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時評】

【時評】

因為參加了抗疫,並不代表其參與了全科實戰,“有專業實踐能力考核要求的,免於考核”這一規定,明顯不妥……



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武漢老刀


晨讀《黑龍江首批援鄂一線醫務人員辦理崗位晉升兌現待遇》消息,伊春、佳木斯、雞西、鶴崗等地已為25名援鄂一線醫務人員辦理崗位晉升、兌現待遇。黑龍江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稱:在職稱晉升方面,疫情一線醫務人員,可不受所在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重點向援鄂人員傾斜”“表現突出、獲得市地級以上表彰或記功以上獎勵的醫務人員,符合高級職稱基本評審條件的,可按規定申報破格晉升高級職稱”“放寬服務經歷考試考核要求。醫務人員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經歷,視同其在基層或對口幫扶醫療機構服務1年經歷;視同完成2020年繼續教育學時(分);免於2020年度衛生高級職稱專業考試,以後年度參加考試的,合格標準降低5分,援鄂人員合格標準降低10分;有專業實踐能力考核要求的,免於考核……”、“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已取得職稱尚未聘任到相應崗位的,可不受所在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直接聘用到相應崗位,超出結構比例的崗位逐步消化”。


我非常感激逆行援鄂的白衣戰士,因為他們是為武漢、為湖北拼過命的人!為此還激情滿懷地寫了歌詞《武漢櫻花,我按時開放》:櫻花是我的符號,今春卻無人來賞。/聽說在封城抗疫,禁足才是良方。/不過,我會按時開放,為了春天的約定,/為了那些逆行的白衣戰士,為了許許多多戛然而止的希望,/為了那雙年輕眼睛的純良,揹負謠言而去但真沒撒謊的醫者文亮……/我在寒風中盛開,我在冷雨中歌唱。/我是武漢的櫻花,我會按時開放。//櫻花是我的符號,今春卻無人來賞。/聽說在封城抗疫,為了確保四方。/不過,我會按時開放,為了春天的約定,/為了那些逆行的白衣戰士,為了許許多多戛然而止的希望,/為了那些一線抗疫的勇敢,他們普普通通但他們是城市英雄!/我在寒風中盛開,我在冷雨中歌唱。/人人在自我犧牲,全球都記住了——中國武漢……

老刀: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時評】

--

老刀: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時評】

--


我也非常支持給一線抗疫勇士重獎,但是種種物質或精神獎勵,應在好不容易制定的制度框架中進行人因為有弱點,所以離不開制度。然而回望歷史,我們是一個制度力量和制度意識一向短缺的國度,所以推行嚴規厲律的法家時時失寵,其悲劇除了改革的矛頭不得不指向權貴(有時天子也得受約束),還在於其職志與社會心理的吻合度低。而對制度力量的漠視和不尊重,實為影響我們民族穩步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之一!
宏觀地看,社會是由物質力量、精神力量、制度力量支撐運行了,社會這個以物質力量為底邊的三角形結構,最佳的狀態是三個邊長大體相對,這似於一定邊長下等邊三角形面積最大、結構最穩的幾何公理。勾畫華夏曆代三力態,制度邊長從來都為過短邊,千百年來,制度力量的築建,既有來自惡意的專斷逾法者的干擾,還有來自善意基於道德、公意的破壞

——對抗疫勇士這種職稱上的“優待”,就是又一明證。
因為參加了抗疫,並不代表其參與了全科實戰,“有專業實踐能力考核要求的,免於考核”這一規定,明顯不妥;“相應崗位可不受所在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不僅對未援鄂的醫務人員形成了不公,還對人事制度改革的崗設努力形成了挑戰,日後退休也會給兜底的社保資金造成壓力。

