m2用尿素1~2kg,促進水稻幼穗分化形成大穗;另外,在水稻倒二葉期,根據“3看”施用穗肥,防止穎花退化、擴大穎殼容積,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

龍粳31的品種特性決定了其分櫱能力偏弱,有效分櫱不足,收穫穗數偏少。因此,生產中應通過水肥管理促進水稻形成大穗,同時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彌補穗數不足對產量的影響。

在生產中,應根據區域特點,合理搭配和選用品種,不能因為某一品種具有一定優勢而擴大種植面積,這樣既保護了品種資源,又提高了抵禦風險的能力,建議一個地區每個品種的種植範圍應控制在20%~30%為宜。


農村小江520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自古就有一句話,糧食是人們的衣食父母,我們的生活中,假如沒有了糧食,沒有了水稻,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非常嚴酷的結果。所以,農民伯伯們一定要掌握到非常好的水稻育苗技術,確保水稻的出芽率以及生長率都是棒棒的。那麼大家知道水稻育苗技術中的關鍵要點是什麼嗎?


首先大家應該瞭解水稻的習性,水稻是一種非常喜歡水的植物。所以在進行水稻育苗的時候,一定要增加充足的水分。如果方便的話,可以採用水泵或者是鄰近的河流等方式進行水源的灌溉。一旦大家發現莊稼地裡有乾枯的現象,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水分的補充。

水稻育苗技術施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大家掌握到施肥的管理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是需要進行施肥的,這樣可以補充水稻在生長髮育中所需要的能量。但是施肥量並不需要太多,因為有可能會燒死水稻。

水稻育苗技術是一個非常細心的工作,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病蟲害等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擔心了,當出現病蟲害的時候,可以適量的噴灑一些農藥。或者是在水稻田裡,可能會有一些雜草給水稻爭奪能量。大家一定要定期的進行除草,有空的時候就去莊稼地裡走一走,確保水稻的長勢良好。

由於題目沒有給出具體的問題是什麼,這裡列舉了一些水稻育苗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可以參考下解決。水稻育苗過程中存在著什麼問題?

1、頂蓋土。

播完種子覆完頂土要進行地膜覆蓋,以便保持膜內溼潤小氣候,有利於出苗,但現在很容易出現覆土過厚或落幹,兩層土不能互相結合,呈溼潤狀態,極會出現頂蓋現象,種子必須依靠自身的胚乳養分進行頂蓋,正常小苗在2.5葉離乳,結果在2葉前提前離乳,這是造成弱苗主要原因之一。

2、下種量過大。

由於苗齡時間短,怕密度小不盤根,從正常的每盤4200粒左右提高到6000多粒,每盤內的營養,水分等能量是有限的,由於下種量過大,在有限的空間中相互爭肥爭水爭光很難育岀壯苗。

3、

澆水過勤,旱育不旱

“有氧長根、無氧長葉”由於澆水過勤,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岀現少氧無氧很空出現徒長現象,土壤水分過大,有利於病菌的滋生和繁殖,澆水過勤,很難育岀壯苗。


4、壯秧劑和調酸使用方法不正確。

我們大家都有一個誤區,壯秧劑的使用量越大,效果越好,而且還不得病,其實大家要知道,壯秧劑中的肥料也是化學鹽,過多使用會造成鹽分的積累,根系受到損傷,根據水稻的同伸理論,根傷也同樣危及水稻的櫱、葉、適度的調酸才會有利於根系的生長,否則,會得不償失。在酸性的土壤環境中,才可以抑制真菌的繁殖,調酸不會治療立枯病,如果溼度過大,溫度低,根弱的情況下即使調酸也一定不得立枯病,防治水稻立枯病必須是綜合防治才有效果。

5、生根粉使用不正確。

生根粉屬促使植物快速形成的化學制劑、生根製劑使用過量或過頻、會使水稻在6葉以後出現筒型藥害症狀、嚴重的會影響水稻的孕穗和拔節、減產幅度大、生根粉要選擇吲哚乙酸、選擇質量有保證的大企業生產的生根粉、減少使用次數。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vlog的玖兒


關於你的問題我有以下幾條觀點!

