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抗疫家庭:春風送暖 心之所向丨抗疫路上他們是榜樣

陽春4月,全國抗“疫”形勢持續向好,全市各級婦聯廣泛動員組織家庭持續參與醫療救治、群防群控、復工復產,各行各業湧現出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他們中間有交通運輸一線的夫妻;有社區居委會一線的夫妻;有醫藥行業的夫妻;有疾病防控中心的夫妻;有同為基層婦聯幹部的母女……春回大地、春風送暖,他們的事蹟將激勵全市廣大家庭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建功立業!

這些優秀家庭均來自於各區(市)縣婦聯的選送。成都市婦聯每週在“蓉城姐妹”微信公眾號全網推送1期,每期5戶,共推送4期20戶(每個區縣一戶);每週在“蓉城姐妹”微信公眾號“微資訊-眾志成城抗疫情-最美抗疫家庭”欄目推送1期,每期20戶,共推送11期220戶;同時在“蓉城女性”網站推送。本週推送第二期。感謝各區(市)縣婦聯的大力支持!

龍泉驛區李甜家庭


最美抗疫家庭:春風送暖 心之所向丨抗疫路上他們是榜樣

李甜家庭合照

丈夫:廖家福,成都市龍泉驛區交通行政執法大隊安全股股長

妻子:李甜,成都市龍泉驛區交通運輸局大運交通項目負責人

李甜和廖家福夫婦都是龍泉驛區交通運輸局的職工。疫情發生後,一個堅守在重要交通路口檢疫卡點、一個奔走在大運項目工地,他們攜手並肩、共同努力,在不同的崗位詮釋著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決心,是交通行業最美夫妻檔的代表。

李甜是龍泉驛區交通運輸局大運項目的負責人。大運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協調事項特別多。疫情發生後,她迅速返崗,認真學習上級防控要求,向施工單位及時傳達政策信息,瞭解施工單位想法和困難,提前做好復工準備。疫情當前,有的施工單位復工意願不強,她便多次深入項目部,現場指導施工單位做好應急處置預案、防疫物資籌備、開工人員排查,食堂和辦公場所管控等復工準備,並協調當地衛生院,為務工人員現場開展健康檢查,增強項目施工單位復工信心。她所負責的3個大運項目於2月8日和2月18日全面復工。針對復工後的疫情管控,她常常到工地暗訪,查找防疫短板,並及時反饋給項目部督促改進。對施工單位材料運輸車輛通行遇阻、施工人員出入、防疫物資採購困難等問題,她積極協調相關單位逐一解決,讓施工單位全力做好項目攻堅。目前,大運項目復工人數達804人,未出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例。

同時,李甜的丈夫廖家福也是交通系統的一員。1月24日(除夕夜)當晚,龍泉驛區交通運輸局受命在區內各高速公路出口和幹道公路重要節點設立檢疫卡口,對卡口車輛開展防疫檢查。作為共產黨員的廖家福,主動請纓,迅速加入“黨員突擊隊”,第一時間奔赴成都繞城高速成龍出口檢疫卡點,在防疫一線不眠不休、徹夜奮戰。剛開始人員嚴重不足,為了保證卡點的正常運行,他在卡點值守時間常常超過12小時,但他沒有絲毫怨言。後來增派人員後,他仍堅持值守一線,直到檢疫卡點最終撤除。作為廖家福的妻子,李甜心裡明白檢疫卡點感染風險高、條件苦,但她始終支持丈夫,並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作為交通人的擔當與責任。

李甜、廖家福夫婦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埋頭苦幹的精神是成都最美抗疫家庭的縮影。

青白江區唐潤家庭


最美抗疫家庭:春風送暖 心之所向丨抗疫路上他們是榜樣

唐潤家庭合照

丈夫:唐潤,青白江區大彎街道廣場社區居委會主任

妻子:萬敏,成都市青白江區翼錦綜合社會服務中心理事長、成都瑞潔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疫情爆發以來,唐潤全家總動員奮戰在防疫一線,積極籌措防疫物資,充當志願者,他們默默地為疫情防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身為社區主任的唐潤是社區防疫工作的中堅力量,疫情發生後,妻子萬敏也第一時間加入了社區防疫志願者隊伍。夫妻倆與社區人員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走訪重點防控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值守管控小區點位等,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2月初的一天,唐潤在一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密切接觸了從疫區回來被確診的病人被要求強制隔離。他給妻子說了這件事情後,妻子雖然很擔心,但是一點也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繼續戰鬥。她還堅強地對丈夫說,“你放心地去隔離,我會替你繼續去戰鬥”。

