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清明返乡新“怪象”,城里人“喊屈”不被待见,为啥?

新大风歌


又到清明祭祖时节,各地纷纷扬扬回来许多祭祖的人,由于疫情防控没有全部解除,返乡的自然会出现不被待见的现象,

另一个,有些返乡的人习惯于城市优质生活,对乡下的食物和水产生排斥,总觉得乡下的这些不太卫生,所以急匆匆的祭祖完毕后就回城市。


崇州重阳王


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气以外,也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还是我国最主要的祭拜日期之一,所以每年在清明节到来时,很多城里人都会从城市中回到农村老家祭拜先人。但是这几年在清明节祭拜时却出现了新“怪象”,那就是回乡祭拜的城里人“喊屈”不被待见,这是为啥呢?

近几年由于在外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所以农村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变得热闹起来,清明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祭祀节日,所以在清明节时,很多城里人都会回到农村扫墓祭祖。当城里扫完墓后,通常会在亲戚家小坐一下后便起身再次回到城市中,连一口饭、一口水都不喝,所以便有了农村人不待见城里人的说法,那么农村人真是不待见城里人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农村人自古以好客闻名,别说亲戚在自己家里吃一顿饭会好吃好喝接待,就连路过的陌生人来借宿,农村人也会亲切的让前来借宿的陌生人住下。那么为何却有城里人不受农村人待见的说法呢?

原因一,城里人生活节奏太快导致。虽然清明节祭祖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十分的重要,但是很多城里人回乡祭祖大多是走一个形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回乡扫完墓,会在亲戚家小坐一下,然后又回到城市开始自己的生活。因为很多城里人只是在亲戚家小坐一下,还没等到中午吃饭就已经起身,农村亲戚该怎么安排回乡扫墓的城里人吃午饭呢?

原因二,亲情观念越来越差。现在回乡扫墓的城里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因为自己的父母岁数已经很大,出行不便,所以扫墓的事情就已经安排给孩子们来做。由于这些年轻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进城,很多农村的亲戚都不熟络,自然不好意思让不熟络的亲戚安排吃饭。

综上所述,其实并不是农村人不待见城里的亲戚,只是大家的生活方式差异太大才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发生。大家如何看待城里人回乡扫墓不受农村人待见这件事情,欢迎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4月初,清明返乡新“怪象”,城里人“喊屈”不被待见,为啥?

四月清明节,是一年一度的扫墓祭祖的日子,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一个星期都可以进行。

扫墓没有规定到具体哪一天,一般清明节当天祭祖的人比较多,也有的人会根据自己家族人员时间安排,可能会提前安排时间祭祖。

三月底就陆续开始有人祭祖了。今年出现了清明返乡新现象,祭祖后喝口水就返城了,饭都不在农村,这是为啥呢?

我家祭祖4月1号就完成了,主要是听从城里的叔叔一家四口的时间安排,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扫墓本来就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有商有量就可以了。

我们还为此还准备了一桌饭菜,就等着叔叔一家回来祭祖后聚聚,大家吃吃饭,高兴一下。但是到了当天上午9点左右,叔叔一家人开车从城里回来了,带了上坟的花还有钱纸香烛,还有一箱苹果,好多饼干,都放我家了,其中带了一些去奶奶爷爷坟上做了贡品,最后还是会拿回来吃的。

他们回来后全程戴口罩,没有摘下来过,去扫墓也是没有摘过,一直到上午十一点钟扫墓完,家里正在做饭,叔叔一家四口说要回去,我们极力挽留下来吃饭还是没有成功,没办法,最后我们自己家人吃酒席了。

对于这样的事,爸妈心里肯定有点不舒服,但是经过我劝说后,大家也释然了,疫情没有结束,做好防护是应该的。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明天就是我们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是传统的上坟祭祀的日子,这一天的农村,跟以往相比,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很早的时候,路口的摊贩就开始忙活起来,在这一天出售祭祀用品的生意是忙的一塌糊涂。这一天的道路上也是车辆最多的一天,尤其是一些过去车辆稀少的乡村道路,也开始出现了道路拥堵,每年的清明节,在一些主要路口,都会出现堵车现象,熙熙攘攘的车辆目的地都是一样,那就是赶回农村的老家,去上坟、祭祖。

过去的返乡,哪些已经在城市之中安家落户的“城市人”,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大家都是热情接待,作为本家、亲戚、街坊,都是相当的热情,从农村走出去的,别管在城市过的多么的风光,但回到自己的农村老家,还是哪个原来的自己,但也有一些已经忘了自己是原本是这个村子的人,真的把自己当成城里人了,这样的结局自然形成了:不受待见。而且这几年这种情况愈来愈严重,这是啥原因造成的呢?

