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革命,勢在必行


餐桌革命,勢在必行

除幽門螺桿菌外,共餐制還可能會引起多種疾病的傳播,比如甲肝、霍亂、戊肝、細菌性痢疾、傷寒、腸結核、脊髓灰質炎等,這些疾病在共餐的情況下都有傳播風險。多位專家指出,新冠疫情促使分餐制再度成為熱詞。

然而,這場“餐桌革命”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半年前,65歲的退休職工李阿姨從老家到杭州照顧孫子,因為一直有胃痛的毛病,兒子特意帶她去醫院做胃腸道相關檢查,沒想到卻被查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為了避免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家人,兒子提出家裡用餐使用公筷,但李阿姨卻覺得無法接受,“一家人還要用公筷、分碗碟,實在是太生分了,像外人一樣。”

一些老年人確實可能會對分餐不適應,因此在推廣“餐桌革命”過程中,科普宣傳與制訂規範同樣重要。們需要把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傳播途徑給老人說清楚,相信能聽明白的老人都會同意分碗筷、適度分餐。即使在家中,也最好實行公筷制,減少細菌病毒的相互傳染。吃飯使用專碗專筷、夾菜使用公筷母勺的方式,儘量不要相互夾菜,這樣是能夠避免細菌病毒交叉傳染的。 

正如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部主任顏虹所說,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得出的經驗和教訓之一,就是被事實無數次證明正確的“預防為主”,特別是預防傳染性疾病,分餐制、不隨地吐痰,是重要的預防傳染病方法。所以,我們號召大家:立即行動起來,實行分餐制,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編排:安妮

曉玲醫生“溫心”提醒您:關注4.20世界痛風日

太極泉水,天然弱鹼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