1:可以把旱田土,草炭土運到苗床地,堆放在大鵬內,並用稻草蓋好,防止春季雨淋,注意不要大堆堆放以免春季育苗時不易取土,費時費力!

2:可以選擇抗病,品質優良,適合本地區氣候條件的新品種!

3:選種是可以採取鹽水選種,將已經篩選過得種子倒入百分之二十五的鹽水中,攪拌均勻,出去上層的雜物跟癟種!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我是大迷毛


你好,很高興受邀請回答這個問題,不知道你遇到的是什麼問題,我按照經驗,從各種可能來進行分析,並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水稻在田裡育苗出問題,可能是催芽出苗、高溫燒苗、低溫凍害、肥料燒苗等情況。

圖1:生長正常的秧苗

以下按照這幾個類型來進行分析。

一、催芽燒苗

水稻萌發到出苗,需要合適的溫度、足夠的水分、充足的氧氣,秧苗生長需要適量的氮素。

溫度:稻種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最適溫度為28~36℃,但品種間有差別,一般熱帶品種偏高。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長的最低溫度14℃,溫度高於 16℃出苗及生長均較順利。水稻芽期忍耐短時間低溫的能力較強。

水分:水稻種子的吸水速度與溫度有密切關係,在低於30℃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吸水越快。穀殼薄的吸水快,穀殼厚的吸水慢。另外,雜交稻種子吸水速度快。

氧氣:在水稻種子萌發與幼苗生長的過程中對氧氣的需求情況,可分為兩個階段:露白前,由於穀殼、果皮和種皮的阻隔,外界的氧氣不易進入,胚的生長主要依靠無氧呼吸酒精發酵途徑提供能量,其生長與氧氣條件關係不大;露白後,胚與外界氣體接觸,轉為有氧呼吸為主,影響根、芽的生長。

在缺氧條件下,水稻的幼苗進行無氧呼吸,胚乳物質轉化效率降低、器官建成畸形,秧苗的抗逆力下降。缺氧條件還會使胚乳澱粉酶的活性下降,阻礙澱粉水解,影響對幼苗的養分供應,而削弱幼苗的抗性。

氮素:水稻種子的含氮率一般不超過1.7%,而3葉期的秧苗含氮率一般為3.0%~5.0%,3葉期種子內的氮素基本消耗完,生長需外界的氮素供應。幼苗期外界的氮素供應,對胚乳消耗和幼苗生長均有明顯影響。土壤氮素營養供應充足,幼苗吸收的氮素多,胚乳消耗快,幼苗乾重增長快,秧苗生長健壯。

蓋膜保溫

在生產過程中,我們遇到的高溫燒芽一般是浸種催芽不換水、浸種器具沒有清洗乾淨、催芽過程使用不透氣的編織袋,或者保溫的鮮草過多,導致催芽過程,種子的溫度超過催芽溫度的高限,引起種子燒芽。這些多數是小規模育苗容易遇到的問題,規模化育秧有專人管理,基本不會出現上述問題。

解決辦法:

1、提前2-3天,晴天曬種,降低種子含水量,同時利用紫外線對種子進行消毒,殺死附著在種子表皮的病菌。

2、種子淘洗,撈出面上的空癟粒後,使用“強氯精”或“使百克”進行種子消毒,浸泡12個小時,清洗乾淨後,用清水浸種36-48個小時(當年的新種子浸種時間48小時),期間換水2-3次,保持水清乾淨。撈出裝袋催芽。

浸種的器具要提前淘洗乾淨,不能使用沒有清洗乾淨的糞桶等器具;換水要頻繁,如果聞到泡種子的水有異味,淘洗換水的頻率要加大。

3、催芽使用通氣濾水的包裝袋,滿足種子發芽後半段對氧氣的需要,有條件的在種子袋插上溫度計,便於觀察種子堆內部溫度。催芽儘量安排在白天早上,這個時候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催芽過程的溫度變化,發芽狀況,一遍及時調整。

高溫露白。指種穀開始催芽至破胸露白階段。種穀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溫度偏低是主要矛盾。可先將種穀在50~55℃溫水中預熱5~10分鐘,再起水瀝乾,上堆密封保溫,保持谷堆溫度35~38℃,15~18小時後開始露白。