生活节奏变快:现在的经济第一,金钱至上,没有钱是寸步难行,这也让大家都赶着时间去拼命的工作、去忙碌。才能给顾得上全家的温饱,全家的开销。这跟过去相比较是有很大的改变,过去的农村大家外出的很少。都是务农为主,农闲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拉拉家常,村里人员也比较多,现在不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平时都忙的一塌糊涂,就连走亲戚这件过去常见的事,现在也变得稀少,断亲的现象频发。这些城里人回来一趟,也是着急忙慌的上坟之后就走,大家招待也不是,不招待也不是,直到演变成现在的视而不见。

农村条件变好:过去的农村和城市,差距还是很大的,哪些已经走出村子的城里人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大家也是热情的不得了。过去的农村条件落后,很多时候去城里,还真的需要找这些在城里的去帮忙,找人帮忙是我们的传统,但一来二去找人帮忙,也有真的不帮的,也有真的帮不上的,总之不管帮不帮,话柄势必会留了下来。作为礼尚往来,你没有帮我,你回来之后我干嘛待见你呢?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一种正常变现。虽然这样的情况不多,但也毕竟存在。

有的“城里人架子太大”:有的在城里混的不错的,回村之后也就忘了自己是这个村的人,而是真真正正把自己当做了城里人,看着这个不好,瞅着哪个不顺眼。说话高傲,这幅瞧不起人的神态自然是不会受到待见,有的不但在村里吃喝一通,走的时候还会捎带很多东西,这样的行径自然让人难以接受,再回来的时候不受待见也就很容易理解。这样的城里人确实不在少数,白吃白喝还要顺东西,这样的做法是无法让人欢迎你的。

现在的清明节,已经跟过去不在一样,过去的清明节,很多从村里走出去的城里人,回来之后,会在家里呆上一天,和大家聚聚餐,喝喝酒,加深一些感情,现在的清明节,大都是早上开车回农村,上完坟就赶回去,很少有人在农村吃饭,感情也自然越来越疏远,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好还是不好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我们这里的天气,昨天风很大,今天就天阴了,真应验了那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真的会下小雨,为人们寄托哀思。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农村的人有条件的逐渐向城里转移,通过读书考试参加工作的,有在城里买房子的,还有做生意全家迁入城里的,到了清明时节,纷纷回乡祭祖,但是有一个情况,城里人回乡祭祖,有的直接去坟山上拜祭一下就回家,有的也只是到亲戚家去坐一下,也不吃饭就返回了,其实这件事,我认为要分两方面看。

从农村群众这方面,有的城里人到了农村,随便买一点东西,然后就把农村亲戚家当成农家乐,吃的,喝的、玩的,一大家子人都要等农村亲戚服侍,这样一来二去,农村亲戚觉得吃了亏,还要忙出忙进,说了一两句难听的话,城里人觉得被怠慢了,慢慢的就有了矛盾。

城里人这一面,结合今年的新冠状病毒疫情,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去坟,也就一个人带一点香纸去祭拜一下,然后匆匆返回,这也符合今年的疫情情况,这也不是什么怪现象。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这种认为,城乡差距在减少,但城里人和乡里人心里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城里人和乡里人亲切感在减少。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随着国家扶持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逐渐改善,随着扶贫政策的实施,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慢慢的会出现以前城里人到农村亲戚家,一住两三天,大家亲亲热热,走时还依依不舍的情景。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首发头条,抄袭必究。

以文温暖三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现在不止是城里人祭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咱农村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也好比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瞄。不过相比于农村,城里亲戚自然富裕些,所以可能被人说三道四,以为是不给面子。哪曾想,众生皆有苦,这城里人也有着“冤屈”。

快节奏

匆匆之下,是当前快节奏生活的体现。城里人面扛着更大的压力,背负着房贷、车贷等高额贷款。清明时节是城市繁忙节奏下难得的空暇时间,他们把时间分配的很细,这样才不至于被生活所压垮。

我有个亲戚,年轻时嫁到市区,如今每年清明节还是会回乡祭祖,也会去亲戚家,当然也只是“走个过场”。她在市里面买了一套商品房,每个月需要还七千多贷款,还要还款十多年。夫妻二人一个月所挣也就一万多,刨去开支,根本没有结余。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恨不得每天都有四十八小时。

