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導語: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一直都是趨利避害的,面對受傷流血人們是能避免則避免,但這隻能是發生於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是戰爭當中受傷流血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連生命的消逝也只是短短一瞬間的事情,那麼有沒有想過,為何古人打仗很少有裝死來逃過一劫的?

打仗裝死並非是我們看電視劇那樣,敵人在戰場上不會和善的對待屍體的,因此裝死的人要"享受"和死屍同樣的待遇,那種待遇不僅僅能讓"裝死"的人活了過來,還會讓其遭受到更為恐怖的折磨,這種折磨不僅僅在肉體上同時又體現在精神上,逃兵的罵名會跟著你一生,直至帶入墳墓,即便是自己的後人也可能受到牽連的影響,因此古人幾乎沒有戰場裝死的。

奮勇殺敵非常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戰場上其實有很多人都有膽怯的心理,但他們依舊需要向前浴血奮戰,有的為了保衛後方的家人,有的則是不得不戰,有的則是為了光宗耀祖。因此即便作為第一排死亡率最高的士兵他們也會奮不顧身的向前衝鋒投入戰爭。保衛家人的咱們就不做介紹了,這種人就是為了給家人留下安全的環境因此才殊死搏鬥的,咱們聊聊後面的兩種人。

存在不得不戰的人的原因是其本身很害怕打仗,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使其必須參加戰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古代打仗的時候,一般在後方都有督戰的部隊,如果他們沒有得到允許後退的命令下,遇到了後退的士兵,一律採取殺無赦的做法,因此相對於被自己人殺死,還不如拼死一搏在敵人手中尋求一絲生機。

有人會說可以在戰場當中裝死躲過去啊,這個是咱們之後要講的事情,況且真實的事情並非像電視劇裡演的那麼美好的。

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即便面對死亡也要攻上城樓

光宗耀祖的人則是理想型的,他們也心知肚明向前衝鋒的死亡率最大,但是他們也知道攻上城樓的人都有重賞,因此即便是最前排的士兵他們都會在這種利益的趨勢下為自己的未來做一次豪賭。這種事情在古代常有發生的,唐朝的時候李淵賞賜張士貴登城,僅僅是婢女就有八十人,錢財更是多乎其多。明朝時期朱元璋就是因為首登的緣故而吸收了常遇春,這才使得常遇春從草寇一步步成為了鄂國公。這些人即便戰死了也會受到尊敬,家人也會被優待。

裝死當逃兵往往是死的最慘的

這回咱們再來看裝死在戰場中有何作用。試想一下如果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突然看到一個沒有受傷的友軍正在像蛆一樣蠕動到屍體當中,開始了裝死的行為,你氣不氣是不是很想補他一刀,沒錯古代人也是這麼想的,因此裝死的人有一部分死於友軍的憤怒之下了。

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亂箭之下裝死可能真的死了

況且在戰場上到處都是刀光閃動,即便當作死人也很容易被掉落的刀片、弩箭所刮傷和射傷,而裝死的人和死人無異,只能當做活靶子射殺,即便僥倖的沒有死去,要知道戰爭不會持續很短的時間,在古代醫療設備有限,且你還不能讓別人知道你裝死的情況下很可能最終因為感染而死。不過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少的,最多的則是可能被踩踏和碾壓致死,因為雙方交戰,萬人奔騰、戰車滾滾,裝死最終都可能被火火踩死,與其這樣憋屈的死亡還不如奮起能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呢。

即便有幸活下來在戰場清理依然還是會死

如果在戰爭結束裝死的人還活著,那麼他們必然會面臨誰勝誰負的問題。如果是己方勝利,在清理戰場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你還活著,並且身上並無直接的嚴重傷勢,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會享受高級接送的"囚車"並將以掛機賣隊友的行為冠名上逃兵的優秀稱號,緊接著你會被送往軍部進行"打賞",這一切都結束之後估計已經是進氣少出氣多了,此後你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為此古人才不會笨到裝死的程度呢。

如果在結束後敵人獲得了勝利,那麼面臨裝死的人有兩個結果。由於戰爭過後敵人都會將奄奄一息的人補上兩刀讓其死亡,並且還會對已經死的屍體補上兩刀確認死亡,因此裝死的人很容易在補刀的過程中火火被補死,聽起來是不是很是憋屈。即便你在補刀的環節當中挺了過來,那麼恭喜你到達挑戰的下一階段,那就是閉氣大法和烤肉盛宴,清理戰場後通常會選擇用一個大坑將所有死掉的人填埋亦或者是一把火全燒了,相比無論是活埋還是火燒都不是裝死的人想要的最終結果吧。