適溫催根。種穀破胸露白後,呼吸作用大增,產生大量熱能,使谷堆溫度迅速上升,如超過42℃,持續時間3~4小時以上,就會出現“高溫燒芽”。露白後要經常翻堆散熱,並淋溫水,保持谷堆溫度30~35℃,促進齊根。

保溼促芽。齊根後要控根促芽,使根齊芽壯。根據“幹長根、溼長芽”的原理,適當淋澆25℃左右溫水,保持谷堆溼潤,促進幼芽生長。同時仍要注意翻堆散熱保持適溫,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攤薄。

攤涼鍛鍊。根芽長度達到預期要求,催芽即結束。播種前把芽谷在室內攤薄煉芽24小時左右,以增強芽谷播後對環境的適應性。


圖3:催芽正常的種子


二、高溫燒苗、低溫凍害

低溫有病,高溫要命。

出苗後至2.5葉期前短期日最低氣溫降至接近6℃,秧苗不會明顯受冷害;2.5葉期後,抗寒力下降,日最低氣溫低於7~8℃,秧苗會受到冷害。長期低溫(日均氣溫低於12℃左右)會造成病原菌的侵染,引起爛秧死苗。所以,早春播種,需要蓋膜保溫。

播種至出苗期,以保溫保溼為主,若膜內溫度超過35℃,及時通風降溫,一般不澆水。若表土乾燥發白,可補澆少量水。播後5~7天內,若長期低溫、陰雨,膜內空氣汙濁,需在中午打開膜的兩頭換氣幾分鐘。出苗至1葉1心期,以調溫控溼為主。促根下扎,膜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

燒苗一般出現在溫度升高過程,沒有及時揭膜,或者無紡布蓋膜。

解決辦法:

1葉1心後,遇到高溫天氣,揭開一頭的膜,通風透氣,降低膜內的溫度,2葉1心開始,早上揭開兩頭的薄膜,晚上蓋上,進行煉苗,讓秧苗適應環境溫度。2-3天后揭開半邊膜,到移栽前儘量不撤膜、不撤拱,防止低溫出現,便於及時蓋膜。

機插秧平鋪蓋無紡布保溫的秧田,加上遮陽網,前期保溫。出苗至1葉1心時,早晚起開無紡布四周通風,下午溫度稍低時揭開晾芽煉苗,適應環境溫度。從這幾年的田間技術指導過程來看,搶早播種不建議使用無紡布平鋪保溫技術,遇到高低溫轉換出現青枯病、立枯病的時候比較多。

對已經出現溫度影響的秧苗,使用碧護、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愛可等藥劑進行修護緩苗措施。

圖4:搶早播種,無紡布平鋪保溫,高低溫轉換有較大影響

三、肥料燒苗

水稻秧苗3葉期,種子內的營養消耗完畢,大量吸收外部營養用於生長和幹物質積累。要求進行秧床培肥,2葉1心追施斷奶肥,這個過程操作不當,極易引起燒苗。

解決辦法:

1、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菜園土作為秧床。

2、提前秧床培肥。秧床提前20天進行培肥處理,按照耕地-施肥-碎土-平廂-淋水的步驟進行。

3、 每平方米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6公斤,普鈣0.3公斤,複合肥(15:15:15)0.1公斤,充分拌勻。禁止使用未經腐熟的農家肥,禁止使用碳銨、硝銨等鹼性肥料。

圖5:生長良好的秧苗

總之,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儘量在工作過程中避免。對於催芽過程要精心管理,隨時關注種子堆的溫度變化,及時調整溫度;高低溫已經產生影響的秧苗,可以使用藥劑調理。肥料燒苗基本無解。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熱愛農業,希望禾穀都很多的“禾本多”,如果你有類似的問題歡迎像我提問。你喜歡這一類的農業小知識、小技巧,歡迎點擊關注、收藏、轉發,讓更多的人受益。】


禾本多


一、水稻育苗存在的問題

1、苗床備土過晚

調查中發現,秋做床的農戶佔有一定比例,而秋備苗床土的農戶卻不多。有些農戶在春季做床,春季播前才備苗床土,4月15日到播種的時間了,由於大棚地上年冬季雪大化成水,導致地溼,不宜進土、上棚、擺盤,延誤了最佳的育苗時間,影響了育苗質量。