在快节奏生活压力下,还不忘记回乡祭祖的城里人,本质上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每个人都有压力,不可能花费太多精力在和不熟悉之人的人情世故上。

尴尬

城市和农村之间隔着一道天堑,天堑带来的是人际交往上的尴尬。在城市里,人们接触的事物和观念往往比农村超前很多且他们也不经常回来由此当城里人回到农村之后,和亲戚朋友们往往谈不上话。

大概是十年前,亲戚从市里回来,带了些百香果。那时不知道怎么吃,就直接洗干净后拿着整果直接下口,亲戚看到后赶紧阻止,说要先打开壳,然后拌入蜂蜜。不止是这件事,很多方面我都感觉城市比农村先进,尤其是在待人处事这方面。城市里的亲戚在农村待时间长后,带来的肯定是尴尬。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为了避免和缓解尴尬局面,城里亲戚选择早日离开农村。

综上所述,城里的亲戚大多数还是希望能够多陪陪亲戚,只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维持,也扛着生存的压力。同时当前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情往来是越来越淡,在快节奏生活下,也得开始注意亲情和友情的维持。


爱茶者九号


这是怪现象?可别给城里人乱扣帽子了,一切都是凭空捏造,我来说说这里面的道理。

别的不说,就说说这清明节是干啥的,我想是个成年人都知道,清明节主要是用来祭祖的,那么既然以祭祖为前提,回乡的目的就是祭祖,为什么一定去亲戚家吃饭?而且基于城里人获取报酬的渠道就是工作,国家又规定法定假日只有三天,如果不赶紧往回走,那么很可能会耽误工作,这不是吃不吃饭的问题,而是饭碗的问题。

我们举个例子,以中秋佳节为例,我们回乡探亲必然要跟亲戚、朋友、家人一起聚聚,但在这种团圆的日子里,肯定没有人想过要去祭祖的,那这就是存在绝对的目的性。我中秋节回家就是走亲戚、串门儿,跟家人团聚的。那么我清明节回家,就是回去祭祖的,既然与家人吃完了饭,也祭了祖,不走难道还要留下来么?

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大多数城里人,只能匆匆忙忙的回乡祭祖,再匆匆忙忙的赶回来,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祭奠祖先和生存。而咱们农村人呢,本身就质朴,再加上亲戚里道的,弄顿饭招待下是肯定的,但两害取其轻,也只能婉言拒绝亲戚的宴请。


新农志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全国很多地方都限制了清明的扫墓活动,主要就是防止人群聚集和因烧纸导致的山火,所以为了响应这个政策,我们村上设置了巡逻人员,虽然有些不尽人情,但防疫是重中之重,不可有一点闪失,对于你这个返乡新怪象,小农人认为除了有疫情的影响外,主要还是现在的亲戚不那么“热情”了。

现在很多城里人都是过去的农村人,因为过去农村条件不好,人们当时只要有进城的机会都会选择进城,所以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而这种大规模的搬迁也就产生了“穷亲戚和富亲戚”,穷亲戚嫉妒富亲戚,富亲戚看不起穷亲戚,这就是隔阂,所以城里人到了农村多数都是因为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没有过多的感情交流,最终就会一度产生尴尬的场景,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发生,多数人都是聊几句就回城里。

但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现在城里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比较大,耽误时间就是耽误挣钱,所以当他们处理完事情之后就会急急忙忙的赶回城里上班,主要就是想多挣点。但对于农村亲戚来说,饭都不吃就是在瞧不起他们,心里自然是不舒服,所以才会遭到农村亲戚的埋怨,而城里人还有委屈不能说,其实这就是一种正常情况,没必要上纲上线的去较真,毕竟都是为了生活嘛。

以上就是小农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见解,现在农村和城镇的贫富差距慢慢在缩短,但人们的感情却越来越远,也许现在这个社会风俗确实不太好,但我们作为普通人除了适应还能做什么呢,你们觉得呢?


布衣小农人


4月初,清明返乡新“怪象”,城里人“喊屈”不被待见,为啥?