為了履行自己對丈夫的這一句承諾,萬敏在丈夫隔離期間,積極利用自己的組織優勢招募眾多志願者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並將志願者妥善地安排在社區疫情防控各點位,這一干就是30余天。得知醫用口罩、消毒液及一次性乳膠手套等物資嚴重缺乏時,萬敏和還在隔離期的丈夫一同商議,利用家裡的資源廣泛地發動商家,組織了一批醫用口罩、醫用酒精及一次性乳膠手套等疫情緊缺物資,並無償捐獻給青白江區委組織部、大彎街道及廣場社區等部門。據不完全統計,她向有關部門捐贈了近萬元的防疫物資……

在夫妻倆的影響下,12歲的兒子也加入到了社區志願者行列。他們一家曾是2008年從地震災區都江堰來青白江受助的災民,而現在的他們從被人幫助到幫助他人,那顆炙熱的心卻從未改變。隔離讓距離遠了,但心卻越來越近,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勝利號角即將吹響。春已至,花已開,暖陽已緩緩衝開烏雲。

新都區楊琴家庭


最美抗疫家庭:春風送暖 心之所向丨抗疫路上他們是榜樣

楊琴家庭合照

丈夫:肖俊,成都市新都區第三人民醫院的院長助理

妻子:楊琴,成都市人大代表、科倫藥業新都基地行政部部長

疫情爆發後,妻子楊琴便奮戰在全球規模最大的輸液企業緊急救治藥品,而丈夫肖俊則奮戰在醫院最前線,共同演繹著醫藥同一家,齊心協力戰疫情的最美故事。

楊琴所在的科倫藥業新都基地承擔著武漢“火神山”醫院藥品供應的重大任務,所以保證企業的絕對安全,更顯至關重要。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楊琴沒有半刻鬆懈,積極投身企業安全復工復產工作中。公司復產前,為確保基地2000餘名員工的身體健康,保障企業有序復工,楊琴牽頭起草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及應急預案》等制度,為企業員工築起防疫抗疫銅牆鐵壁,打造戰“疫”“安全島”,保障所有員工全力以赴復工復產,源源不斷供應疫區疫情防控藥品。

企業員工眾多,對於員工健康狀況的確認、放假期間接觸史的摸排,具有難當大的難度,若存在1人疏漏,便會對員工個人和企業生產經營,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面對如此重大的任務,楊琴沒有退縮,主動迎難而上,組建人員排查小組,在復產前開展地毯式排查、嚴格廠區門禁關、食堂用餐關,通過層層審核,確保員工和企業的真正安全,又主動協調新都區疾控中心獲取防疫專業知識進行普及。

正是有楊琴這樣的“指戰員”的不懈努力,才保證了科倫醫藥新都基地的有序復工。2000名員工從四面八方火速集結,展現了醫藥人責任和擔當。1月26日起,楊琴所在廠區各生產線陸續復工;2月1日,廠區全部生產線均恢復生產,開足馬力達到滿產,日產量近300萬瓶/袋醫藥產品。全密閉式輸液產品全密閉式輸液產品——可立袋、高端營養輸液產品、抗生素產品等,源源不斷地運送至“火神山醫院”、武漢及全國各地。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爭中,藥品便是子彈,醫生是戰士。肖俊作為新都區第三人民醫院的院長助理,帶頭衝鋒在前、靠前部署、戰“疫”不息。他取消休假,迅速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落實責任到人,做好人力調配、物資、資金安排,理順工作流程,建立和健全了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診療流程,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尤其是在2月19日所在醫院接診一例確診患者,醫護人員按照診療流程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和患者接觸過的醫護人員及其它患者經過14天隔離,再未發現有疑似或者確診患者。全院上下全力以赴,嚴防死守,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楊琴一家在疫情期間充分展現善良求真、治病救人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7歲的肖聞宏說:“爸爸傾力治病救人,媽媽全力以赴生產藥品,那我和奶奶在家給他們做後勤保障。長大了,我也要像我爺爺、爸爸那樣,當醫生戰士。”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他們是千萬個一直在抗疫戰鬥中的普通家庭,願為全國戰“疫”工作貢獻全家之力!

