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億萬人心,國家科技部、教育部陸續緊急下發通知,要求科技人員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樹立大局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共同做好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技應對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以來,黑龍江大學科學技術處嚴陣以待,努力引導科研人員把研究精力投入到各項攻關任務上來,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在此期間,科學技術處秉承“疫情緊迫、服務不停”的原則,以線上指導、電話溝通、視頻對接等形式推進工作,減少科研人員直接接觸機會,積極協調解決科研工作中的問題,堅決做好科研人員的服務保障工作,牢牢守住科技陣地,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堅守崗位,做科技服務工作一線的旗幟

疫情發生以來,科學技術處在學校統一部署下,堅持有序開展理工科科研工作。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維護廣大師生員工身體安全和身心健康,科學技術處迅速推行網上辦公,分時段接收紙質材料,儘量減少現場活動和人員聚集。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學校疫情防控需要,科學技術處陸續開展了應對疫情專項項目成果申報、國家基金申報、基金項目結題、成果獎申報、專利申請、科技統計等多項工作,堅持用全面高效的科技服務阻擊疫情帶來的影響,有序有力推進各項工作。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科學技術處密切關注科研管理部門發佈的防疫通知,第一時間在校園網及科研微信群中轉發,及時將申報材料彙總並上報相關部門,截止目前共報送防止新冠肺炎科技成果4項,促進科技保障抗疫工作有序開展。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部署,科學技術處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分時段接受成果統計報送的方式,順利完成了本校2020年省科學技術獎申報以及教育部科技統計報表上報工作。此外,科學技術處還抽調專人負責協助省教育廳對全省2020年省科學技術獎提名以及高校2019年度科技統計報表審查工作。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糖料》《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堅持不受疫情影響,不間斷提供科研服務,按時完成期刊論文的選題、約稿、審稿、編輯加工、校對等大量工作。《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專門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定期上傳期刊論文,便於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讀者第一時間接收前沿信息。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推動校企合作,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發展

疫情防控期間,科學技術處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和本次疫情所形成的各類科研成果,通過線上手段及時發佈、彙總與上報,做好科技支撐;認真梳理學校現有科技成果的同時,積極協調與溝通學校科研人員,針對疫情時期的迫切成果需求,多渠道瞭解與掌握學校科研人員現有科研成果,嘗試嫁接、聯合形成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切實可行服務社會需求的科研成果。同時,圓滿完成國防科工局針對疫情開展的科研項目立項需求徵集工作。我校針對疫情在傳感、信息安全、檢測等方面申報了立項需求4項,科學技術處積極配合協調科研人員參與招標項目3項,簽署各類橫向科研項目近20項。學校部分水利、建築方向科研工作者,克服疫情期間的各種困難,積極深入一線開展科研工作,保障了基層群眾生產、生活順利有序推進。

在國家發出復工復產號召後,為保障學校相關課題組科研活動開展、合作企業復工復產,科學技術處積極協調我校合作企業濟南聖泉集團有限公司,為我校科研課題組和合作企業採購生物質石墨烯一次性防護口罩30000多隻。該口罩採用了我校科技成果“生物質石墨烯”設計開發,不僅可以極大比例阻擋病毒、捍衛健康,還有殺菌消毒的良好效果。科學技術處還協調合作企業聖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向黑龍江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40支紅外非接觸式測溫儀、14箱消毒片,該批物資已先後抵達校醫院。我校技術團隊還與哈爾濱翔冠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開發了自主研發新產品-抑菌霧化消毒門和體溫自動測量門。該款產品不僅適用於各種企業,還可被廣泛應用於學校、社區、醫院、寫字樓、工地、車站、機場等防疫場所,為民眾生活與企業運營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也彰顯出校企協力、共克時艱的團結力量。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發揮科協作用,彙集科技創新要素

疫情防控期間,我校科協各項工作迅速推進,深入貫徹實施省、市科協相關文件精神。3月25日,科協發佈《關於開展“綠平臺”共建共享服務抗疫大局、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通知》。作為“智慧科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平臺”具有連通科技服務供需的媒介、匯聚創新要素的資源庫、校準創新方向的智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協同創新平臺四大功能。現已完成學校註冊升級,等待上級部門審核通過。近期將組織有科研成果需要轉化的科研人員完成“綠平臺”的註冊及成果上傳推介工作,藉助“綠平臺”展示技術成果,提供優質資源服務,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此外,我校科協還發布了《關於申報2020年度學術活動質量提升計劃項目的通知》,項目類型有太陽島科技論壇、小型高端學術研討活動和新發展新理念學術沙龍,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熱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後疫情時期等相關問題,積極搭建前沿、高端學術交流平臺。計劃近期完成項目的遴選及推薦申報工作。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築牢疫情防線,築強科研智力平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我校各級科研平臺按照省教育廳疫情防控指揮部和我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各項要求,嚴守防線,全體科研人員踐行防控職責,嚴禁學生提前返校進入實驗室。同時,緊抓科研平臺建設,推進科研管理工作,努力爭取更多資源,在築牢疫情防線的同時,築強科研智力平臺。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按照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工作通知要求,科學技術處緊密結合學校自身優勢,積極組織了與“三農”領域相關的學院,克服疫情期間嚴峻困難,對申報工作及時動員部署。各項目申報單位按照農業農村部相關文件精神和全國“三農”領域補短板項目庫建設視頻會議精神,圓滿完成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項目建議書及項目投資估算。在學校及相關學院的共同努力下,共計申報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提升(重點實驗室)建設工程項目3個,並按時提交至省農業農村廳。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為加強黑龍江省技術創新中心(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科技創新基地的運行管理,省科技廳專門下發通知要求依託單位網上填報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019年運行情況報告,其中涉及我校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中心5個,共計12個省級平臺。在各平臺負責人努力以及學校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此項填報工作。

在此期間,我校功能無機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克服困難,按時完成了2019年工作年報的編制工作,並且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教育部評估,為進一步申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夯實了基礎。


加強政策宣傳,激發內生動力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按照分類評價、注重實效的原則,科學技術處於第一時間在工作群中轉發文件,引發了廣大科研人員積極響應和熱烈討論。同時,科學技術處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研讀文件內容,充分分析文件出臺的背景和目前我省、我校科研評價體系、科研獎勵標準等科研相關管理情況,堅持從多層次、多角度對文件精神加以領會,為後續配套文件的制定做好充分準備。

針對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聯合下發《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科學技術處對我校專利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梳理。對於教育部、科技部新發布的文件,科學技術處在認真學習的同時積極與一線科研人員溝通討論,與兄弟院校交流體會,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努力將我校的科研事業推向更高。

有一種信心,叫萬眾一心;有一種力量,叫責任擔當。疫情當前,彰顯出黑大師生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堅韌和頑強,科學技術處將繼續堅守科技陣地、築牢疫情防線,彙集黑大全體科技工作者的磅礴力量,奪取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圖文來源 | 科學技術處


在戰疫中堅守科技陣地 在考驗中書寫高校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