老刀: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時評】

--


老刀: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時評】

--


無獨有偶,2003年5月,本人寫過一篇《獎勵“抗非典”勇士, 請勿蔭及子女》的時評,在新浪發的,還曾上首頁導讀。不過半月後,文章被刪,在此重發,尤有意義——


獎勵“抗非典”勇士, 請勿蔭及子女


武漢老刀


這兩天有人就有些地方頒文對抗非典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高考時可以加分發出了質疑,認為“在我們一向認為還算作比較公平的高考管理上拉開一個口子特殊照顧他們的子女”有失公平,“對於正義精神的肯定,不是以破壞其他的正義的遊戲規則為代價的。”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的優待才是真正的公平,“孩子的高考成敗影響他們一輩子,他們的父母一方面不能在生活上照顧、精神上支持他們,另一方面孩子們還要擔心他們的父母有否感染非典,使他們分心。高考後,給他們加分是還他們一個公平。這正是我們社會進步的表現。”
我同意向這種優待發問的膽識。但這不僅僅是個公平問題!實際上它涉及一個更深層次的話題,即我們社會對制度力量的不尊重!!!
宏闊地看,社會主要是依靠三大力量支撐運行的,即物質力量、精神力量、制度力量。三力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是社會整體邁進的保證,也是衡量某一國家或地區是否優化的標尺。最佳的社會發展狀態是三力大體相等,這似於數學中一定周長條件下等邊三角形面積最大、結構最穩的公理。人類社會這個以物質力量為底邊(基礎)的三角形結構,某一邊過長或過短都會影響三角形的面積和穩定態,當某一邊或長或短到一定值,三角形的面積和支撐力小到臨界點,便會出現社會震盪,甚至政權崩潰。這便是本人十多年前(1986年)醉心於“社會結構論”研究時提出的宏觀考察社會發展狀況的“社會三力說”。


具體情況大致為:物質力量太弱會出現物質短缺的經濟危機,物質力量太強而精神力量和制度力量不能同步發展,則會使物質主義盛行精神力量太弱會導致道德淪喪、人慾橫流,精神力量太強而物質、制度力量過弱則容易出現抑物輕人的宗教化傾向和唯意志論;制度力量太弱會造成專制獨裁或暴民政治(過度無序的民主),制度力量的邊長過長,而物質、精神力量的邊長過短則會使社會的應變力遲緩,政治功能下降。
縱觀中外改革歷史,不外乎在加強或減抑某邊長,以調整三角形的穩定態。這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強調要進行“三大文明建設”,即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深層緣由。
小康口號的提出和實施是物質邊長在進一步延長;十六大明確提出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則是制度力量的具體化;而精神邊長的有效加強則似乎是個難度更大的工作
這裡僅說制度力量。由於歷史、文化的原因,其一向是華夏民族的弱勢邊長。
這與千百年來占主導地位的儒家以精神代制度的良好願望不無關係(輔君教民,倡導德治),與道家的“無為”主張也有關聯,加之佛教消極的“命由天定”的來世說之影響,和民族心理中泛宗教化傾向的加固(雖不崇拜天國之神但轉而崇拜現實之人——皇帝、高官、父兄、丈夫等),制度的權威可說一直未與我們社會緊密擁抱。因此歷史上推行嚴規厲律的法家時時失寵,其悲劇除了改革的矛頭不得不指向權貴(有時天子也得受約束),還在於其職志與社會心理的吻合度低。而對制度力量的漠視和不尊重,實為影響我們民族穩步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之一!
制度力量的增強難度實在太大:既有來自惡意的專斷逾法者的干擾,還有來自善意的基於道德、公意的破壞——對抗非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高考的“優待”,就是又一明證。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優待還在層層放大,而我們社會上下竟在“良心、同情”下幾乎一致擁護,被優待者也大多欣然接受。
因此,我贊同對抗非典前線醫務工作者給予精神以至物質獎勵,但沒有必要
蔭及子女,這不僅對其他學子不公平,有“澤及子孫”的封建餘毒之味,更為重要的這是對一種社會支撐力量的破壞,特別是這一力量歷來為我們社會所缺少,需要我們上下尊重、小心呵護!
盼我們再少犯這樣出自善意的錯誤,願我們社會物質力量、精神力量、制度力量同步發展,協調邁進!
——2003年5月16日武漢老刀草於漢口北湖

老刀:獎勵抗疫勇士,得警惕良善損傷制度力量  【時評】


以這篇17年前的文章比照當下,尤感我們對公平、正義、文明的認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就是拿政治學上的體制優勢說事,新加坡的三力協調得較好,也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並沒走什麼彎路,前提就是尊重製度力量對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2020年4月2日13:00武漢老刀草於武昌積玉橋


·讀刀帖聽音樂·
《引子與迴旋隨想曲》
(聖桑 作曲,薛偉 演奏)
https://music.163.com/#/song?id=4350043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