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为什么我总抄《道德经》(汪汪)

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宅家战疫,为什么我总抄《道德经》?首先因为《道德经》是经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是经典,人人都有必要瞄一眼,免得总让人白眼。而瞄上一眼,你就会发现你不能说的话,它都能帮你说;你想说的话,它比你说得更好、更精到。让人高山仰止之余,不由顿生“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渊兮,似万物之宗”之感。因此瞄一眼显然不够,很有必要背诵。虽然老子本人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但要背诵,《道德经》煌煌五千言,确乎强人所难。所幸,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就开抄呗。抄一遍不行,那就再抄一遍,一遍二遍三四遍,自然就成了总抄了。


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这么多年,我抄过手卷、册页、抄经本……发现抄《道德经》的好处除了能有助于背诵外,还有助于理解时间。我不知时间是不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存在,但至少是我们已经设定的一个概念。完整地抄一遍《道德经》,一般最快也得两天时间。抄着抄着,手都麻了,脚都抽筋了,两天也就过去了。如果有别的事碍着,那就不止两天了,忙乎一阵,又一个两天就过去了……然后呢,我就又大了一岁,就从小子变成老子,小汪变成老汪了,风一吹,两只老花眼就开始泪汪汪了。


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而两眼泪汪汪更有助于抄《道德经》。在抄写的过程中,笔画在每一字、每一节、每一章游动,人的情绪也跟着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时而激动,时而振奋,时而欢欣,时而悲悯,往往上一刻才想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下一刻又念起“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个中滋味,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了。在抄写的过程中,一鼓作气抄完一个章节固然欣喜,慢慢腾腾只抄一个段落也不嫌弃,因为这一切,都会“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最终归于平静。如果说文字真是一种能量的话,抄的次数多了,你会感觉《道德经》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能给人无比充实的感觉。往往抄着抄着,工作中那些烦心的事,生活中那些闹心的情,甚至五音五色五味也好,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也罢,全都在收笔的时候,“诚全而归之”,统统烟消云散了。有时抄完一个小结,还觉小有余力,甚至意犹未尽的话,就索性乘兴再写一些现代诗歌,那就更得意外之喜了。比如我曾在抄经之余,写过一首这样的诗歌:

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庄子

我想庄周哦庄子在世的时候

肯定有人认为他在装孙子

明明饿得没米借不着米

还给监河侯讲免费的恶毒故事

明明跑到惠施府上蹭喝蹭吃

还一副宰相不要束侑不屑的表情

我说兄弟这可是弱肉强食的战国

不看孟子至少也看看墨翟

连你的老子无为也并非无不为



而你仍固执地住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自得其乐地在破屋里鼓盆在野外玩泥

写书不是为稿费不是为成家成名

而是为挥霍而挥霍汪洋的才情和精力

哪怕你饿瘪了曹雪芹后来的肚皮

你仍编着自己的草鞋去换米借米

偶尔也到河边钓钓鱼祭奠缺肉的牙齿

让姜子牙不断地腾挪着钓鱼的位置

奇,子非鱼,叹息



我想你一定经常是饿得神志不清

所以幻想自己是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

它飞呀飞呀飞得无限远还回头来看你

搞不清你是蝴蝶还是蝴蝶是你

它长呀长呀长得无限大还回头来看世界

搞不清蜗牛的触角为什么也会交战

搞不清,难道你成了汪星人还是喵星人

世界如果是玩具那昆虫是什么玩意这是何意

人类不过是细菌会不会最先倒霉关你何事

闲着没事最好还是想想自己死后的事情

你齐了物我齐了万物齐了生死是不是吹牛皮

是地上的老鹰还是地下的蚂蚁吃你可不要偏心



你专心致志地无聊专心致志地虚度树下的光阴

连陶渊明李太白苏东坡都超脱得只剩皮毛的伤心



如此,能抄抄古经,写写新诗,再吟哦一番,其抄经之乐,修行之意,生活之趣,战疫之念,也就尽在其中了。


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最后,如果这些都还不足以是抄《道德经》理由的话,那么,既然你可以抄《圣经》,他可以抄《佛经》,我为什么不可以总抄《道德经》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各得其所乐,所以能抄的话,大家还是想抄点啥就抄点啥吧。或许抄着抄着,殊途同归,从而都归于一,近乎道呢。真到了那个时候,自然谁也不问谁那啥啥了。


宅家战疫,抄抄《道德经》,越抄越带劲,必胜

您的阅读是我创作的动力!为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疫情期间抄了些诗词书法,如有喜欢,可私信收件地址和电话以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