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最近这段时间,塞尔维亚在中国彻底火了。


而就在3月21日,中国派遣的专家组,终于携带援助物资到了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不仅亲自迎接,甚至还亲吻了五星红旗。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国旗的意义和重要性,我想每一个人都清楚。


而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绝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支援,更是因为,他是真的把中国当兄弟……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患难才会见真情。


而这个国家,不仅在疫情的最开始就支持中国,就算在自己落难后,也深深地相信着中国。


在他们求助医疗物资的微博下,大家纷纷留言说,我们普通人能力有限,买不到呼吸机,只能捐钱。


于是评论区画风秒变,一群人在催大使馆发二维码,排队等着打钱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这段时间,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无论发什么微博,评论里总有人喊着打钱。


有些人因为太想帮助,甚至说了一段很可爱的话——


“你们不发二维码是不?那疫情结束后我就去旅行,总之必须得送点钱!“


而最近,有这个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去看看,这个把中国当朋友的国家,到底长什么样子。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为什么要去塞尔维亚旅行?大抵他和我们实在是太像了吧,历史上也曾饱受苦难。为什么要去塞尔维亚旅行?因为这个弱小的国家,总是和我们站在一起。


在政治立场上,塞尔维亚和中国同心,我们否决过科索沃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他们也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在一带一路初期,塞尔维亚就积极响应,并支持中国的海外发展。


而在一个月前,中国的疫情还颇为严重,为了声援我们,塞尔维亚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主题是——


塞尔维人民永远和中国兄弟在一起。


是的,在他们的宣传中,中国总是以“兄弟”的身份出现。


这个国家不富裕,可音乐会上那饱含在一声声“中国加油”里的情谊,却也是无价的。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的微博里,显示年龄是65岁。


这不是因为运营者是65岁的老人,而是因为,今年是中国和塞尔维亚建交的第65年。


他们从来都未忘记,我们这整整65年的情谊。


甚至是去年国庆期间,在贝尔格莱德街头,还能看到《我和我的祖国》的宣传海报。


这个遥远的欧洲国度,一直都坚定地和中国站在一起。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为什么要去塞尔维亚旅行?因为那里有中国的痕迹。


那块在中国大使馆遗址处立起来的黑色纪念碑,曾刺痛了多少人的心啊。


那时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被人欺负了,愤怒却又无助。


这块纪念碑并不单单是塞尔维亚对中国的感恩,对罹难者的缅怀,它更提醒着每一个国人,国家强大何其重要。


还好,我们做到了,现在谁也不敢随便欺负我们了。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而除了亲自去碑前感知这段沉痛记忆,塞尔维亚还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因为它实在太美,太有特色了。


那里有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贝尔格莱德。


它经历了100多场战役,被夷平几十次,却仍旧骄傲地矗立在东欧。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那里有美丽的多瑙河,有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萨瓦教堂。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贝尔格莱德的市中心,有条热闹的商业街——米哈伊洛大公街。


沿街两旁有很多上世纪的建筑,都是当时有钱人家修筑的住宅。


在这里逛逛街,听听音乐,在街边找一家咖啡厅,就能优雅地度过一个闲适的下午。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斯卡达里加街,是贝尔格莱德的一条复古老街,它保留了19世纪中后期的样子。


街道两旁的餐厅,不少都有着百年的历史,到了晚上,餐厅的服务生会穿着复古服装招揽生意。


在浪漫的花丛间走一走,感受时光倒流的气息。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对了,这里还有全球五大音乐节之一的EXIT音乐节。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如果时间来得及,还可以去一次诺维萨德,它被称作塞尔维亚的雅典。


在那里,你能看到人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和向往。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诺维萨德旁边,还有一个记不住名字的小镇,叫做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这里是有名的红酒小镇。


在宁静的夏日,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你走在街边,偶尔会被未修剪的花枝挡到,美好得仿佛时光都被拉长……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被上帝打翻调色盘的塔拉山,美得如痴如醉。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还有世界上最孤独的房子,水中小屋。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除了这些比较出名的地方,塞尔维亚处处都是宝藏。


那里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有最古老的城市,也有最秀美的乡村。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多瑙河畔欣赏一下夕阳余晖,感受地道的波西米亚风情。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民风淳朴,几乎很少见到在南欧国家常见的小偷。


因为地处东欧,塞尔维亚的物价也比西欧便宜很多,去一趟根本不需太多的预算。


有游客曾说,如果除去往返机票,两千多就能玩得非常开心,并且还不是穷游!


两千块畅游欧洲国家?你敢信吗?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的美食也很棒,非常适合“食肉动物”。


肉不光便宜,分量还足,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为什么要去塞尔维亚旅行?因为他们大概是全欧洲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了。


曾经的一项调查显示,塞尔维亚对华好感度超过95%,而且,他们还是欧洲第一个对中国无条件免签的国家。


在塞尔维亚市中心的路标上,甚至能看到中文标识,而这在其他欧洲国家几乎是见不到的。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塞尔维亚,每年都会有和中国相关的纪念活动。


比如,他们会在国内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中国新春。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这里有无数中餐厅,还有满街的华为广告牌。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塞尔维亚的街上走一走,你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元素。


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几乎也是全欧最友好的。


特别是塞尔维亚的一些老年人,他们清楚中国和南联盟经历了什么,在路上看到中国人,经常会对我们抱以微笑。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同事曾去塞尔维亚旅游,她说当地的民宿老板待她很好,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还有些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甚至得到过“中国人免费”的优待……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在塞尔维亚,有首歌叫《如果我们像中国一样强大》——


“如果塞尔维亚像中国一样强大

没人敢惹我们

我们就不会被无视

……”他们真的把中国当朋友,更当成榜样,他们也想要话语权,想要国际地位……


而最近,为了感谢中国医疗团队的到来,塞尔维亚亮起了中国红。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这个曾经和中国一起受难的兄弟,被战火侵扰了好多年,至今都没完全走出战争的伤痛。


在疫情面前,他们弱小,无助,却全身心信赖着中国。


于是,我们送去了专家和物资,因为我们想帮帮他,就像帮帮1999年的那个自己。


待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去一趟「塞尔维亚」


中国能挺过去,塞尔维亚也一定可以。


等疫情结束后,你也去塞尔维亚看看吧。


去看看景,去听听风,去那块纪念碑前,献上一朵花,为塞尔维亚,也为了曾经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