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戰爭結束後勝利方開始清理戰場

第二種則是補刀的過程中給你抓起來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還不如被補死呢。敵人會首先對這些人進行折磨將其弄的體無完膚,心情好的最終直接弄死,想要繼續玩弄的則可能把這些人當作禮物"送"給對戰的國家,對他們國家進行嘲諷,不過即便被送回國家最終也是會被處死的,這兩點使古人不會去裝死。

遊牧民族不裝死主要是怕隊友補刀

曾經的遊牧民族就是一種佔了便宜就跑一點不吃虧的軍隊,因此他們在戰場上逃跑率很高,當時他們的君王下了一個政策,意思是隻要在戰場上搶奪回己方的屍身,那麼這個屍身所擁有的所有財富都歸於你,這點很多朝代都有,不過並非是搶奪友軍的而是搶奪敵軍的,上次也從全部財產變為一定財產。這種政策的提出,很有效的減少了他們軍隊的逃跑,作戰時間得到了極大的延長,往往一場戰爭過後敵人連他們一具屍首都搶不到。

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邊打邊跑的遊牧民族

不過他們這些奮勇殺敵的人大多都是一些窮困的屌絲,因此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迎娶白富美,畢竟這是一個極為取巧的機會。那些並不打算搶奪屍體的人也會一直衝鋒陷陣,因為當時還有規定,內容說的就是凡是擊斃逃跑者,其財產同樣歸屬於擊殺的人,為此即便不去拼殺,也會在裝死和逃跑的過程中讓自己的友軍補了刀拿去換錢了,說來也是可笑。

極為嚴厲的懲罰制度讓眾人不能裝死

相對來說古人害怕裝死的種種原因來說,他們其實更害怕的則是裝死之後被冠上逃兵的名號。要知道古代對待逃兵可是非常殘忍的,即便是現在對待逃兵都需要送到軍事法庭的。古代對待逃兵可是帶有連帶責任的,秦朝時期《軍爵律》記載著兩條關於處置逃兵的法律。

第一條就是將士兵以五人編成一隊,彼此互相監督,但凡隊伍中出現一人逃亡的,服役的時間增加兩年,不過還算人性化的則是凡是有擊殺的人可以免去增加的懲罰。第二條則是對於戰爭結束後的獎與罰,一般結束後軍隊會統計人數,對死亡和失蹤的人進行上報,對於失蹤的人來說軍隊已經將其上報為死亡,那麼他的家人都會享受一些撫卹有甚者會有爵位。如果經後期查實並未死亡而是逃跑,那麼不僅剝奪家人的全部福利,同時冠上逃兵之家的稱號,家庭一直有著罵名,如果逃亡的人回來了,那麼他也會被貶成國家的奴隸。

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一人逃跑全家連坐砍頭

這種懲罰來說對於裝死逃跑的人來書都是較輕的懲罰了,在東漢末年時期曹操執掌軍事大全,為了防止有人裝死逃跑特地制定了"士亡法"這個法律的意思是發現一個逃兵全家連坐,這種懲罰起初只是將其親人驚醒拷打逼問逃兵的下落,但是後來曹操認為這樣的懲罰仍然不做有效於是將連坐改為直接處死。雖然說後來皇帝對逃兵給與了減輕的懲罰,但是還是讓人聽聞渾身打顫。

裝死是一種觸犯家族榮耀觸犯神明的事情

在希臘的社會中,人們對家族的榮耀極為看重,他們認為戰士死在戰場是他們最好的歸宿,因此每一位死去的戰士最終都會被埋葬在家中充當家族的守護神。因此即便他們知道在戰場上會有極大的可能死亡,他們也不會在戰場上裝死來當逃兵。在他們眼裡認為逃兵是一種有辱於家族的事情,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那麼家族的人員會被外面的世人看不起。

那些裝死的士兵最終結果慘不忍睹,以至於無人裝死

面對長矛雨也要衝鋒的希臘士兵

相反如果在戰場中戰勝,那麼就能夠成為英雄、即便是死了也能夠成為英雄,作為英雄的家族無論是外面人的看法還是國家給與的補貼和福利政策都能給家族帶來很好的影響,因此希臘人的家族觀念是他們在戰場上絕不裝死的一個主要原因。

結語:其實我並不討厭裝死,但是這種裝死必須是有意義的,如果是明知此時我軍寡不敵眾且我軍後方正在支援的路上,那麼裝死可以被稱為保留戰鬥力的一種合理體現,只要在之後的戰爭當中奮勇拼殺相信也不會有人會說什麼異端的話語。

不過對於那些為了個人性命而裝死的人,那麼我的內心實際上充滿著鄙夷,雖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條,但是保家衛國才是正道。綜合以上諸多原因,古人戰爭當中不去裝死其實也是蠻辛苦的,不僅僅擔心敵人還擔心自己人,一不小心不僅僅被友軍殺了還揹負罵名,豈不是很可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