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作者 | 李政魁


我今生註定對洋芋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有著割捨不斷的緣分。因為我就是吃“山藥(俗稱洋芋)米拌麵”長大的,經歷過洋芋的時代,感受了洋芋的恩情。 雙休日我從城裡回到鄉下老家,母親不一會就撿來幾個長滿芽芽的洋芋,丟在火炕裡燒著。我盤膝坐在母親身邊,拿起燒熟的洋芋就往嘴裡送,雖然燙嘴,但滿嘴溢香,十分過隱。母親又端來一缽蒜泥、一碟兒醃蘿蔔絲、一碗酸拌湯,味道更佳。我說比城裡賣的燒洋芋好吃多了。母親的臉上漾溢著花兒一樣的笑容,洋芋香在我的心裡,幸福卻駐留在母親的臉上。離開老家時,父親會意地微笑著給我裝了足有五十斤,我拿著它們乘車回到城裡。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午飯時,妻子把切成塊狀的洋芋煎熟,再把洋芋盛到一個碗裡,撒上綠油油的香蔥,滴上幾滴火辣辣的辣椒油,這道色香味俱佳的小吃就做好了。看到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兒子好奇地瞪大眼睛;“爸爸,洋芋還比‘小白兔’奶糖好吃嗎?”我深深地點了點頭。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走出大山到城裡工作,我雖然吃過生猛海鮮,嘗過茅臺好酒,最難忘的,還是家鄉的洋芋。這些質地細緻、皮薄脆嫩,色澤或紅或黃的“金疙瘩”,無論你是炒、煮、煎、炸,還是深加工成柔韌爽滑的粉條,都能成為餐桌上一道靚麗的佳餚。至今每次在家做飯或者是去餐廳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的點上一道用土豆為原料做成的好菜,而且每次都會吃的精光。 在我的記憶中,老家人幾乎都是這樣開始每一天的,就象城裡人從一杯牛奶一隻雞蛋、一碗米粉抑或一碗麵條開始每一天一樣,他們總是與洋芋發生著千絲萬縷以至於耐與生存的關係。因而,在以洋芋為主食的老家人眼裡,洋芋就是他們的生命,他們非常宿命地要去崇拜它去善待它。甚至可以說,老家人的所有勞作和期盼,就是為了讓洋芋一年接一年地豐收,唯其如此,老家人才會心安理得,才會眉開顏笑。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過慣苦日子的父母經常給我講述洋芋的故事。在那全民生活艱難的年代,家鄉偏僻貧瘠的黃土地上生長著一片片蔥鬱的洋芋。每年秋天,鄉親門便拉著架子車把那些和著泥土氣息的洋芋往家裡轉運,這時候,家家戶戶的床底下、牆頭上、過道里都堆滿了它,好像天底下只有一個洋芋的世界。一直到第二年春天。那時秋收春種又忙又累,人也容易疲勞容易飢餓。每次勞動回來,母親都變著花樣做洋芋吃,有時將洋芋洗淨後一個個放進鍋裡煮;有時將洋芋去皮後切成饅頭那麼大的塊塊放到飯上蒸,有時也把洋芋和少許的大米放在一起煮成熱騰騰的洋芋稀飯。

直到80年代後期,我每年這季節去學校,母親都讓我帶上滿滿一袋洋芋,餓了拿出來充充飢;困了就啃幾口提提神;有時心情不好,就獨個兒坐到校園邊的小山頭上吃洋芋,吃著吃著便彷彿看到了父母辛勤勞作的身影,於是我就跑到教室拿起書本,慢慢地便忘記了煩惱和優傷。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洋芋記載著歲月的漫長和滄桑,聞著洋芋的清香,敘說那經年的往事。十幾年過去了,在兒時吃過多少洋芋確已記不清了,但洋芋給我的溫飽給我的力量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也就是這些洋芋,使我在溫飽不能解決的年代也能體會到生活的充實和溫暖,在艱難的困境中也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與快樂。

難以割捨的洋芋情   李政魁

(原載2005年5月《甘肅日報》《甘肅農民報》《甘肅廣播電視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