2、沒有應用鹽水選種

浸種後芽勢弱,溫度低時出不來苗,溫度高時長成楔子苗,出苗不整齊。

3、育苗操作不當

一些農戶在水稻育苗過程中,沒能按照水稻育苗的技術標準認真執行,不斷出現秧苗不齊、秧苗弱小等問題,導致移栽到本田後返青延遲、抗病力下降,以致減產。壯秧劑沒拌勻,部分種子在土中直接受藥害,導致出苗不齊;秧苗沒拱土時就澆水,水流把床面的除草劑衝到一起,使部分地方的種子在土中受除草劑藥害,出苗不齊;覆土薄厚不均。覆土少,容易失水、芽幹,覆土厚,苗拱土慢,因此出苗不齊;棚膜原因,導致出苗不齊。新膜易受藥害,因為在不通風的情況下,溫度上來時,秧苗的呼吸作用,使之受壯秧劑、除草劑藥害。舊膜有透氣性,這裡一個小口,那裡一個小洞,通風換氣,秧苗不受藥害,出苗整齊;藍色膜在溫度低,光照少情況下,棚內發暗,秧苗出的不齊,而白色膜在這種情況下亮些,出苗整齊。氣溫正常時,藍膜和白膜都出苗整齊。

4、不注意病害防治:在水稻秧苗管理過程中,不少農戶不進行防病,等到發病時,又不能及時正確選擇藥劑防治,導致秧苗病害嚴重,秧苗素質下降。

二、解決問題的辦法

1、秋備苗床土:秋季備苗床土,即把旱田土、草炭土運到苗床地,春季育苗不誤農時,省工省力。把拉回來的土長條狀堆放在大棚內,並用稻草蓋好,防止春季雨水大不易取土,也不要大堆堆放,否則春季育苗時化凍慢費工費力。

2、鹽水選種:將風選、篩選過的種子倒入25%的鹽水中,即100斤水加25斤鹽溶解後,將風選、篩選過的種子倒入溶液中,溶液沒過種子10公分,攪拌均勻,然後把秕穀和半仁籽撈出,再把沉在底部的飽滿的種子撈出後,用清水洗1—2遍,然後再進行浸種及催芽處理。經過鹽水選的種子能夠育出壯苗。

3、培育壯苗:壯秧劑和苗床土混拌均勻後播種。由於苗床已經澆透水,在2葉期前,原則上不要澆水,沒出苗時,更不要澆水。覆土必須過篩、薄厚均勻,厚度0.5—1㎝。在秧苗立針期撤去地膜後,要每天早上通風一次,時間僅5分鐘,隨秧苗長大,秧苗通風時間相應延長。秧苗1葉期,棚內溫度不高於28℃;秧苗2葉期,棚內溫度不高於25℃;秧苗3葉期,棚內溫度不高於22℃,此後溫度保持逐漸與外界溫度相同。

4、加強病害的預防和治療:在秧苗1葉1心期以後,就應該噴藥預防立枯病、青枯病及稻瘟病。防治立枯病用瑞苗清水劑,每平方米1ml,或用克枯星每平方米用10ml,可有效防治防治苗期立枯病;防治稻瘟病,在苗期帶藥移栽進行防治,用75%的豐登三環唑可溼性粉劑每平方米苗床用3—4ml或用40%富士一號,在插秧前7天,每100平方米苗床用13ml對水5㎏噴霧,防效可達95%以上。


喜歡就請私信我


立枯病,是苗床育秧階段最常見的秧苗期病害,表現為植株萎縮、黃化;莖基部黃化、嚴重時會腐爛;根系發黃,嚴重時會出現有液體冒出的情況。苗床出現了立枯病,沒有治好的可能,只能是控制發病的程度。而且,發生立枯病的苗床,秧苗很難再使用機械移栽了。那麼,防治立枯病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1、調酸。秧苗最適合生長的PH是4.5-5.5,這個PH區間也是對立枯病病菌的繁殖和活動抑制比較強的酸度區間。苗床土調酸是重要的過程,但是出苗後的調酸也是比較重要的過程。特別是在離乳期也就是秧苗2葉之後,也需要對苗床進行調酸,可以選擇撒施固體酸也可以噴施液體酸來處理。

