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每日一专业——外 交 学

每日更新一所院校和一个大学专业,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选专业》每日一专业——外 交 学

1、培养什么人?

提起外交学,很多人会想到外交部,想到那些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利益而纵横捭阖的外交家,想到那些衣着光鲜、风度翩翩、操着流利的外语在各种酒会晚宴上挥洒自如的外交官。他们是共和国的骄子,是集才华和气质于一身的中国精英。

的确,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外交学专业的学子,他们的言谈举止、他们的衣着打扮、他们的风度气质、他们的机智幽默,使你很容易就能够在众人中辨认出他们。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学从无到有,步步发展壮大,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外交人才的重任。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外交系,1955年9月,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外交学院;1959年,原北京外国语学校和北京俄语学院合并成为北京外国语学院。这两所学院加上国际关系学院和其他一些分布在上海、西安等地的外国语大学,成为后来中国外交官的主要培养基地。与中国的第一批将军、大使不同,现在外交部的多数部级领导、大使和高官都有正式的高校文凭,外交科班出身,毕业后即从事外交工作,属于真正的“职业外交家”。他们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了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历史,成为当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骨干。

外交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强烈爱国心,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有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在政治、业务、作风、纪律和语言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外交学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活动的不断扩大,对涉外工作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内的涉外事务对外交往的扩大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做。另一方面,中国也会派出更多的涉外工作人员到国外去。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中国外交事业也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公务员,以充实到国际组织中。从最初的韬光养晦到现在的积极进取、为和谐世界而努力,经过了几代外交家的努力,中国的外交事业正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外交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外交学子投身于这一事业中来,而中国外交也必将会为外交学子提供越来越广阔的舞台!

开设外交学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这4所,而这4所大学的外交学平分秋色、各有千秋。在这4所大学中,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最强,雄厚的师资力量、活跃的社团活动、一流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北京大学的外交学专业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性赛事和活动在北京大学举办,就读于北京大学也有大量的出国交流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是最早开设外交学专业的高校,和外交学院有着很深的渊源。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的学术根基更加牢固,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外交学名师,学生的政治素质、礼仪修养、外语水平和理论修养都很强,整体的学术氛围也很好。在全球学生领袖精英论坛、哈佛模拟联合国比赛等国际性赛事上,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学子的表现令人称道,凭借出众的综合素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的毕业生不仅成为各种政府机关外事工作需要的热门人才,还成为各种外资企业、新闻媒体争相挖掘的对象。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专业性院校,对于想报考外交部公务员的同学来说,这所院校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外交学院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虽然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那样的人文底蕴和齐全的文科学科配置,但外交学院“术业有专攻”,在外交学教学研究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由于是提前批录取,外交学院的录取分数很高,考取难度也很大。外交学院还有一个绰号,叫“外交人员预备学校”,的确,经过4年的专业化培养,外交学院的外交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最接近我国对外交官的各项要求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被誉为“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撒手锏”便是门类齐全、水平一流的各语种专门人才的培养。4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科班训练使每一个毕业生都练就了一流的外语水平,相对于其他三所高校,其外交学专业毕业生的外语优势是很突出的,现在外交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还有很多外交官工作之余还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外语培训,其外语实力可见一斑。

2、主要代表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开设哪些课程?

外交学的一些主干课程和国际政治学是相同的,但外交学不同于国际政治专业,它更具有实践性,对个人其他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而国际政治专业更偏学术性,重视理论,重视科学化分析。对于国际政治学者来说,往往需要他们淡化国家利益,客观地分析国际局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有效。而外交学学者则始终需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出发点。外交学在国际政治学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仅要能够判断和预测国际格局的特点和走势,更要根据这些判断结合中国的国情找出自己的政策定位,对国际热点进行灵活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外交对策。换句话说,国际政治学是放眼世界,而外交学是立足于祖国的现实去放眼世界,不仅了解世界,还需要对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进行利己性的智慧应对。不了解国际政治学不好外交学,国际政治学是外交学的基础;仅仅了解国际政治也学不好外交学,必须把国际时事和国内政策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学实践统一起来。

