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今天要说的,是陈伟霆的一部电影。同时也是我极为喜欢,但受众较小的一部港产片。无论是出于个人喜爱,还是影评人的责任,我都有义务去将这部片推荐给大家。

这部片名叫《得闲炒饭》。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在这个戏里,陈伟霆应当算是“男一号”,但可惜,这是个女同志片。也就是女性同性恋题材的电影。

有没看过的,可能会说,哇你这是嘲弄陈伟霆吗?女同片他做男主角,这还有什么拍的,相当于《寡妇》里的女主角老公一样嘛!

这么说的人肯定是没看过这个电影。

事实上,一个好的同志类电影,绝对不是由爱情性别来构成出彩度的。不信你看《喜宴》里的金素梅。而陈伟霆在《得闲炒饭》里,也差不多是这样一个位置。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中产阶级风情、融合了大量社会问题的温情喜剧。同性爱情在其中虽然占了故事线索的主导,起了推动作用,但绝不是大家爱上这部片的理由。

这是许鞍华导演的一部戏。

片子由四个主要角色构成:周慧敏、吴君如。陈伟霆、张兆辉。

四个人的爱情纠葛,说出来混乱滑稽,但细品之下,却藏着无限的人情味道,也反映了社会里存在的男权、女权弊病,把尖锐的问题,用近乎yuppie的方式拍了出来。

具体这部电影如何,我迟些会做一个完整的视频来讲解,今天先说说戏中陈伟霆这个人物。

因为我实在太爱这个角色了。

在不熟悉陈伟霆之前,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前度》里有些废宅气息的港男新生代代表。那部戏其实也很好,但演出的不是个人魅力,而是人设的真实,我也无法判定,到底是这个年轻人戏好,可以演活一个木讷却躁动的港男,还是导演眼睛毒,直接找了个标准港男来演这角色。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但几个月以后,我又看了这套《得闲炒饭》,总算知道这是个好演员。

因为这个角色虽然与《前度》拍摄时间相近,但出来的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其中,他饰演的是一个未满20岁,但恋上轻熟女周慧敏的大学生。第一次约会已经频频出丑,而浪漫的第一次,坚持了...半秒。

这其中的尴尬,要演出来是非常抽象的,而许鞍华又不是喜欢搞大整蛊的导演风格,所以又要平实,又要充满戏剧化,毕竟这事情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你有这样的艳遇,也来不了这么骚的操作。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可陈伟霆演的那种自卑跟愤恨,是十分妥帖的,让人觉得这仿佛就是一个刚接触性,极力想证明自己,却没有成功的“撸sir”。

这只是其中一场戏,表现的是他的临场应变塑造,其中令我最为欣赏的,是喜剧戏份。

《得闲炒饭》本身就是中产喜剧,但格调很高,不玩任何的gag,也没有颠覆、反差等夸张戏,那一切的喜感,都要演员从角色日常言行里传递出来,要达到那种“喜而不笑,张而不狂”的感觉。而主力笑点,就押在陈伟霆的角色上。

说句有些过于夸张的话,在他这出戏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的精神导师周星驰先生的影子。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我心里,没有任何人能超越周星驰,而且从日后的表现也看得出,陈伟霆并不是个喜剧创作天才,而是更致力于做一个会演戏的偶像。所以这个“相似”,仅仅是这部戏里他出彩的喜剧感,给我的一种错觉,但也很不容易了。

正如周润发也在看了《狂舞派》以后,说蔡瀚亿有周星驰年轻时候的风采一样。必然是演员在戏里的某个表现,触及到一种点,就是高级喜剧的面貌,而高级喜剧,在华人世界里的符号代表,就是周星驰。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陈伟霆在戏里三番四次的“追随”周慧敏,但都遭到或多或少的冷遇,还要装作若无其事,一派天真无邪的样子,非要强做成熟,与周星驰最初的《赌圣》时期,那种乡下人进城的反差感,是有相似处的。

当然,陈绝做不出《精武门1991》里星爷从裤裆掏出箫,来给妓女表演“吹箫”那么劲,但还是有一些片段,一些菲林里,会给我们这种感觉——一个稚嫩却毫不做作的喜感演员,所应有的样子。*(我强烈建议大家去回顾他给周慧敏做三文治时,粤语原声的台词语气,真的是胜过了大多如今的喜剧演员。)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搞笑本身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需要整体的铺设,世界上所有的喜剧大师,基本都是自己创作,把持一切,而演员只是他的一个分身而已。

那么在这部戏里,把控全局的人,就是许鞍华导演。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给陈伟霆说戏,但出来的效果的确令人拍案叫绝,结合许导演一贯的细腻、生活化、真实为主的掌镜风格,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她的路线,可能其中也有陈伟霆作为演员,独立揣摩的一面吧。

从那以后,有朋友问我,“你觉得现在哪个香港演员能拍喜剧”?

有的说是王祖蓝,有的说是谁谁谁,我一般都会加上陈伟霆。哪怕很多人不理解:“他不是偶像小生吗?演什么喜剧?”。

因为熟谙喜剧规律的人会知道,陈伟霆在《得闲炒饭》里的塑造,是多么的不易与困难。这并不是靠卖丑来表现的喜剧感,那种是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达成的,你让一个傻子演傻子出丑,简直是本色出演。观众也一样会笑。

但脱了这层戏服,就会如同查理卓别林在《The Circus》(1928)里的角色一样,他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好笑,换成一个庸人来操纵他,他就真的完蛋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星爷御用配角”、“无厘头笑片老戏骨”,在离开周星驰以后,拍出的东西,就像是间歇性精神病没吃药一样尴尬的原因。

而陈伟霆明显是有这种“喜剧自主性”的,他知道怎么出来的效果会好笑,而那个方寸的拿捏,也足够生动自然。这对于一个年轻的演员来说,实在是太足够了。

当然,他毕竟没有任何走类型片路线的苗头,而且喜剧巨星也不可能只有演技就行(甚至如果足够会创作,本身演技差点都无所谓),因此我并不觉得他会走这一路线,但我仍很期待他多拍些生活化的喜剧,相信会有更大成绩。

其余的部分,感情戏上,陈伟霆在这里面陷入了与他角色年龄极度不符的困境——做父亲、女友是同性恋,这些窘境令他更加得以发挥,与张兆辉相拥对饮的一场戏,我觉得更精彩过他与周慧敏的互动。

这部电影本来是爱情片,却被陈伟霆演成了“喜剧片”

至于可爱的部分,太感性了,我说的一定没有女粉丝详细,就不班门弄斧了。仅仅在观影的技巧里,说了一些陈伟霆在该戏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也希望更多人通过这部戏,了解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当然,前提是看懂它(电影本身),才能读懂他(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