2、補充養分。養分的缺失也是立枯病發生的一個條件。床土的養分缺失,會影響秧苗的正常生長,影響秧苗素質,從而造成秧苗的抗逆性、抗病性差,容易被立枯病病菌侵染。建議在秧苗2葉期之後噴施氨基酸類葉面肥或者撒施壯秧劑來補充秧苗生長所需的養分。

3、藥劑使用。防治立枯病的藥劑一般都是惡黴靈、精甲、嘧菌酯以及多菌靈等殺菌劑。對於這類殺菌劑來說,在噴施之後需要清水洗苗,將藥劑沖刷到莖基部的土壤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量不要太大,不要把藥劑的濃度過度的稀釋了。否則,即便是噴施了也沒什麼用。

4、通風。通風是防病立枯病的苗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棚內溫溼度、控制秧苗的高度、促進秧苗的有機物積累、提高秧苗的抗病性。同時,降低棚內的溫溼度也能有效的抑制立枯病病菌的繁殖和活動,減少病菌對秧苗的侵染幾率。特別是在連續的低溫寡照天氣情況下,更是要堅持通風,降低棚內的溼度。

5、澆水。澆水是秧苗管理的必要管理措施,但是澆水也要科學、合理的進行。適當的乾旱有利於秧苗的根系生長及提高秧苗素質。但是長期的大水澆灌對於秧苗來說是不利的,根系生長差、地上部徒長、有利於土壤中立枯病病菌的繁殖和活動。所以,適當的乾旱、避免長期的大水澆灌,對於防治立枯病也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

總之,苗床立枯病的防治要以防為主、治為輔,防的意義要遠遠大於治的意義。同時,防的手段和技術更加的多樣化,也更容易操作。因此,建議大家要從日常的管理措施中,加強對立枯病的防治。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農村瑤族小明哥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田裡的秧苗大致有兩種症狀,下面來介紹一下。

防治立枯病與青枯病,首先要從育苗的基本環節入手,最主要兩點就是種子和育秧土。首先種子一定要選擇成熟度,飽滿度好的。經過曬種,讓紫外線殺滅一部分種子表皮上的病菌,並讓種子水分達到一致,保證出苗能夠整齊。育苗土的pH值一定要控制在4.5一一5.5的範圍內,因為立枯病做為真菌性土傳病害適合在ph值呈鹼性的土壤裡生長。其病菌是在不利秧苗生長的條件下,侵入秧苗根部,從近地表外開始腐爛,有灰色或紫色黴狀物,葉片捲成針狀,慢慢變黃轉褐,秧苗容易從地表處拔斷。立枯病,有傳染性,先由點,片發病,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展。而將育苗土的ph值控制在酸性條件下,立枯病就沒有滋生的適宜土壤環境條件,其發病幾率大大降低。同時要在秧苗一葉一心期用含有惡黴靈成分的藥劑進行防治。而且要進行土壤二次調酸處理。因為壯秧劑所含的調酸劑,調理土壤後其有效期也就是20天左右。具體方法是用酸化水噴淋,或者用固體酸伴土進行均勻撒揚,同時要洗苗,避免燒苗。在苗床管理過程中,要控制土壤水分,不能過多。以促進根系發達,也是防止立枯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青枯病是生理性障礙,與根系發育不良,秧苗徒長或者溫差急劇變化有關。過高,過低溫度都會促使青枯病的發生。青枯病由於根系發育受阻,秧苗失水而發生。發病時,葉片捲縮,由綠色變為黃褐色,近地表部分不腐爛,還保持綠色,拔苗時連根能拔起,這是與立枯病的主要區別。青枯病的預防首先苗床施肥要均勻,不能過量。前期要控制水分,髮根壯苗。後期要防止高溫徒長,低溫受害。出苗後到一葉一心期,最適宜的溫度是25-28℃。一葉一心到兩葉半期最適宜溫度是20-25℃。兩葉半到插秧期。要加大通風力度和通風時間。陰天要晚通風,早關棚。晴天要早通風,晚關棚。