从春分节气到清明节气,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是清明了,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的节点日子,也是民间扫墓祭祖的日子,在农村,人们是非常重视这样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就是清明真实写照,似乎清明佳节的时候下点小雨更有意境,小雨、游子、上坟、祭祖这就是清明最重要的仪式感。

清明节,在外的游子都会选择往家里赶,想着在清明节的时候给仙逝的亲人上柱香,烧点钱纸,扫下墓,敬下微不足道的孝道。

4月初,清明返乡新“怪象”,城里人回家上坟后,聚餐都不吃,立马就返城了。于是农村的亲戚就有意见了,说什么农村饭菜不好吃,招待不了城里人什么的,农村亲戚很生气。其实,城里人也“喊冤”,不是不想吃,而是特殊时期,要避免聚餐。

大家都知道,今年新冠疫情的发生,如今国内疫情虽然得到了遏制,但是如今国外疫情爆发,再加上国内现在无症状病例存在,依然有感染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避免密集人群聚会是正确的,一旦疫情发生,可能就是整个家族都会有影响的。

特殊时期,我们要相互理解,不要给彼此添麻烦才是安全的。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导读:【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小伊】我大学毕业在城市定居,有时候有事也会开车回老家。每次回老家,不仅是清明节不受待见,平常也不受待见。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委屈,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一、没有落脚点

明天是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开车回农村老家扫墓。和父母计划的是:早上五六点起床,开车两个多少小时到老家。上午和姑姑一起吃饭,下午开车回市里。也有人问:为什么不在今天晚上回家,然后在家里住一夜呢?

我父亲是家里的独子,没有亲兄弟,所以我们回老家没有“落脚点”。我父亲经常告诉我:“都是堂兄堂弟,回家了住谁家呢?不论住谁家,别的堂兄堂弟都会觉得不去他家吃住,你看不起他。”虽然每次回老家给叔叔伯伯带的礼品都一样,但是农村人很在乎“态度”,有时候也容易“吃醋”,但凡做不好的地方很容易惹来闲言碎语。

再说他们也都是一家人,忽然来了几个人住他们家,或许他们乐意,但是很大的可能是“不乐意”。农村虽然都有院子,但是一般都没有足够多的床和房间。有客人来了也都是大家“挤一挤”,比如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睡,或者男的睡一间屋,女的睡一间屋,给别人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我家的老房子虽然每年都在修缮,也都可以住人。但是如果今天晚上开车回去,到老家七八点,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都要重新打扫屋子,被子可能都是潮湿的。收拾到半夜睡觉,第二天下午又该回城里了,就觉得太麻烦了,还不如早上早点起床,祭祖扫墓,然后和姑姑一起吃饭,下午直接回城里了。

二、农村习俗

清明节是是祭奠先人的日子,我们那边老人说:上坟扫墓之后不能去别人家,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运气。

虽然都是亲戚,如果去他们家,他们不想接待,但是面子上又不好意思拒绝。让人家左右为难,时间长了就会让人觉得这人“不懂事儿”,还不如直接就不去。况且如果主人真的触了霉头,当事人可能会记一辈子,觉得都是你害了他。所以,不论是清明节还是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回老家参加去世老人的葬礼,都不会再去别人家。

三、时间紧

大学毕业以后在城市工作,时间不像上学或者在农村种地那么随意。每周休息一天甚至没有休息天,还想自己睡个懒觉。老家有事的时候,往往也只能请一天或者半天假,只能赶快开车回去,办完事儿匆匆的赶回城里。

我曾经有一次回农村老家参加朋友的婚礼,早上七点出发开车三个小时到了地方,十点多婚礼开始,然后吃酒席。一点多吃完饭,两点多开车回市里,到家已经五点多了。如果说在农村拐个弯儿和亲戚朋友坐坐,再吃个晚饭,恐怕回到市里也都十一二点了。第二天早上还要上班,身体实在吃不消,还有就是长时间开车,特别是晚上开车也不安全。

四、疫情的影响

今年受到肺炎的影响,农村很多人也不希望和城市人过多的接触。我家在河南,这几天河南郏县又实行了二次封村。虽然我不在郏县,但是农村的年轻人也都知道疫情的严重性,也都会避而远之,也是人之常情。

对我个人来说,也不愿意和过多的人见面,新型肺炎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易于传染。我们也应该尽量少扎堆,减少和别人不必要的接触。毕竟今年属于特殊情况,清明回家不去串亲戚朋友,也应该被理解,从这儿看就算不上是一种怪现象了。

结语:我觉得“受待见”还是“不受待见”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下,很容易就理解了。所以,清明开车回老家祭祖扫墓,然后匆匆开车回城里,算不上一种怪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新现象。不管我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我也都不觉得委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的考虑,我们应该互相理解!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你又怎么看待这个“清明节怪现象”的呢?赶快留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吧!

【我是农村土生土长的伊人间,喜欢的话就关注一下吧!本文为作者原创,在今日头条首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