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10秒

央视报道,中国自主设计的核聚变实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的东方超环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东方超环”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因为它的目标就是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能源。

“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10秒

在2017年,东方超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5000万度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1.2秒的高约束运行,实现了从60秒到百秒量级的跨越。2018年底,东方超环又首次实现了1亿度等离子体放电,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与2018年首次实现1亿度温度相比,这次的创举实际上是将1亿度维持了近10秒,是东方超环取得的重大突破。如果能较长时间维持1亿度的高温,那人类距离解决核聚变商业化应用真的就不远了,不过这一天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核聚变是相对于核裂变而言的另外一种核能利用途径,其主要指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一定的条件下(超高温、高压)摆脱核外电子束缚聚合到一起形成另外一种原子核的过程,由于在这个过程当中伴随着原子质量的损失,从而能够产生超强的能量。目前主流的核聚变反应为氘氚核聚变反应,氘氚均为氢的同位素,其中氘可以在自然界中提取,而氚也能够进行人工合成,据测算1L海水中所含氘核聚变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L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与此同时,氘氚核聚变产物为惰性元素氦,清洁无毒。

“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10秒

自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普逊发现电子以来,人类就已经开始对核技术进行研究和运用,核技术应用主要指利用反应堆、同位素以及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或者粒子与物质产生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探测物质内部结构、改变物质的物理化学性态、消灭病菌微生物以及治疗生物体内病灶等目的一种技术应用。正由于核技术应用具有以上众多能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庞大的产业链,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全等各个领域。

“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10秒

核技术应用产业链简单可以分为上游的射线发生装置,以及下游具体应用领域两个环节,如图57所示,上游射线发生装置为整个核技术应用发展的基石。射线发生装置主要类型有:反应堆、加速器和同位素三类;下游的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改性材料、核成像、辐照加工、核医疗、核仪器仪表等几大类。根据大连国际相关公告,国内核技术应用目前主要在辐射化工(材料改性)这一领域实现产业化,随着在医学、环保、印刷、轮胎等新领域拓展,未来核技术应用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10秒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人造太阳”重大突破!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10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