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喊话中国还口罩,中国的反应也太绝


还记得几天前,日本爱知县丰川市市长向中国求援吗?

一个多月前,在中国城市物资紧缺的时候,他们给无锡寄了4500个口罩和500套防护服。

现在日本疫情严重了,他们也开始紧缺,无奈之下隔空喊话无锡:

有多余的吗?我们有点不够了...

求助信号发出后,国内的大多民众都表示乐意提供帮助。

两天不到的时间里,无锡市就回赠了丰川5万个口罩:

十倍回赠,拿好了!

同样的事情,还有重庆市回赠釜山6万只口罩。

今年1月时,韩国釜山向正在因为疫情口罩紧缺的重庆,捐赠了1万个口罩、3000对医用手套、500副护目镜。

如今重庆回赠了釜山6万个口罩,其中包括1万个N95。

与此同时,中国上海、山东、天津、广州、黑龙江省市,也向釜山捐赠了口罩。

厦门、深圳对韩的援助物资,也已经抵达了仁川。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那些中国人记在心中的古诗词,我们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1

如果说一比一回赠口罩、十倍回赠医疗资源,是“投桃报李”。

那我们对意大利的援助,完全可以说是“涌泉相报”了。

最近,意大利外长迪玛约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意大利疫情爆发后,中国是第一个向意大利提供医疗物资、并派遣医疗专家支援的国家。

而中国人对意大利之前帮助的感激,也让他非常感慨:

“当初武汉疫情爆发时,意大利向中国捐赠了4万个口罩。

还被一些人指责这是廉价抛售用来保护意大利人的物资。

如今,中国回赠了意大利数百万只口罩。”

这次中意之间的互助,也让意大利外长感慨当初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

“当年嘲笑我们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人,现在应该承认:

正是对这份友谊的投入,让意大利有能力挽救生命。”

不知道听到这番话,现在缺物资的欧洲国家,有没有后悔当时应该多支援中国一点...

2

比送去物资更难得的,是中国对外输出的“抗疫经验”。

我国已经向5个疫情严重的国家,先后派了7批专家组前往支援。

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和柬埔寨,在疫情最严重最需要支援的时候,得到了中国专家组们的支援。

他们带去的抗疫数据、经验、诊疗方案、隔离方法,比单纯的物资更宝贵。

另外,为了让中国的抗疫经验帮助到更多的国家,

早在十多天前国内的专家们就开始通过网络、线下分享会等方式,和各国直接分享抗疫经验。

至今,已有超过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

收到了中国卫健委关于疫情的最新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术文件。

分享会前,专家组们提前收集了各国的问题,熬更守夜筹备资料。

会上认真地划重点、讲细节,毫不保留地将把宝贵的经验都分享出去。

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在分享会前说到:

“因为疾病这东西没有国界,没有可以保留的。”

经历过同样的灾难,彼此之间感同身受。

愿意用无私的分享,代替嘲讽和讥笑。

这不仅仅是一个大国的担当,也是一国民众的成熟体现。

3

从更大的层面看,有能力对外进行大范围的援助,不仅仅是善举,也是我们自身的成就。

昨天,外交部宣布了一个让人心里感到振奋的消息:

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7个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非盟等提出援助。

物资、人力、经验...全方位支援,就想要大家一起好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不仅有自豪,也有一种忍不了想要落泪的情绪:

从最艰难的时刻,一步步走到有余力支援四方的阶段,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不易....

还记得疫情爆发初期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疫情带来的紧张和沉痛。

全国口罩等医疗资源脱销,武汉医务人员、医疗设备严重不足:

重灾区各大医院床位紧缺,全国各省市都不得不组织人手、物资前往支援。

无数人每天都在为新增的确诊数字揪心,因为每个数字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家庭的伤痛...

但随着全国一起封城,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抗疫之中,到了三月,情况开始好转。

新增人数逐步下降,三月中旬时,援鄂医生分批回乡:

各大电商平台线下商店里,口罩消毒剂等产品都能正常购买。

两个月的时间里,每一天都是被无数人的汗与泪填满,每一天都有人在绝望和希望之中挣扎...

如今,情况越来越好,我们终于有了人力、物力、精力,去支援他国抗击疫情。

这不也是从侧面反应了国内现阶段抗疫资源充足,疫情发展平稳可控吗?

这份中国奇迹,我们与有荣焉。

4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国家的政府是在感谢中国,但他们的人民或许并不会领情。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关于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总是有心存偏见、习惯歧视的人。

但是,这世上存在自私狭隘的人,并不是让人们停止善意互助的理由。

民众之间传递的善意,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应该大于少数宣扬仇恨和偏见的声音。

就像今天马云在微博上呼吁的那样:

善良是真正的自信,我们不应该对求救呼声冷嘲热讽。

我们不能用一些人的错误,否定一整个群体乃至一整国人;

就像我们不希望海外民众因为个别人的行为,就对所有中国人产生偏见一样。

更何况,在疫情这件事上,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传递善意:

在投桃报李之外,还应该记得唇齿相依的道理。

“今天的我们同在一片着了火的森林里,一荣未必俱荣,一毁必然俱毁。”

如果海外疫情日益严重难以好转,我们又如何独善其身呢?

最后,这些呼救的声音,可能不仅仅来自外国,也可能来自来自湖北、来自武汉。

我们不应该在他们承受了巨大的伤痛,换来了今天的希望时,还对他们投去歧视的目光。

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福祉相互依存。

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