外交学除了要学习国际政治的知识之外,还要重点学习外交外事礼仪、涉外实务等课程,学习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跨文化交流、如何进行谈判和妥协、人与人之间如何实现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系主任金正昆教授曾经在课上这样要求他的学生们:“大学期间要学会三样东西———做人、做事、做学问”,在这三样事情中“最容易学的是做学问,这是做学生的本分”“最难学的是学做人,不会做人,就没有做事的机会”。

学会做人,是对每个外交学专业学生的要求。这里的“做人”,指的是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和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并能够进行愉快合作。“做事”,指的是具体接手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认真负责、计划周全、行动果断,尽量把它办得让大家都满意。而“做学问”,指的是掌握外交学的基础知识,养成诚信的学术作风,能够独立科学地进行思考并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三件事情是每一个外交学的学生需要努力学习和提高的,同样也是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员的基本途径。外交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完成的。外交学专业的学子要学习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受人尊重和欢迎的人,通过人与人交往的艺术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而实现减少冲突和战争、增进友谊的目的。

4、毕业后做什么?

外交学的就业方向也基本上以国家机关为主,而且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的单位很少。这一系列特殊性决定了报考外交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有较强的自身“硬件要求”,比如身高、相貌等,同时也需要有较强的“软件要求”,比如英语、性格、是否热爱这一事业、是否能吃苦等。一旦选择了它,就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到最后。

外交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涉外工作领域。

第一,外交部。不是该专业所有的学生都能到外交部工作,外交部也不是只接受外交学专业的毕业生,像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小语种专业的学生也可能进入外交部。其工作性质也因分工而不同,有的收集国外信息,分析国际动向,为外交方针政策提供情况和建议;有的处理国家日常外交事务,筹办接待外国来访人员和国内工作人员出境,掌握护照、签证和认证工作等。我国外交部设有办公厅、亚洲司、西亚北非司、东欧司、西欧司、美洲大西洋司、礼宾司、国际司、条约法律司、新闻司、领事司、财政司、干部司、教育陪同司、政策研究室、翻译室等机构

。这些分支机构每年都会吸纳一批外交学专业人才。

第二,外交代表机关,主要包括大使馆和领事馆,也有公使馆和代办处。外交学专业的人才可以到这些机关任职,其工作性质因职位高低而异。大使负责使馆或领馆的全部事务,并直接向外交部汇报情况。参赞协助大使工作,并在特殊情况下代理大使职务。秘书分为一等、二等和三等,负责文秘工作。当然,毕业生也可以做行政技术人员,如翻译、文书、打字员等。

另外,外交学的毕业生还可以到中央其他部委或地方政府的涉外工作单位任职可以到新闻媒体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外交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几年来,中国与外国交往范围大大拓展,与此同时,国内外交学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不多,供不应求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外交学专业毕业生的分配和就业形势这些年一直看好。而且,由于相关单位都是涉外单位,福利和待遇丰厚,工资也相对较高。尤其是派往较富裕国家的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基本上达到所在国的收入水平。他们也享有国内一般公民享受不到的外交特权,如外交豁免权等。

还有很多人在外交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毕业后进行外交理论和政策研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也有很多人毕业后从事党务工作,做教师等。

总结:

外交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强烈的爱国心,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有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在政治、业务、作风、纪律和语言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外交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语、外交学和国际政治、法律、经济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主要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进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从事需要外语能力相关的职业。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教育、广告、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训/院校

2、广告

3、计算机软件

4、贸易/进出口

5、互联网/电子商务

6、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7、房地产

8、金融/投资/证券

9、外交机关

工作城市:

毕业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北京

2、上海

3、广州

4、深圳

5、杭州

6、成都

7、武汉

8、重庆

就业前景

外交学专业毕业生中,66%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

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6.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

该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41%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5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每日更新一所院校和一个大学专业,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