溫江區徐建君家庭


最美抗疫家庭:春風送暖 心之所向丨抗疫路上他們是榜樣

徐建君家庭合照

妻子:徐建君,溫江區苦竹村婦聯副主席

女兒:苟小琴,勝利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主任、婦聯主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的嚴峻鬥爭,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不忘初心,時刻牢記擔當使命,堅守在抗疫一線。

2020年1月27日,溫江區苦竹村婦聯副主席徐建君的丈夫因患疾病去世。當村幹部到死者家中慰問時,徐建君說道:“丈夫去世,我深感悲痛,但因現在疫情嚴重,我會自覺響應組織的倡議,不收喪禮,不辦酒席,一切從簡從快。這對我來說或許是一種遺憾,但我作為一名黨員,支持和配合工作又是必須的。在關鍵時刻,不能給疫情防控工作添麻煩。”在她家門口顯著的位置張貼“非常時期,謝絕悼念”的幾個大字。處理完丈夫的葬禮後,徐建君主動報名參與疫情防控,身先士卒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進行24小時“一對一”盯控。

徐建君獨生女苟小琴在父親病危的最後時刻依然選擇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放棄了陪伴父親走完最後一程的機會。這個春節大假,苟小琴原本計劃是陪癌症晚期的父親到處去看一看的。自己平日裡因為村上的事情太多而抽不開身,希望利用這個假期為父親儘儘孝道。“村上所有工作人員明天(正月初二)結束休假,正式上班……”正月初一晚上,勝利村黨總支發佈的一則消息打亂了她的計劃。作為黨總支委員、村委會主任,肩負著村上的大小事務。一邊是病危的父親,一邊是抗擊疫情的工作,對於苟曉琴來說,都是大事。

正月初二一大早,她把家裡安頓好,就像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迅速與村黨總支書記方德金一起組織村“兩委”人員及全體黨小組、村民小組長及時召開抗擊疫情的會議,對村上人員進行了分工,便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

整整一個上午,她走訪58戶,對武漢、重慶來(返)溫人員的摸排,並和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一道,勸誡村民暫時不要外出走親戚,不要相信謠言更不能傳播謠言。當天中午,她簡單地吃了點午飯,便又和村上的志願者一道,值守在村上的主要交通要道,排查來(返)溫人員和過往車輛。兒子打來電話,報告外公病情加重的情況,她紅著眼睛,在電話裡簡單交代了幾句,又重新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當時,苟小琴也沒有料到,父親的生命還有不到12個小時……

雙流區鄢家良家庭


最美抗疫家庭:春風送暖 心之所向丨抗疫路上他們是榜樣

鄢家良家庭合照

丈夫:鄢家良,成都市雙流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負責人

妻子:陳小英,成都市雙流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檔案員

鄢家良自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先後在單位的多個科室負責,有著豐富工作經驗和實戰能力。他曾參加過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工作,2013年“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長期從事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因表現突出,他於2013年度獲成都市結核病防治知識進千校活動先進個人,2017年獲第二屆全國結核病防治知識網絡競賽優秀個人,2018年度獲得區衛健局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後,已經連續在一線奮戰40余天、夜以繼日工作。

鄢家良作為區疾控中心疫情綜合協調組和信息組組長,每日不僅負責中心防控人員調配,防控工作安排,還要負責疫情數據收集、防控動態撰寫與上報工作,在中心新冠疫情防控集中辦公點,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位、最後一個離開。作為信息收集人員,需要等到每一組流調人員返回,收集好調查報告後才能彙總,常常等候至深夜。此外,他還主動承擔了很多外勤工作,密切接觸者流行病學調查轉運、疑似患者採樣、留觀點防控指導等諸多工作。他常說:“我是黨員,我帶頭,讓我上”等,雙流區疾控中心的累活、難活他都搶著幹。

妻子陳小英是雙流區疾控中心辦公室檔案員,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戰。她說:“我是黨員,我要到防控一線。”哪裡需要,她就在哪裡。她加入流調組24小時駐守機場海關檢疫大廳,排查入境旅客,排查每一例發熱咳嗽旅客,並確保密切接觸者和高危人群得到及時隔離觀察。在集中留觀酒店駐守、在隔離觀察點開展流調……處處留有她的身影。

兩人的兒子上初中三年級,正是學習的關鍵期,夫妻倆因為疫情防控工作無暇顧及,而且經常加班。他們給孩子說:“疫情防控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疾控中心是防控的中堅力量,首先要把疫情控制下來,千萬個學生才能回到學校學習。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這是我們的責任。你只有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學習。”這就是雙流區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個最美抗疫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