以上經驗供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用戶張建付


立枯病,是苗床育秧階段最常見的秧苗期病害,表現為植株萎縮、黃化;莖基部黃化、嚴重時會腐爛;根系發黃,嚴重時會出現有液體冒出的情況。苗床出現了立枯病,沒有治好的可能,只能是控制發病的程度。而且,發生立枯病的苗床,秧苗很難再使用機械移栽了



我是你的撫州老表


關於水稻苗床年年殺菌 為什麼還會得病 談談個人看法 回答不周 望海涵 水稻苗床兩大病害 立枯病和青枯病,造成這兩個病因的問題 不單單是殺菌就能解決的了的 因為造成水稻青枯病和立枯病的原因太多了 立枯病青枯病的成因很多比如播種量過大 氣溫過低 陰雨連綿光照不足的天氣 土壤偏鹼 連續低溫突然爆晴 苗床不平有凹坑 和多種病原菌土壤傳播 都會造成立枯病和青枯病 這需要農戶的加強管理 播種量不能過大 要適時播種 夜間氣溫要恆定 6度以上大棚播種 不能盲目搶早 正常催芽稻種4天左右出苗 為出壯苗提供有利條件 出苗後要做到 通風 煉苗 防寒保暖的工作 提高秧苗抗病能力 要控制棚內溫度 防止徒長 一葉一心溫度在26-30度 兩葉一心必須讓秧苗 逐漸適應寒冷條件通風降低棚內溫度 三葉一心棚內溫度不能超過25度 土壤水分不能過溼 但水分要充足 三葉期後要大通風 如果晚上溫度在10以上可不蓋棚 這樣能育出抗寒能力強的壯秧 做到以上幾點 在加上苗床各種殺菌 得病的幾率會大大降低 .


逆時針360


在水稻生產上素有 “ 秧好半年稻,壯苗產量高 ” 的說法,因此要獲得水稻高產,育好秧苗是關鍵。水稻育苗時期最容易遇到的8個問題,怎麼解決?

1、 又快到每年水稻育苗時間了,啥時候育苗適宜,育苗越早越好嗎?

水稻育苗播種適宜時間由兩個條件決定的,一是要根據當地插秧時間向前推35-40天為宜,二是根據當地氣溫,氣溫穩定通過6度水稻大棚育苗就可以播種。水稻最佳播期4月10日~18日。

水稻育苗不是越早越好,播種過早立枯病發生重,秧齡過長,錯過適插期,壯苗變成弱老苗,不利於機插秧;育苗過晚,秧齡短,育不出壯秧,水稻產量低。

2、水稻插一公頃本田需要多大苗床面積?

按中等插秧密度行距9寸(30釐米)乘以穴距4~5寸(13.2~16.5釐米),每公頃插20~25萬穴,需機插盤525盤(35盤/畝)需苗床88平方米,考慮到育苗、插秧時損失,一般多育10%秧苗,每公頃育苗600盤,需苗床100平方米。 拋秧缽盤育苗500—600盤(434孔眼/盤),需苗床100-120平方米;隔離成育苗90-120平方米。

3、水稻育苗播種量多少適宜,害怕芽率不好,多下點籽行嗎?

俗話說“落谷稀播育壯秧”,在適宜育苗播種期內,苗床常規育苗平方米播芽種不超過5兩,機插盤每盤播量2兩,最低不少於1.8兩,最高不超過2.4兩(芽率90%以上的芽種);缽體盤每穴3粒(芽率90%以上的芽種);如果採用土種混播播種量需增加20%。

4、水稻育苗播種,是用催芽的好,還是不催芽的好?

播種用催芽的種子,比不催芽的種子早出苗2-3天,並且出苗齊。

5、水稻浸種放藥是防什麼病的?

稻浸種放勁護(氰烯菌酯)是防治惡苗病的,俗稱公稻子。

6、去年我家水稻公稻子多是怎麼回事?浸種時我也放藥了?

水稻秧苗公稻子多,主要是浸種消毒不好,去年水稻浸種期間氣溫低,浸種時間短或藥劑濃度低,造成種子消毒不徹底,導致惡苗病發病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